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要做到文化自信,既要有對優秀文化歷史形態的自信,也要有對優秀文化當代形態的自信。紅色文化連接歷史,立足現實,面向未來,是文化自信題中應有之義,因此紅色文化自信成為我國文化自信的嶄新表達與根本支撐。紅色動漫作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和傳播載體,在紅色文化傳播過程中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提升紅色動漫教學的質量,是依托紅色動漫傳播紅色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必要之舉。

[關鍵詞] 文化自信 大學生 紅色動漫 教學策略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陜西服裝工程學院校級科研基金項目《文化自信語境下紅色動漫發展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020KYD13)。

紅色動漫是中華文明的偉大精神成果,而文化自信又是體現民族生命力的重要符號,兩者的結合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在全球交流日益頻繁的局勢下,加強紅色動漫的教育力度,提升紅色動漫的藝術感染力,最大化彰顯其教育功能,是新時代大學生文化教育的必然使命。

紅色動漫的當代價值

1.政治價值:強大的政治教育功能

當前,由于西方文化霸權意識的侵襲,我國青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受到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不利于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培養。紅色動漫承載著紅色文化“緬懷先輩,教育今人,激勵后人”的使命,能在特定的動漫場景中表現一定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具有強大的政治教育功能。紅色動漫通過典型的歷史故事和鮮明的動漫形象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紅色精神,以寓教于樂的教育形式使青少年受到熏陶,從而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2.經濟價值:促進經濟發展的功能

文化具有經濟屬性,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反作用。紅色動漫所承載的紅色文化內容,能夠拉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向前發展。首先,紅色文化是一種獨特的經濟資源,通過對文化市場中紅色文化資源的動漫化開發,能夠充分激發其經濟價值,產生經濟效益,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還可增強我國綜合實力。其次,紅色動漫產業作為朝陽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能夠大幅度激發市場活力,振興我國文化市場,弘揚我國紅色精神。比如紅色動漫《西柏坡》依附于紅色文化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化產業格局,西柏坡生態環保影視示范基地和西柏坡網兩個產業項目打造了“影視文化創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紅色旅游”的生態矩陣,在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還有力地弘揚了西柏坡精神。

3.文化價值:文化建設與傳播功能

一個時代要有激情和理想,一個民族要有理想和信仰,都離不開對國家特殊歲月的緬懷和傳承。紅色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是革命先烈堅強理想信念的精神結晶,紅色動漫作為一種新興的藝術形式受眾廣泛,具有廣而深的傳播能力,有利于面向全民培育民族精神,傳播優良革命傳統,引領人民樹立紅色文化自信,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用紅色文化自信聚合起新時代堅定“四個自信”的磅礴偉力,筑牢中國人民的思想防線,抵御外來不良文化的侵襲,以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4.社會價值:激發社會創造活力

紅色文化以動漫的形式,廣泛傳播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等民族精神,并將這一過程貫穿于社會建設全過程,不斷傳遞正能量,努力激發民眾的創造活力,從而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紅色動漫傳遞的紅色精神對民眾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能夠在全社會培養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促進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堅實的思想文化保證。

新時代紅色動漫的發展問題

1.原創動漫匱乏,創新不足

當前,紅色原創動漫的匱乏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沒有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開發程度淺,弱化了傳統文化與動漫藝術之間的聯系。近年來,國漫崛起,逐漸褪去了國際動漫市場上的衰弱之勢,但是與日、美動漫相比,仍然處于不利地位。紅色文化資源是我國的一大優勢,但存在著挖掘程度不深、原創水平不高的問題,作品沒有完全表達出作者想要表達的精神內涵,是對文化資源的一種變相浪費。二是創新不足。許多紅色動漫作品照搬歷史故事,沒有對故事的內容與形式進行符合時代藝術發展特點的改編,與市場發展方向背道而馳,使得受眾對作品的認可度低,不僅沒有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還沒有發揮應有的社會效益。

2.品牌化產業化程度低,效應難顯

第一,中國動漫缺乏品牌的打造,沒有強有力的品牌引領動漫產業進行長足發展。日本、美國依托自身的動漫品牌在國際動漫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美國迪士尼,成功地對動漫作品進行商業化開發,向世界各國輸出自身價值觀,形成了文化霸權主義,在國際上有著較大話語權,足見動漫的力量。我國紅色動漫的開發尚處于成長階段,還未打造出能夠享譽全球的動漫品牌,在這一方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第二,動漫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化程度不高。我國的紅色動漫產業發展程度不夠深入,主要表現在精品少、不重視衍生品的開發與營銷、產業鏈不完善、動漫企業盈利水平低等方面,使得產業集群效應難以有效發揮,無法整合各方優質資源,有礙于紅色精神的傳承與弘揚,減慢了全民樹立文化自信的腳步,因此,紅色動漫產業化建設迫在眉睫。

3.專業動漫人才缺乏,創新度低

動漫行業涉及編劇、美術、剪輯、技術、配音等多種專業人才,縱觀當前的動漫市場,部分從業人員專業化程度不高,甚至存在身兼數職的現象,影響了動漫行業的穩定、有序發展。首先是創作人才的缺乏導致紅色動漫作品沒有典型的動漫形象能支撐起整部作品,也沒有形象的動畫語言優化作品,這就導致紅色動漫作品質量良莠不齊,市場競爭力較低。因缺乏創意,導致作品千篇一律,很快被埋沒在歷史的浪沙里。其次是后期專業制作人員的缺失使動漫作品缺少令人眼前一亮的要素。比如,原創動漫音樂的稀缺不利于劇情的自然推進,沒有情感宣泄的突破點就無法達到精神感染的目的,這樣的作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難以存活。

