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是全省多所中小學正式開學的日子。與往年不同,這個開學季是學校全面落實“雙減”工作要求的首個開學季。為了推動“雙減”工作落地見效,各學校都將“雙減”作為新學期的重點工作落在實處,嚴控作業量、提供課后托管服務、開展素質教育,為孩子提供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西安市碑林區鐵五小學一年級學生開啟了新的校園生活。 記者 郭妍攝

上好“開學第一課”

“雙減”政策讓教育回歸初心,緩解教育焦慮,使學校更加注重學生的品德教育。新學期,各學校精心組織,通過重溫百年黨史、聆聽先進故事、暢談奧運精神、開展法治教育等形式,上好“開學第一課”。

愛國主義教育是“開學第一課”的重點。9月1日早晨8時10分,西安市碑林區鐵五小學的“開學第一課”正式開始。因疫情防控需求,“開學第一課”以收看視頻的形式進行。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隊員任秀波以“愛國報國、勇攀高峰——數字背后的故事”為題,為師生們講述了測量隊隊員60多年來不畏艱險用雙腳丈量祖國大地的故事,向師生們傳遞國測一大隊熱愛祖國、忠誠事業、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拼搏精神。

當聽到國測一大隊兩下南極、七測珠峰、40次深入內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無人區、53次踏入新疆沙漠腹地,徒步行程累計6000多萬公里,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時,同學們驚訝地瞪大了雙眼。當聽到60多年來,有多名隊員犧牲在工作崗位上,用生命繪出祖國的壯美藍圖,在祖國的大地上留下傳奇時,許多孩子的眼眶濕潤了。

任秀波鼓勵同學們,要不畏困難、勇攀高峰、常懷感恩之心、珍惜時光、努力學習,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五年級同學常義青說:“國測一大隊的故事讓我們震撼。他們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星’,我們要學習他們不畏艱險、求知探索的科學精神,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

西安鐵五小學校長趙建中表示:“‘開學第一課’是一堂特殊的思政課。新學期、新起點,我們希望學生們以先進人物事跡為榜樣,傳承他們的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認真學習、知禮懂禮、遵守規則。”

9月1日,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學開展學習黨史的主題班會。記者 王晨曦攝

確保“雙減”政策落實落地

不少家長已經開始感受到這個學期和往年不太一樣,為了保證孩子們能多睡一會兒,學校推遲了孩子們到校的時間。同時,離校時間也推遲了,學校為孩子們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課后服務。

西安市灞橋區紡織城小學校長唐曉芳認為,“雙減”政策的出臺,進一步強化了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讓學生回歸學校,讓教育回歸本真。學校從多個方面入手,保障“雙減”政策的落實落地。

繼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是落實“雙減”政策的基礎。學校將繼續深化思維型課堂研究,豐富“3×2”陽光課程體系,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讓學生全面發展。繼續加強作業管理是落實“雙減”政策的重點。學校將通過實行作業“統籌單”、作業“研討制”、周三“無作業日”、一二年級“書包不回家”等措施,嚴格控制作業總量,提高作業布置質量,同時安排體育鍛煉、家務勞動、閱讀分享、社會實踐等活動,讓孩子全面健康成長。探索開展好課后服務是落實“雙減”政策的保障。學校探索出課后服務“1+N”模式。“1”指“作業輔導一課時”,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達到高年級學生回家基本沒有書面作業的目標;“N”指“N種素質拓展一課時”,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文藝、勞動、閱讀等社團活動,激發學生潛能,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做好家長的引導工作,完善家校協同機制,是落實“雙減”政策的關鍵。學校要做好“雙減”政策的宣傳引導,通過召開家長會、舉辦家長學校、開辟微信公眾號家庭教育專欄等方式,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不盲目焦慮,避免形成“課內減負、課外增負”的問題。

在落實“雙減”政策的過程中,學校會面臨諸多困難,如教師負擔過重、學生活動場地不足等問題。為此,西安市灞橋區紡織城小學將從引進校內外資源協同做好課后服務工作、班級整合重組、探索彈性上下班、激勵教師繼續發揚敬業奉獻精神等方面入手,解決實際問題,讓“雙減”工作成為使學生張揚生命活力、促進學校特色發展、改善教育生態的良好契機。

在各學校積極落實“雙減”工作的同時,國家也于近期陸續推出了多項進一步幫助減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措施: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不得以任何名義設置重點班;嚴管教培退費;嚴管網絡游戲網游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游戲服務……

全社會正在攜手將“雙減”工作落到實處,為孩子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以體育人 強健體魄砥礪品格

