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游之毒猛于虎。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

《通知》引發強烈反響,有人拍手稱贊,也有人持觀望態度。大家最關注的是,怎樣才能把政策落到實處?

案例:初中生沉迷網游后發生巨變

家住曲江大道某小區的小川原本是叔叔阿姨眼中“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喜歡閱讀和踢球的他不但陽光開朗,學習成績也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小川就讀的初中是人們心中的“名?!保改刚J為,如果不出意外,小川考上省示范高中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事情的發展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去年9月,小川升入初三,一次月考中,小川的成績跌落到班上的中游。媽媽屈女士急忙和孩子溝通。小川說自己偶然發揮失常,并保證一定會迎頭趕上。但第二次月考則讓屈女士徹底坐不住了——竟然又退后了8個名次!

還沒等屈女士找班主任老師溝通,老師就主動找到了她,說小川自開學以來常常無精打采,作業中錯題也比較多,孩子說是學業壓力大,晚上睡不好,不知道是不是孩子的身體和心理上出了問題。

屈女士立刻帶孩子去醫院檢查身體,顯示一切正常。直到春節前的一天深夜,小川父親張先生才揭開了孩子發生變化的謎底。

“孩子爸當晚跟朋友聚會,半夜4點多才回來。正準備進臥室睡覺時,他隱約聽見孩子房間有東西掉落的聲音,便輕輕推開門查看,誰知竟發現黑乎乎的房子里孩子在小聲說話?!鼻繉Ξ斖淼氖虑橛洃洩q新,“孩子爸嚇了一跳,叫了一聲‘小川’,竟發現孩子蒙在被子里打手機游戲,表情十分興奮,脖子上還掛著耳機。”

張先生夫婦這才知道,從暑假開始,小川就迷上了一款熱門手游,由于屈女士全職在家,小川白天沒法打游戲,便養成了晝夜顛倒的作息習慣,每天半夜4點準時起來打游戲至6點左右才睡覺,這種情況持續了幾個月。小川把自己蒙在被子里打游戲,是怕手機光亮從門縫透出去。

當晚張先生沖動地砸了手機、教訓了孩子,但卻無濟于事。從此以后,小川像變了一個人,雖然沒有了手機、不再打網游,但小川也不再努力學習,似乎要跟父母對著干。

“怪不得這幾個月孩子不但成績直線下降,近視度數也加深了100多度。我很后悔,當初給孩子買了手機當作新年禮物,平時給他的零花錢也不少,讓他有錢升級游戲裝備?!鼻扛嬖V記者,今年中考孩子的成績連中考錄取分數線都沒達到,目前在一所中職學校學習。

“其實走職業教育的路、學一門技術也是好的,但孩子和我們的關系卻很緊張,希望時間能撫平一切?!鼻侩y過地說。

家長:“新規就像及時雨”

像小川一樣,青少年沉迷網游的事件不勝枚舉,有的因此荒廢學業,有的花掉父母的巨額積蓄購買裝備、打賞游戲主播,有的甚至因此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這項新規定,對我家孩子來說像一場及時雨!”家住東二環東窯坊小區的廖女士告訴記者,她兒子上小學六年級,她沒給孩子配手機,但孩子卻總是用家里的電腦打網絡游戲??吹絻鹤映撩跃W游不能自拔,她曾好幾次拔掉網線,每次兒子都跟他大吵大鬧,令她十分頭疼。廖女士說:“希望新規定能有效果,讓我們做家長的就不用這么操心了?!?/p>

雷先生家住朱雀大街紫郡長安小區,兒子今年剛升入高二,提起網絡游戲,雷先生連連嘆氣。他告訴記者,去年疫情防控形勢較為緊張的那段時間,兒子經常拿他的手機上課外班網課,后來他發現,兒子用他銀行卡里的8000多元購買游戲裝備。

“我前兩天看到了新規定,限定未成年人打網游時間,政策是個好政策,但不知道能不能真正落實,這有待觀望。”雷先生說。

學校:多方配合才能將新規落實

“長期沉迷于網絡游戲,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有極大危害,這個《通知》的出臺可謂是一劑良藥。”西安市第26中學德育副校長杜莉說。但是,政策在執行過程中需要面對一些現實問題?,F在的孩子很聰明,可能會用家里成年人的身份證注冊和登錄游戲,所以在注冊和登錄時應該設置人臉動態識別或利用更加先進的技術,真正達到限制作用;此外,應規定商家在游戲充值服務上對未成年人進行限制。

杜莉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要從根源問題考慮,為什么孩子們沉迷于網絡游戲?是不是沒有比打游戲更有吸引力的事情?從學校方面來說,是不是只注重分數?文體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是否流于形式?孩子們在校學習生活是不是太枯燥了?從家庭方面來說,家長是否對孩子疏于教育、管理和陪伴?是否以身作則、自己不沉迷網游?從國家和政府層面來說,我們的體育場館等設施建設得還不夠完善,在課余時間家長是否能帶著孩子參加體育活動?后期會不會作相應的場館建設規劃?

“因此,只有社會多方通力配合,才能真正把新規落到實處,避免我們的下一代沉迷于網絡游戲?!倍爬蛘f。

專家:技術性細節+疏堵結合是關鍵

教育心理學專家、西安交大韓城學??傂iL劉鵬說,對青少年網絡游戲時間的限制,是最近一段時間國家整治教育問題的“組合拳”之一。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社會危害之大有目共睹,由于巨大的經濟利益等原因,此頑疾一直沒有得到根治,此次國家下重拳解決該問題,體現了政府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高度關注。

和杜莉一樣,劉鵬也認為,新規在執行中需要特別注意兩個問題。首先,政策的初衷很好,但技術性細節能否實現這個初衷?據劉鵬了解,很多未成年人注冊的網絡賬號是使用父母等成年人的身份證注冊的,想要真正實現監管,必須重視這個問題,才能不讓防沉迷系統形同虛設。

此外,必須疏堵結合?!皩W生沉迷網游的根本原因,是學生合理正當的娛樂需求沒有能在體育、音樂、美術等活動中得到有效滿足,從而將電子游戲、電子競技作為單一的滿足手段?!眲Ⅸi說,這就要求學校和家庭能夠幫助學生在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和“雙減”的背景之下強化“五項管理”(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幫助學生合理規劃時間,引導學生建立健康的興趣愛好,滿足其成長的心理需求。

“只有通過疏堵結合、家校結合,在‘線上’‘線下’共同發力、守好底線,才能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生活娛樂方式,幫助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眲Ⅸi說。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