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以CBI教學理念為指導,對“專業+外語+現代技能”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探討,同時結合學前教育專業實際,從培養目標定位、課程設置體系、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體系、師資培養體系和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體系角度進一步解讀“專業+外語+現代技能”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 CBI教學理念 “專業+外語+現代技能” 人才培養模式

課題:西安翻譯學院科研基地《基礎教育未來發展研究基地》(課題編號:20KYJD03);陜西省教育廳2019年度專項科學研究計劃(課題編號:19JK0346);“陜西省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現狀及有效擴大對策研究 ”階段性成果。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企業和社會對復合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強烈,復合應用型人才不僅要具有超強的專業知識和外語運用能力,同時還要能與國際環境相接軌。西安翻譯學院自1987年成立以來,憑借獨創的旨在培養掌握多技能綜合型人才的“外語+專業+現代技能”和“專業+外語+現代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了近20萬高素質復合應用型人才,滿足了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力。2009年,西安翻譯學院英語專業申報的“外語+專業+現代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獲批陜西省普通高校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并在全省高校進行推廣。一直秉承、深化和實踐“外語+專業+現代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西安翻譯學院英語專業先后獲批為陜西省重點扶植專業、陜西省綜合專業改革試點專業、陜西省“一級專業”建設點,取得的成績令人欣喜。相比之下,“專業+外語+現代技能”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自創立以來在形式和內涵上變化不大,在國家“一帶一路”時代背景和學?!半p一流”建設背景下亟須與時俱進。

2015年,西安翻譯學院學前教育本科專業獲批,其前身為英語專業學前教育方向,本身就是“外語+專業+現代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設成果。這些年來學前教育專業積極探索和深化“專業+外語+現代技能”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學前教育雙語特色,畢業生的雙語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得到了實習單位、幼教機構等的一致好評。

“專業+外語+現代技能”和“外語+專業+現代技能”

人才培養模式的區別

“專業+外語+現代化技能”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以專業為基礎,以疊加的外語為特色,能夠運用外語從事本專業的業務活動并掌握一些現代技能的復合型人才,這和外語專業開展的“外語+專業+現代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有著本質的不同。

首先是二者的人才培養目標不同?!巴庹Z+專業+現代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外語專業化”復合型人才為目標,側重于在學生扎實的外語語言應用能力和豐富的外語文化知識的基礎上復合其他專業的知識和能力,本質是培養外語人才;“專業+外語+現代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專業外語化”復合型人才為目標,側重于在學生本學科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其良好的外語基本技能和外語交際能力,本質是培養能用外語幫助自己開展本專業業務的非外語專業人才。

其次是二者采用的教學方法不同?!巴庹Z+專業+現代技能”人才培養模式適合以分科外語教學方法對“外語專業化”復合型人才進行專業性的強化,而“專業+外語+現代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更適用于以CBI教學方法對“專業外語化”復合型人才進行外語應用能力的拓展。

“專業+外語+現代技能”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依據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學法,也叫內容依托教學法,是一種以專業學科知識為基礎的語言教學方式,Briton認為CBI教學法的核心是外語教學活動圍繞學科專業知識進行。CBI教學法最早起源于加拿大蒙特利爾推行實施的沉浸式教學法,即“使用目標語言進行某門學科專業知識的教學”。實踐證明,采用這種方法學習的學生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其外語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Stryker & Leaver認為,在語言教學和學科專業知識學習相融合的前提下,CBI教學法將目標語言作為學習學科專業知識的手段,形成了理想的外語學習氛圍。因為CBI教學法鼓勵學生將目標語言作為工具學習專業知識,將注意力集中在內容上,形成了一種接近于母語學習的氛圍,提高了學生的語言學習效率。1994年,王世先教授率先將CBI教學法的概念引入中國并討論將其應用于外語教學。而在此之前,中國民辦教育先驅、西安翻譯學院創辦人丁祖詒先生就已經提出“專業學習的全外語氛圍”,并實施了“專業+外語+現代技能”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多年的摸索和實踐,西安翻譯學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人才培養成果,為CBI教學法提供了有力的實踐支撐。