“雙減”的實施也讓孩子們擁有了更多的體育時間。參與體育活動,是青少年強健體魄、砥礪品格的重要方式。

寶雞市第一中學副校長毛雋認為:“‘雙減’要求學校和家長引導學生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開展適宜的體育鍛煉,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這些都體現了‘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的理念和鮮明的素質教育導向。”

毛校長告訴記者:“一個健全的人,既要有豐富的知識和文化內涵,也要有健康的精神和強健的身體。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一定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體育要通過教會、勤練、常賽來讓學生掌握一到兩項運動技能,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毛雋表示,國內外研究都充分表明,鍛煉不僅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對促進學生大腦發育、促進學生智力發展、提高學習成績大有好處。華東師大體育與健康學院院長季瀏教授在談到體育運動對智力發育的益處時說:“有一個著名的‘7+1>8’理論,即7小時的文化學習加1小時的鍛煉,要比整天讀書學習效果更好。體育運動在緩解壓力、減輕焦慮、擺脫抑郁等方面的功效已被科學證實。”

體育本質上就是生命教育。現在中小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情況比以前多了,但據了解,愛好體育的孩子出現類似問題的情況比較少,因為這些孩子更經得起失敗和挫折。體育絕不僅僅是強健體魄這么簡單,體育在“立德樹人”中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除了調節身心健康之外,體育也是完善人格的一種很好的手段。

毛雋認為:“我們必須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入挖掘學校體育的社會價值以及體育意義、教育功能和文化內涵,充分認識學校體育對深化教育改革、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意義。從青少年抓起,從基礎做起,從一項項措施的落實抓起,全面開創學校體育工作的新局面,實現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的目標。”

9月1日,民警馮貴靈給西安市慶安初級中學學生講解法律知識。記者 王晨曦攝

傳承紅色基因 做好法治教育

“雙減”工作的落實,目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破“唯成績論”的教育理念。學校教育應“立德樹人”,引導學生養成好品行,樹立遠大志向。8月30日,在教育部2021教育金秋系列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強調,各地各校要加強黨史學習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做好學生思想工作,幫助學生以健康樂觀的心態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新學期的學習生活。

9月1日上午10時,在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學七年級21班的教室里,新入學的學生在班主任的引領下,召開新學期的第一節學習黨史的主題班會。通過智慧黑板,老師以圖文和視頻的形式,向學生們講了五四運動的歷史故事和精神內核,講述了趙一曼、楊靖宇、左權等英烈的感人事跡。在講述過程中,老師還進行提問,鼓勵學生們分享自己了解的紅色故事。

本次班會以“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為主題,在學校的24個七年級班中和8個高一年級班中展開,是該校“開學第一課”的重要內容。高一(2)班班主任白璇告訴記者:“本次班會通過回顧黨史對青少年進行愛國教育,我們希望這些紅色故事能激起青少年心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愛國精神引領學生,幫助他們樹立遠大志向。”

除了開展主題班會,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學還通過升國旗儀式后的演講、黨史競賽、校長講黨史、校內展板等形式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高一(1)班劉瑞沂同學在參加完主題班會后說:“革命先烈的故事感染了我,我更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自豪。之前看了比較火的《覺醒年代》,再結合班會上了解的歷史知識,這些紅色故事在我心中更生動了。”

西安市慶安初級中學“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法治教育。9月1日上午7時30分,西安市蓮湖區土門派出所民警馮貴靈結合具體案例,以“明法律 知敬畏 守規矩”為題,給學校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教育課。

因疫情防控要求,本次法治教育課以線上形式為主。民警在學校廣播室內講課,全校40個班的2000余名師生通過教室內的智慧黑板實時觀看視頻。此外,民警還去了部分班級與學生進行現場交流。“每學期開學的法治課,讓我對法律更加了解,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律師,老師講的案例和法律知識,讓我學到了很多。”初三(1)班學生張甜甜聽完課說。

馮貴靈不僅是派出所民警,還是西安市慶安初級中學的法治輔導員,他在學校上法治課已經有10多年了。馮貴靈說:“法治教育的主體有兩部分。一方面,未成年人要知法懂法,敬畏社會規則,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另一方面,老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也要懂法,尊重孩子的人格權,既要了解教育學生的義務和責任,又要和學生建立平等的溝通關系。”

土門派出所副所長劉陽說:“保障學校安全就是我們的責任,慶安初級中學開學的法治教育課每年有兩次,除了我們來學校講課,學校師生也會分批次去我們單位觀摩,加強法治思維的培養。”

開展法治教育是慶安初級中學的一個傳統。近年來,每學期開學的第一次升國旗儀式后,學校都安排了法治教育課。“法治教育讓孩子知法懂法,提升了校園安全,創造了一個安靜祥和的學習環境,不僅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也有助于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避免一些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擾。”慶安初級中學校長李冰說。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