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是針對特殊兒童開展的教育,重點是培養兒童生活適應能力、激發兒童的潛能,使他們獲得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以便能夠適應社會,成為獨立自主的人。而培智兒童是這個特殊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在學習中通常表現為:學習文化知識能力差,更容易掌握信號學習、刺激學習;語言表達能力差,只能說出簡單的字、詞或簡短的句子;缺乏獨立自主生活能力,學習的知識和勞動技能不會遷移;注意力不集中、情緒反差大等。

繪本圖文一體的特點特別適合培智兒童學習。把繪本融入培智兒童教學活動中,不僅能夠引導學生正確閱讀,提高學生閱讀興趣,拓寬學生視野,啟迪學生智慧,增加學生的生活閱歷,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豐富學生的情感等。

一、在培智兒童教學活動中使用繪本的原因

1.繪本語言簡潔,通俗易懂

繪本圖文并茂,圖畫占比較大,文字相對較少,語言具有重復性及簡潔性的特點,沒有復雜的句型和華麗的辭藻,基本句型重復而不機械,層層遞進,強化任務動作以及人物情緒等。如,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學校延遲開學,大多數學校開始了線上教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教師僅僅通過大量的理論去給學生講,收效甚微。但是,繪本《冠狀病毒》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我們把繪本里面的內容做成宣傳冊子,里面繪制了大量形象生動的手繪圖畫,配以簡潔準確的文字,學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即使是不認識字的學生,也能理解其中的內容。學生逐步掌握了疫情防控相關常識,并做好了個人防護。

2.繪本圖畫形象,有吸引力

繪本是以圖畫為主的圖書,更能形象、直觀地表達其內容,更容易被學生所感知。與普通用書相比較,繪本更擅長表現具有想象力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培智兒童比較倔強,通常都以自我為中心。疫情當前,如何培養學生正確洗手的習慣就是一個大難題。我在教學過程中先播放一段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小視頻,讓學生先了解病毒的危害性及我怎么做才能預防病毒的傷害,再引出《冠狀病毒》繪本內容。視頻動畫生動,繪本圖畫形象直觀,加上教師提出的適當的問題,成功地引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積極快速地去閱讀、感受繪本的內容,成功地讓學生掌握了如何洗手(掌握七步洗手法)、如何佩戴口罩、如何做好自我防護等技能。

3.繪本故事生動,有啟發性

繪本的優勢不僅表現在語言方面,也表現在涉及的領域很廣泛,比如科學探究、自然現象、數學認知等,可以幫助學生認知身體、認知情緒、認知自身優缺點。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繪本里的任務、事件、情境,幫助學生啟發自我認知。繪本《我爸爸》以獨特的角度和方式,真正撼動心靈地描繪了孩子對于父親的熱愛和崇拜。通過簡單樸實的語言和精心設計的排比句式,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來描繪一位既強壯又溫柔,樣樣事情在行,給孩子十足的安全感,又溫暖得像太陽一樣的爸爸。閱讀這個繪本對于學生認識父親、感受父愛具有很好的啟發性。

二、繪本在培智兒童教學活動中的價值

繪本語言簡潔、圖畫形象、故事生動,下面我結合教學實例,談談繪本在培智兒童教學活動中的價值。

1.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兒童的發展離不開語言,語言是同伴交往最關鍵的途徑,也是兒童交流的工具。伴隨著兒童的成長,語言的發展成為兒童成長中的關鍵元素,如何激發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重中之重。

繪本作為兒童語言提升中最開始接觸的媒介,是非常適合培智兒童閱讀的圖書。直觀的圖畫、簡潔的語言能夠讓一個不識字的兒童通過繪本中的畫面就可以“讀”出大意。那么,作為特教老師,就需要抓住繪本在語言領域的教育價值,尋找適合特殊兒童的繪本,并結合兒童的年齡特點開展語文教學活動,讓兒童在閱讀的過程中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如閱讀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觀察圖,給兩只小兔子起好聽又好記的名字,然后和小兔子一起做動作表達對爸爸和媽媽的愛。最后,再有效地引導學生說出小兔子用什么辦法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可以說出“花有多漂亮,我就有多愛你;樹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草有多多,我就有多愛你……”教師利用形象而又夸張的肢體動作,引導學生大膽地去表達、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愛。繪本《我爸爸》,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爸爸真的很棒。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A類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爸爸棒不棒,他在生活中是怎么愛自己的,從而激發B類學生的表達欲。在師生的互動過程中,學生無形中就能說出自己爸爸的優點,在溫馨愉快的氣氛中體驗與表達家人之間暖暖的愛意。

