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重逢
作者:崔韻逸
發布時間:2021-09-03 15:53:55 來源:教師報
返程大巴上,仔細端詳著仿佛沒有盡頭的群山。當陽光灑向它時,山峰巍峨盡顯眼前,似乎只有比它更強大才能戰勝它。10天時間轉瞬而逝,恍惚間,生活碎片隨著車窗外后退的風景浮現在腦海,重組起一塊巨大的拼圖。
學院“圓夢計劃”三下鄉社會實踐隊到達漢中市鎮巴縣涼橋小學的那天晚上,我們確定了任務分工。同伴對我的授課計劃提出了疑問:“你不考慮帶語文相關課程嗎?”我搖頭不語,躲進了自以為是的“舒適圈”。望著突然而至的瓢潑大雨,我陷入了沉默:為什么逃避呢?鄉村的夜晚有著不屬于夏夜的寒意,巨大的黑暗吞沒了我,只有嘈雜的雨聲提示著此刻世界還有生命。
第一天的支教生活在清晨雞鳴聲中匆匆開始。雨還下著,山起霧了,學校門口早已聚滿學生,我有些緊張。進班和孩子們問好,他們和想象中的稚嫩、靦腆并無出入,然而在接觸中,我發現初見時的靦腆只是瞬時存在。在他們的喧鬧聲中,我逐漸意識到自己也不過是個“孩子”,只是需要時間融化束縛、釋放自我,他們的聲音似乎在一點一點地“覺醒”我內心深處的本能。
支教生活中,鄉村孩子打破了我心中對他們的刻板印象。他們充滿能量,對生活的熱愛和渴望與城鎮的孩子別無兩樣。或許是綿延的秦巴山阻擋探索欲的釋放,抑或是少年正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瘋狂汲取新的能量。望著他們渴求的眼神,我忽然想起了“大眼睛女孩”蘇明娟。他們的眼睛都很清澈,都有渴望。面對他們,我沒有任何理由選擇猶豫,更沒有時間思考能否呈現“完美課堂”……
外面的雨好不容易停了下來,陽光在我們到達的第三天普照大地。那天,陽光從教室破裂的地方鉆了進來。站上講臺的那一刻,心里的不安被孩子們的期待消解。為了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們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活動。孩子們通過對老師課堂示范的悉心模仿,如雨后春筍般吸收著知識、汲取著營養……
離別總是要來臨的。分別的前夜,孩子們吐露心聲,滿懷期待地問我們可不可以留下,一直陪伴他們?他們愿意再刻苦一些,更聽話一些;他們的夢想是走出大山,去看看老師生活的地方。情緒在一瞬間“破防”,原來,我們給孩子不僅帶來了歡聲笑語,更帶來了世界的另一種色彩,讓他們充滿期待。力量盡管微弱,但會在孩子們的心底扎根、開花。
臨行前他們帶著最好的禮物和我們告別,沉甸甸的心意成為內心最堅定的力量。在同伴遞來紙巾的那一刻,我的思緒才被拉回,拿起手機想要冷靜一下情緒,卻看到了清晨路口送別的小朋友照片,心里又泛起漣漪。也許他們知道,車上的老師不能再抱著他們擦眼淚、講故事了。
有些人相逢一次就是永別,但更希望山鄉孩子夢想成真,不辜負他們的付出。“一帆風順”的祝福對他們而言或許太過奢侈,我只希望他們有力量去乘風破浪,像唐皓一樣勇敢地去沖擊屬于他們自己的奇跡。再看了一眼秦巴山。山巒綿延不見終處,自然變幻的震撼留存心底。我也深深明白,巍峨的大山阻擋了孩子們看到更多綺麗的風景,唯有更多的努力,才能走出大山看大海。我看不到他們未來的模樣,只期盼他們擁有走出大山的堅毅和能力。有人笑“愚公”蠢笨、笑他癡人說夢,只有愚公自己知道他要山外的明媚。
我期待著與他們在山外的重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