新時代紅色動漫的教學策略

“紅色動漫”表達了中國夢的思想內涵,它所包含的革命精神和核心價值觀能夠為中國夢的教育提供正確的歷史觀、國家觀、社會觀、民族觀和個體道德觀,能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撐。因此,傳承優秀“紅色基因”,開展特色“紅色動漫”教育,能夠切實引導大學生更加全面準確地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提升新一代莘莘學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理想信念。

1.增強創新能力,創作原創動漫

創新是新時代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題,因此高校教師要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傳承紅色基因,進行紅色動漫創作。當前紅色動漫之所以原創水平不高,是因為創作團隊沒有深耕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核,對紅色經典進行淺表化照搬。為此,要提升紅色動漫原創水平,創作團隊必須用匠人精神發掘紅色文化因子,將其植入動漫情節、背景、音樂等各方面,展現出我國特有的紅色文化魅力,全方位體現原創能力,從而增強文化自信。比如動畫片《小兵張嘎》在人物設計、背景呈現、音樂穿插等方面充分展現了白洋淀的風土特色,在講述抗戰故事的同時展現了當地的自然風貌和風土人情,既傳遞了抗戰精神,又展示了當地形象,引起旅游熱潮,充分發揮了紅色文化的價值。要對動漫市場發展保持敏感度,注意在內容與形式上進行創新,創作出符合時代審美的紅色動漫。比如《紀念曠繼勛蓬溪起義90周年》就考慮到當前受眾的碎片化消費特點,結合新媒體傳播優勢對作品形式進行了創新,整部作品時長為2分30秒,通過生動的角色設計和靈活的剪輯方式使受眾在簡短的時間內了解到曠繼勛的主要事跡和蓬溪縣的革命史,產生了一定的轟動效應。

2.加快品牌化產業化建設,提升核心競爭力

首先,是要重視紅色動漫的品牌化建設,積極推出原創紅色動漫精品,深耕中國獨有的紅色文化創作素材,創造出人民喜聞樂見的紅色動漫作品,同時建立全方位的營銷推廣體系,以新媒體為主、傳統媒體為輔展開多層次宣傳推廣,打造國民認可的動漫品牌,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從而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提升綜合國力,增強全民文化自信。其次,要依托動漫品牌進行產業化建設,從短板下手,調整動漫產業機構,完善產業鏈。比如,衍生品開發一直是我國動漫產業的瓶頸,這使得動漫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存活率大大降低,因此,必須注重衍生品的開發,做好版權經濟,形成自身核心競爭優勢。如針對王二小、張嘎、海娃等紅色英雄進行衍生品開發,要擺脫單一的玩具、鑰匙扣、紀念幣等傳統產品形式,進行主題公園、紅色幼兒園和紅色旅游地開發等,以新興形式打開知名度,獲得關注。

3.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建設專業化人才梯隊

我國長期面臨動漫人才培訓體系失衡、專業人才匱乏等問題,而專業化團隊能產生巨大智慧火花的碰撞,產生具有極大市場效應的動漫作品。承擔著培育新時代優秀人才的高校必須注重專業人才隊伍的培養,充實智庫建設,為紅色動漫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首先是各大高校要注重人才建設,提升師資水平,創新課程建設,對接實踐機構,培育出具有創新能力和實操能力的動漫人才。其次是注重動漫配音人才和動漫音樂人才的培養,改變過去“拿來主義”的狀況,即改變過去非專業配音演員為動漫配音、與動漫主題和劇情違和的音樂充斥整部作品的現象。只有深耕紅色動漫作品的每一個過程,才能創造出把握時代脈搏和體現時代聲音的文化精品,從而堅定文化自信。

結 語

紅色動漫讓紅色文化以更活潑、更生動、更形象的方式得到弘揚和傳播,增強了國民紅色文化自信,使紅色文化積淀內化為國民內在的價值取向和文化精神,能夠發揮紅色文化統一人民思想、凝聚社會共識的作用,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之舉。在開展紅色動漫教學中,高等院校要積極發揮學科、專業、人才等優勢,將“紅色基因”融入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創新教育內容與表現形式,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強化專業化人才梯隊建設,以此我國紅色動漫行業必會走上康莊大道,使紅色文化成為鑄魂育人的精神動力,彰顯中華泱泱大國之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王芳,邱國鵬.紅色文化動漫衍生產品設計開發研究[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8,37(11):94-96.

[2]路亭,劉瓊.紅色旅游業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研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33-42.

[3]崔俊,蒲鵬舉,安瑩,康榮卿.紅色文化對動漫創作的影響[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0(1):193-194.

[4]宗傳玉.移動互聯網時代紅色題材微動漫創作探析[J].包裝世界,2017(1):24-25.

[5]裴恒濤,謝東莉.論紅色文化自信[J].廣西社會科學,2017(8):190-193.

[6]聶素麗.新媒體時代紅色文化傳播策略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5.

[7]宋寧.紅色文化自信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9.

作者單位:陜西服裝工程學院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