《猜猜我有多愛你》《我爸爸》是兩本不同的繪本,但是教育意義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以情感為切入點,把生活中的愛展現得淋漓盡致。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想說、敢說,最后能夠大膽地去說,從而培養了學生傾聽與表達的習慣,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繪本是兒童想象力的一個重要的起點。培智兒童的想象主要依賴圖像、圖畫,繪本的圖畫呈現方式更易于學生理解和想象。繪本提供了更生動的畫面、鮮活的形象,為學生提供了想象的憑借物,喚起學生對所畫對象的興趣和情感,這剛好符合培智兒童的學習特點。

培智兒童的學習遷移性很差,但是繪本《好神奇的小石頭》剛好可以引導學生學習遷移。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了解石頭變化后會變成不同的物體,并讓學生自己動手來變化小石頭,從他們的視角出發說一說小石頭都變成什么了。變的過程帶給學生的是無盡的想象和猜測,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從圖畫到文字,層層遞進,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大膽猜測繪本的內容,鍛練想象力,培養閱讀興趣。

3.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繪本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它不是單一的故事教學,也不是單一的知識傳輸,而是讓學生在接觸繪本的過程中對事物產生新的認識,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體驗機會,拓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透過繪本里的文字和畫面,學生進入不同的世界,也可以根據繪本的整體意境,對故事情節展開豐富的聯想,培養邏輯思考能力。

例如,繪本《三只小豬》里面,房子除了可以成為家,還有其他許多作用。我們身邊有各種各樣的房子,有些很普通,有些很特別,無形中學生會跟著故事的內容去思考,從而去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繪本《你的家我的家》,講述了“為什么我家的房子是這樣的,為什么有墻、門、窗、鎖……”這是一種建筑體驗。在體驗的過程中,學生的思考在不斷提升,想象的內容也逐漸豐富完整,再造想象的創造性成分也會逐漸增多,從而進一步培養了創造性思維。

4.幫助學生建立自信

培智兒童自身有缺陷,身邊人大多發現的都是這些缺點。繪本剛好給予教師和家長一定的啟發,要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閃光點,給學生正面的教育和相應的成長空間,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引導學生樹立“只有自己愛自己,才會得到更多的愛”的理念,鼓勵學生成長。

繪本《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愛德華》中,愛德華從“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變成“世界上最可愛的男孩”,原因在于成人對待孩子的態度。同樣的行為,不同心態的人給予不同的評價,對孩子的影響也截然不同。批評和指責讓孩子潛意識認為自己是個壞孩子,而一旦得到一點鼓勵和肯定,孩子又會立刻意識到自己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可愛的孩子。繪本也給我們教育者提供了思路:我們應該意識到缺點不是孩子的全部,不要只看到缺點,看不到閃光點,要多給孩子積極的暗示,多表揚、鼓勵,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繪本與兒童天性相契合,能有效地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并激發其閱讀與探索外界的興趣。對于兒童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心理等的發展來說,語言的作用要優于圖畫,因為對于語言的接受顯然需要調動起比視覺形象接受更為集中、活躍的感知與想象。但是對于培智兒童來說,圖畫的作用要優先于語言,優秀的繪本能夠將世界及其意義以微縮的方式呈現在他們面前,使他們對生活中那些有意義的形象和現象予以注意,并在注意中學會用心觀察和體驗。讓特殊兒童在繪本閱讀中自主發現問題,并培養其思考文本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是每一位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的責任。我們要以兒童繪本為教學切入點,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出發點,將繪本內容融入學生的學習中、生活中,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 陜西省洛南縣特殊教育學校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