“專業+外語+現代技能”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涵蓋的范圍

1.培養目標定位

應用型人才培養與學術型人才培養不同,“專業+外語+現代技能”復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定位和普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定位也不相同。如西安翻譯學院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開設了雙語方向,并在人才培養目標中明確提出:培養具有扎實的英漢雙語基本功底,并掌握組織雙語游戲活動的基本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幼教人才。

2.課程設置體系

課程體系建設是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不同的專業應該在CBI教學理念指導下,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不同調整外語類課程的設置。如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是幼教人才,使用英語的場合絕大多數集中在幼教園所,外語能力培養重點應該放在語言發音的準確性和口語溝通能力方面,對英語語法和英語國家的歷史、風俗等泛泛了解即可,復合外語課程主要應體現幼兒教師在幼教機構如何使用英語給幼兒提供英語氛圍和組織游戲活動。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英語使用場合主要是和使用英語的外國人進行商務交流,除了能夠進行正常的溝通之外,商務來往的嚴肅性對使用者英語語言使用的嚴謹性和準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除了積極提高口語溝通能力之外,還應重點學習英語語法寫作、外語國家概況等,復合外語課程必須包含相應的國貿實務、外貿函電等專業內容。

以學前教育本科專業為例,外語課程設置注重學生學前教育專業內容學習與英語語言能力培養的融合,做到了英語學習四年不斷線:在正常開設大學英語(四學期)的基礎上,為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開設英語發音和聽力課程,重點提高學生的語音準確性和口語表達能力;三年級和四年級提供幼兒英語課程,職業英語(雙語)課程和學前教育雙語指導單元,英文歌曲與表演、演講與口才(雙語)、英語教師口語等融合了學前教育專業內容的外語類課程。進一步深化“課證融合、課賽融合、賽創融合”,優化過程考核,打造以學前教育專業英語(雙語)為代表的線上、線下及混合課程;開展英語早讀、英語口語角活動,以少兒英語教研組教師為指導,英語口語尖兵隊為輔助,全體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為主體,每學年開展英語語音大賽、英語演講辯論賽、英語兒童話劇表演、少兒英文歌曲大賽等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使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和雙語游戲組織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3.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體系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是能否達成培養目標的重要保證。培養合格的復合應用型人才,應貫徹落實高等學?!傲⒌聵淙恕钡母救蝿?,以CBI教育理念為指導,全程以師范類專業認證為抓手,強化“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探索基于互聯網的混合式教學,嘗試國際化交互式教學模式。我們以學前教育專業雙語特色課程“學前教育專業英語”為例,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了以下改革。

(1)教學手段多樣化。綜合使用互聯網資源和智慧教室資源,充分利用學習通、騰訊等軟件和中國大學慕課國家精品課程在線學習平臺等現代技術手段,用以傳播學科前沿、專業知識、實操技巧和職業發展情況。課堂全程要求學生使用英語交流,通過翻轉課堂、課堂展示、在線討論、分組討論等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視聽說多模態全面提高學生英語溝通能力。

(2)縮短理論講解時間,增加課堂實踐練習。將理論講解和實踐練習的比例調整為1∶1,即課內精講和實踐各占一半,課內使用情景教學法和全身反應教學法,增加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時間。

(3)強調課內與課外的有效結合。將課內學習內容與第二課堂活動、專業見習與專業實習相結合,以任務教學法為輔助,達到課內練習和課外實踐的統一。

(4)考核形式多樣化。積極推進過程考試改革,總成績組成中期末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各占50%。期末考試不僅僅是通常意義上的卷面考試,同時還包含有教學任務的有效展示和教案撰寫評比。平時成績包括學生每節課的出勤情況、課堂表現、團隊合作、作業完成等,通過學習通軟件記錄分數。

(5)使用并編寫適用性更高的專業教材。按照CBI教學理念中專業內容學習與語言能力培養融合的標準選取適用教材,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師教學體驗編寫出版適用性更高的應用型專業教材。

