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
作者:吳春娟
發(fā)布時間:2021-09-15 15:39:3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2021年,教育部正式發(f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規(guī)劃》提出,信息技術要與教育教學全面深入融合,以信息化引領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發(fā)展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所謂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就是運用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的各種優(yōu)勢充分地滲透到教學工作的各個方面,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結構,達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信息化全能人才的目的。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將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是教育理念和模式創(chuàng)新的有效實踐。
一、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的好處
(一)提高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可以運用到整個課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導入新課到課程學習階段,再到課后鞏固階段,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應有信息技術的參與。通過信息技術對課程內容的直觀展現,不僅節(jié)省了教師板書的時間,更進一步擴充了課堂的容量。同時,還能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當中,建立起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二)豐富教學資源
由于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因此,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課堂教學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現如今,填鴨式的傳統(tǒng)教育已經不再適合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了,滿足學生的需求、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資源才是英語教學的大勢所趨。而多媒體教學就是豐富教學資源的有效手段——多媒體課件不僅能夠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有針對地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還能將“互聯網+”的思維融入英語教育,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帶來了更多便利。
(三)活躍課堂氣氛
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給教學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中,可以給學生帶來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彌補語言環(huán)境的不足。同時,還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變閉口學英語到開口學英語,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感受英語的魅力。
(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會促進學生的學習動力。在以往的英語教學中,很多英語教師都是采用領讀或者拼讀來開展教學的,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大多處在一種被動的狀態(tài),很難產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傳統(tǒng)課堂模式被打破,教學的主體轉變成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開始逐漸重視學生的主體位置,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使學生以一種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融入英語教學。隨著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課堂的有效整合,教師可以借助多種多樣的手段來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中的視頻或者音頻動畫來刺激學生的感官,幫助學生提升課堂專注力,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五)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他有著自身的文化特性與語言內涵,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并不能發(fā)展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而目前將信息技術結合到英語教學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到英語語言背后的文化底蘊與人文色彩,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比如,當學習內容涉及到西方國家的飲食或者是傳統(tǒng)節(jié)日時,教師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以此來幫助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英語背后的魅力。另外,教師還可以播放不同語境下西方人是怎樣進行英語表達的,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英語并不是一種固定的模式,想要學好英語還是需要不斷實踐和應用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六)有效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都是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式非常單一,且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想要學好英語必然離不開大量的練習。但是,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中給予學生練習的機會是非常少的,這也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但是,當教師將信息技術整合進初中英語教學之后,英語的學習過程變得簡潔有效。教師可以借助微視頻或者線上網站來進行授課,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建很多英語應用對話的機會,為學生拓寬學習渠道,幫助學生更快地融入英語學習。
二、整合的方法和途徑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讓多媒體教學成為常態(tài)
在現代網絡教學如此發(fā)達的情況下,將信息技術與教學進行整合已經成為了教學的剛需。這就需要教師與時俱進,積極地進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加強交流,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術手段和熟練的多媒體課件制作。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在運用信息技術時注重對有效信息的篩選,將最有效的教學資源展現給學生。
(二)圍繞教學內容進行整合
教師應當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根據英語教學內容整合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三部分,這部分講述了Sonia要發(fā)給Henry發(fā)一份電子郵件,告訴對方自己為什么沒去參加Henry的生日聚會。在這堂課后,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作業(yè),讓學生間互相發(fā)一份電子郵件,內容不限。這次作業(yè)完成得非常好,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通過這次練習,學生不僅學會了如何發(fā)送電子郵件,更鞏固了英文寫作的相關知識。
再如,在學習完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部分的內容后,我要求學生按照課本中的內容模仿其做法,給自己制作一張英文名片。在我第二天驗收成果時發(fā)現,其中不乏有創(chuàng)意的佳作。通過這種方式,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還加深了其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三)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大膽創(chuàng)新
我國現在正處于信息時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的實踐注定充滿坎坷,但隨著新型信息技術水平的高速發(fā)展,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的前途依舊光明無限。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具備前瞻性思維,努力為信息技術與教學工作的整合尋求創(chuàng)造性的突破。
(四)借助信息技術進行新課導入
最新的課程標準提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感受到最真實的情境,并愉快地進行學習。那么,教師在講解新課之前,就可以根據所講課程背景,借助信息技術中的視頻或者音頻來為學生創(chuàng)建出一種真實的情境。比如,在進行“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這一單元的學習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剪輯一部分優(yōu)秀的電影片段,在課程開始之前播放給學生,通過視頻的方式來進行新課導入。在片段播放完畢之后,教師可以以一句“What are there?”來引出新課“movies”。這時,教師再進行新課的講解,學生就會以一種非常積極的態(tài)度來融入課堂。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加強初中英語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還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記憶,使得英語知識被學生充分消化。另外,目前的初中英語教材由于有很多都是與國外合作編輯而成的,所以其中含有很多對國外本土文化的涉及。在學習這一類章節(jié)時,學生往往無法對其完全理解。比如,在學習“food”這一單元時,就會遇到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詞匯,由于這一部分詞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所以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將難以理解的詞匯以一種直觀的方式展現出來。在講解時,教師還可以配上相關食物的圖片,或者拿出我國傳統(tǒng)的食物來與之進行對比,通過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來加深學生對于“food”這一單元主題的理解。
三、信息技術運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不能完全摒棄傳統(tǒng)教學方式
傳統(tǒng)教學方式傳遞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為人處世的哲學。三尺講臺、一根粉筆所傳承的精神是幾張圖片、幾段視頻所取代不了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書寫能力和專注力,可以使學生對知識心存敬畏。因此,在開展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完全摒棄傳統(tǒng)教學方式,而是應該將兩者有效地結合起來。
(二)不能完全流于形式
信息技術歸根到底還是要為知識服務的,不能喧賓奪主。現代社會碎片化的信息獲取方式已經讓學生深受其害,教育更不能成為助長網絡危害的幫兇。教師在制作課件的時候,不能只圖熱鬧,要注重內容,要確保在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讓學生掌握學習內容,達到學習的目的。
(三)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專業(yè)知識
知識在不斷更新,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嚴格要求自己。只有教師掌握了各種知識,才能更好地把控課堂,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多媒體技術作為授課的重要載體,是教師應當掌握的必備技能之一。因此,教師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了解學生所需,為學生提供貼合時代的教學資源。
如今,啞巴英語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的英語教學更多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隨著5G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已經是大勢所趨。當下我們只有借助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相融合,才能使英語教學模式走上現代化、信息化的發(fā)展道路。
作者單位 陜西省神木市第八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