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商洛市教育局牢固樹立“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思想,不斷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和學校后勤管理工作,以后勤管理促進學校內涵高質量發展。

健全管理隊伍,明確工作職責。2009年,按照教育改革新形勢和發展的需要,商洛市認真貫徹落實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中小學后勤管理工作的通知》,將“商洛市勤工儉學辦公室”正式更名為“商洛市中小學后勤管理服務中心”,直屬市教育局管理,負責全市中小學后勤管理、營養改善計劃、學生資助、實驗裝備管理等工作。商洛市六縣一區相繼成立了后勤管理服務中心和后勤保障股,商州區、商南縣還成立了科級建制的后勤中心。截至目前,市縣區建立起了市、縣、校三級聯動的機制,形成了“大后勤、大服務”的管理模式,集學校后勤服務與保障為一體,既統籌全局,又關注個別,既宏觀調控,又重點扶持,有效解決了后勤管理機構空缺、責任不明、管理粗放的局面,實現了條塊結合的管理,把龐大、繁雜的后勤管理工作從教育行政部門中解脫出來,從校長一人身上解脫出來,使商洛市后勤管理逐步走向規范化。

嚴格規范管理,促進提質增效。2012年,商洛市開始實施營養改善計劃,商洛市教育局嚴格按照“以縣為主、分級負擔、部門協同”的推進管理體制,先后經歷了“全面實施——規范管理——食堂供餐——提質增效”四個發展階段,累計投入中央財政營養膳食補助專項資金9.5億元,省、市、縣累計配套專項資金2.3億元,全市每年約有16.8萬學生享受營養改善計劃,累計受益學生達163萬人。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村學生營養不良現象,學生身體素質明顯提升,精神面貌和學習狀態明顯改觀。據衛健部門監測數據反映,與2012年相比,商洛市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不良率降低了15個百分點,男生貧血率降低了5.97個百分點,女生貧血率降低了6.67個百分點。全省共召開3次營養改善計劃現場推進會,2次在商洛召開。商洛市在大會上交流了3次經驗,商洛市教育局2次被省教育廳表彰為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先進單位,實施“陽光校餐”的洛南、丹鳳、商南3縣均被評為全國“陽光校餐”的示范縣,2020年5月31日,中央電視臺農業農村頻道《大地講堂》欄目,采訪報道了商洛市丹鳳縣營養改善計劃工作。

開展創建活動,育人功能凸顯。2010年,結合全市校點布局調整和農村寄宿制學校增加的實際,市教育局制訂了《商洛市中小學后勤管理示范學校評選方案》和《商洛市標準化寄宿制學校驗收細則》,細化了學校宿舍、食堂、浴室、衛生間等生活設施和財務、基建等軟件管理條件,啟動實施了市級中小學后勤管理示范學校和標準化寄宿制學校創建學校工作。各縣區持續改善辦學條件,優化后勤設施,加強后勤人員配備,推進學校后勤管理工作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共驗收命名市級標準化寄宿制學校170所,市級中小學后勤管理示范學校133所。學校后勤“小雙創”工作的開展,養成了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彰顯了后勤管理服務育人功能,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形成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進而帶動整個社會文明發展的乘法效應,促進了全市學校教育的均衡發展。

強化管理措施,確保營養健康。商洛市認真貫徹落實中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細則》,立足校點分散、小規模學校較多的實際,在教育項目規劃時,優先建設學校食堂餐廳,配備能夠滿足學生在校供餐要求的食堂設施設備,2018年秋季率先在全省實現了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食堂供餐全覆蓋。各縣區結合學生成長特點,邀請營養師制訂了統一的學校供餐帶量食譜,加大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學校食堂供餐公開公示力度,每天向社會公示供餐內容、供餐質量、營養價值和價格,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各學校邀請由校長、教師、退休老干部、鎮村干部、家長及關心下一代成長的各界人士組成的學生營養膳食委員會,定期通報供餐情況,認真聽取意見建議,不斷提升食堂供餐水平。借助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陽光校餐”智慧監管平臺,對洛南縣、丹鳳縣和商南縣學生供餐營養攝入情況進行大數據分析,通過節約糧食教育、文明就餐教育和營養健康教育,從根本上改變了山區孩子主食攝入量大、蔬菜水果攝入不足、高鹽低脂低蛋白等營養不均衡的現狀。

規范賬務管理,保障資金安全。為了保證學生營養餐專項資金真正“吃”到學生嘴里,商洛市結合“漠視群眾利益”專項整治,明確要求全市實施營養改善計劃的學校賬務必須做到“一專三分六統一”“日清月結周公示”, 整治工作堅持一專三分不動搖,堅持統一帶量食譜不動搖,堅持統一采購不動搖,堅持統一價格不動搖,堅持校校建賬不動搖;提倡師生盡可能分灶,提倡教師灶食材自行采購,提倡學校食堂賬務管理電子化,提倡為營養改善計劃后勤管理人員確標定量;堅決反對降低標準供餐,堅決反對師生同灶不同食,堅決反對借整改之際做假賬。試點學校按照“統一管理,獨立建賬,成本核算,收支平衡”的原則,財務賬表不僅做到了賬賬相符、賬實相符、賬物相符,而且做到了學生營養餐賬務徹底與“學生早晚伙食賬分開、與困難學生生活補助費分開、與教職工伙食賬分開”。各縣區積極聯系審計部門,及時對營養計劃膳食補助資金進行審計,按照相關政策對資金使用進行風險評估,確保了每一分錢都“吃”到學生嘴里。

順應時代要求,調整工作思路。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青少年學生營養問題。2016年8月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他強調,要有針對性地實施貧困地區學生營養餐或營養包行動,保障青少年學生成長發育。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考察期間,先后七次深入學校食堂查看學生伙食、了解貧困學生餐費補貼、食品安全衛生等情況。

面對新時代新要求,商洛市教育局提出了“以后勤管理促進學校高質量內涵發展”的管理理念。3月26日,在柞水縣召開了全市營養改善計劃暨中小學后勤管理工作現場推進會,組織與會人員參觀學習了柞水縣城區一小、城區二中、蔡玉窯九年制學校城區就讀建檔立卡學生營養餐供餐、以后勤管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食堂、宿舍精細化管理的先進經驗。會議要求,制訂新的學校后勤管理“小雙創”工作指標,扎實開展評估、驗收、復查。6月30日,商洛市教育局制訂下發了《商洛市后勤管理標準化學校(幼兒園)和商洛市后勤管理示范學校(幼兒園)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啟動了新一輪學校后勤管理建設工作,新的實施方案按照科學規劃、有序推進,堅持標準、從嚴從實的原則,以環境育人、制度育人、管理育人為抓手,重點突出學校(幼兒園)后勤管理育人功能,要求在“十四五”期間,全市各級各類公民辦學校(幼兒園)全部達到“商洛市后勤管理標準化學校(幼兒園)”標準。在此基礎上,遴選 30%后勤管理工作成效顯著的學校和幼兒園達到“商洛市后勤管理示范學校(幼兒園)”標準。新的建設旨在打造放心工程;突出資金監管,打造廉政工程;突出后勤管理,打造服務工程;突出食育,打造育人工程,持續提高學校后勤管理精細化、科學化和現代化水平,促進全市教育內涵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商洛市中小學后勤管理服務中心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