4.師資培養體系

培養“專業+外語+現代技能”復合應用型人才需要一支兼具扎實外語基礎和豐富專業知識的復合型教師隊伍。通過送培和引聘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和建設復合型師資梯隊,有計劃選派中青年英語專業骨干教師參加專業課程培訓和企業掛職鍛煉,鼓勵中青年英語專業骨干教師考取專業碩士(博士);選取英語水平高的專業教師參加英語課程培訓,鼓勵中青年專業課骨干教師考取翻譯碩士(博士);加強校企合作,系統地引進具有外語專業背景或英語水平較高的校企合作幼教機構教師補充到兼職隊伍之中。

以學前教育本科專業為例,學院專門選取了部分本科為英語專業、碩士為教育類專業的教師成立了學前教育少兒英語教研組,組建了少兒英語教學團隊,探索適合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習內容與語言能力培養相融合的英語課程教學方法。通過開展與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相關的教師培訓、學術會議、專家講座、教學觀摩與交流,提高英語教師的學前教育專業綜合素養。通過組織各項英語第二課堂活動,承擔各級各類“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建設,以點帶面,擴大復合型教師隊伍的對外影響。通過建立學前教育比較研究科研團隊和基礎教育未來發展研究基地,利用復合型教師雙語復合優勢,對國內外學前教育的教育理念、政策法規、教育體系、課程模式、教學方法等進行對比研究,拓寬和提升學前教育專業雙語特色的理論覆蓋,提高英語教師的科研能力。進一步拓寬雙語特色的理論范圍,提升英語教師的科研能力。通過少兒英語教育類橫向課題的開展建立校企合作新模式,在人才培養方案修訂、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改革、師資培養等方面與幼教機構進行“全方位”的互幫互助,提升英語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

5.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體系

建立多方位、多主體、多維度的“專業+外語+現代技能”復合應用型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體系。多方位包括課程需要、教學設計、師資配備、課堂和課后練習、課程評價、實習實踐等指標體系;多主體指學校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專家評價和實習單位評價等多個評價主體;多維度指將絕對評價和相對評價相結合、整體評價和個體評價相結合、診斷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通過評價方式、評價主體和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實現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的科學化、合理化。

根據北京青年人才周刊進行的一項調查,在非英語專業畢業生中,具有英語優勢的畢業生最受雇主歡迎,因為這類學生既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又有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更適應國際化的發展需求。以西安翻譯學院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為例,近三年內,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我們通過網絡問卷調查與電話回訪等形式,對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的綜合素養、雙語能力、就業情況與就業滿意度等進行了追蹤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9%的用人單位認為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理論基礎較為扎實,學前技能掌握良好,擁有較強的語言溝通和雙語交際能力,綜合素質較高。2019年,西安翻譯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和新加坡執政黨人民行動黨下屬社區基金學前教育中心達成合作協議,每年提供優秀畢業生赴新加坡擔任華文幼師,當年就招聘學生17人。良好的人才培養質量為學校贏得了“學習在西譯,成才在教育”的社會美譽。

結 語

CBI教學理念指導下的“專業+外語+現代技能”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激發了學生外語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外語應用能力,擴大了學生國際視野,實現了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高,進一步滿足了社會發展的用人需求。

參考文獻:

[1]Brinton D.Snow & Wesche M.Content-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M].New York: Newbury House,1989:17-21.

[2]Kasper,Loretta F.The impact of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al programs on the academic progress of ESL student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1997(16):19-25.

[3]Stryker,S.B.&B.L.Leaver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Washington: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7:23-31.

[4]蔡基剛.CBI理論框架下的分科英語教學[J].外語教學,2011,32(5):35-38.

[5]蔡基剛.學術英語還是專業英語——我國大學ESP教學重新定位思考[J].外語教學,2010(6):47-50.

[6]鄭麗萍.社會對各專業人才英語交際能力需求的現狀與思考[J].科技信息,2010(5):32-34.

[7]王蕊.CBI教學法及其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2(6):13-17.

[8]張莉.對“專業+英語”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思考[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11-16.

[9]盛俐.CBI教學理念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證探究[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7(5):17-19.

作者單位:西安翻譯學院 陜西西安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