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破除學生評價中“唯分數”“唯升學”的頑瘴痼疾,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近期,教育部陸續出臺了《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旨在指導學校進行科學管理,切實減輕學生的負擔,激發學校辦學活力。

上述文件包含了作業管理、睡眠管理、手機管理、讀物管理和體質管理,統稱為“五項管理”?!拔屙椆芾怼笨此剖蔷唧w小事,但實則小事不小?!拔屙椆芾怼笔玛P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中小學必須要高度重視,將“五項管理”放到學校管理的重要位置。

學校管理是門高深的學問,學校辦學水平的高低與學校管理水平有著直接的聯系。學校管理得好,學生精神飽滿、行為習慣良好、積極健康向上、書香氣息濃郁。相反,若是學校管理辦法陳舊老套,師生的精神風貌一定不佳,學生作業過多、睡眠不足、沉迷手機、不愛閱讀、體質較差等問題都會不同程度地體現出來。因此,加強“五項管理”是提高學校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五項管理”從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密切相關的各個方面,對學校提出了具體的管理要求。在手機管理方面,學校應當告知學生和家長,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學生確有將手機帶入校園需求的,須經學生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后應將手機交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教師不得用手機布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在讀物管理方面,進校園的課外讀物要堅持育人為本,嚴把政治關。堅持“五育”并舉,著眼于學生全面發展,符合中小學生認知發展水平,滿足不同學段學生學習需求和閱讀興趣。進校園課外讀物要符合以下基本標準:主題鮮明、內容積極、可讀性強、啟智增慧;在睡眠管理方面,明確提出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應達到10小時,初中生應達到9小時,高中生應達到8小時。學校、家庭及有關方面應共同努力,確保中小學生充足睡眠時間;在作業管理方面,明確提出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讓作業回歸到學校育人環節中來;在體質管理方面,再次強調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明確了體育家庭作業制度。注重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強調要聚焦“教會、勤練、常賽”,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讓每位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

針對以上“五項管理”的具體要求,學校應以此為契機,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做好“五項管理”,進一步提高學校的辦學能力和育人水平。

“五項管理”是激發學校辦學活力的不二法寶。教育評價起著指揮棒的作用,有什么樣的教育評價就有什么樣的管理措施。在以“五唯”為導向的教育評價機制下,學校為了成績和升學率,將壓力轉嫁給學生,致使學生負擔過重的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教育評價改革后,學校該如何減輕學生負擔,激發學校辦學活力?“五項管理”給出了明確答案:就是要從學生睡眠、作業、手機、讀物、體質等五個方面規范管理,使學生解脫出來,讓教育回歸原本的模樣。

“五項管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過去應試教育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題海戰術”成了考場制勝的法寶。學生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業,休息和睡眠時間被大量擠占,外出玩耍和鍛煉身體成了奢望,導致學生的體質普遍較差?!邦}海戰術”雖然對提高學生成績起了一些作用,但其危害性更大,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學生通過反復做大量的習題,只是熟悉了更多的題型,能力上并沒有多大的提升。而且隨著高考改革的推行,試題更加靈活多變,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考查,這種學習方法也逐漸失去了原有的效果。

青少年本應充滿朝氣、蓬勃向上,但過重的課業負擔卻使青少年的眼睛過早近視,體質嚴重不達標,精神萎靡不振?!拔屙椆芾怼本褪且まD這種錯誤的教學理念,把學生從繁重的作業中解脫出來,在放學后有時間出去鍛煉身體、結交伙伴,參與各種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得到全面發展。學生得到了全面發展,學校的素質教育就在無形中得到了實施。

“五項管理”是個整體,牽一發而動全身,任意一項管理措施的落實都能促進另外幾項管理的實施。管控了作業,學生就有了更多時間自由活動,睡眠時間也增加了;管好了睡眠,學生精力充沛,學習效率就能得到提高;管好了手機,學生就能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睡眠和身體鍛煉中;管好了讀物,學生能與經典對話,獲得精神愉悅;管好了體質,學生擁有了強健的體魄,就會在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獲益良多。

“五項管理”是為中小學生量身打造的管理措施,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回應了社會的呼聲,對提高學校的辦學能力和管理水平作用巨大。中小學校應積極學習“五項管理”措施,深刻領會文件精神,將“五項管理”作為學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實到實際行動當中,讓學生早日從“五項管理”措施中受益。

作者單位:安康市紫陽縣毛壩中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