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
作者:楊軍旺
發布時間:2021-09-01 15:20:5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體育是一門以促進中小學生健康發展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及熱情,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現狀
1.教師的教學觀念相對保守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推進,雖然很多教師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死板的教學方式,在體育教學中嘗試采用新的教學方法,但還有部分教師觀念較為保守,不注重自身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的提升,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造成了一定影響。總的來看,教師使用何種教學方法,制訂什么樣的教學目標,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新課改提倡將學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改變觀念,創新教學方式,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學生對于體育學習不夠重視
現階段,不少學生對于體育學習重視程度不夠,有很多學生認為,體育分數遠遠不如主要科目所占的比例大,有學生甚至覺得體育課就是玩耍和放松的,隨著學習壓力增加,學生不愿意在體育課上花費太多的時間,他們可能會利用體育課學習其他課程。同時,受年齡的限制,學生對健康和體育的重要性認知比較薄弱,不了解終身體育的意義。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策略
1.更新觀念和認知
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不應將體育課視為單純的游戲和玩樂,而應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把健康和鍛煉當作基礎,逐步實現體育課程的發展。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和認知,增強學生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新課程標準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始終把學生主動發展放在主體地位。因此,體育課堂不再是以往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師也不能片面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將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上,集中力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小學是學生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很豐富,教師不能限制他們的思想發展。在體育課堂上,教師要把體育課程的有效作用充分體現出來,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
2.傳授正確的體育知識
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和體育知識的吸收是密不可分的,當學生掌握了足夠多的體育知識后,他們就能夠了解不同體育活動及比賽的規則,還能在關鍵時刻作出正確的反應。例如,有人受傷時他們知道如何急救,并非站在一旁驚慌失措。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教師若只是單一地灌輸理論知識,容易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他們就會覺得體育課非常枯燥無聊。所以,教師應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多媒體、游戲及新器材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更多地學習并掌握體育相關知識。例如,講授籃球知識時,教師可將其分為兩個課時進行。第一課時可以在室內,教師可以準備一個籃球讓學生觀察,為學生講一些籃球明星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完成新課導入,接著為學生播放一些視頻,讓學生觀看籃球比賽,教師在一旁講解其中的戰術、隊形等,并著重介紹籃球比賽的規則,最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提出問題。第二課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帶到室外,在操場或體育館開展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分小組進行籃球訓練,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這樣就可以獲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3.鍛煉學生的體育技能
體育技能指的是學生對各項體育運動的掌握程度。小學生的身體還處在持續發育階段,教師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教學大綱為參考,利用多方資源著重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肺活量訓練,讓學生比賽吹氣球,吹完氣球后,還可以組織踩氣球比賽,鍛煉學生腿部肌肉的力量。在訓練學生耐力時,教師可以采取爬山、越野跑等方式,訓練過程中要注意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氛圍,當學生遇到困難時,要及時給予幫助和鼓勵,與學生一起找出問題的根源,并想辦法解決,使學生的核心素養與體育技能得到同步提高。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必須更新自己的觀念和認知,加強學生對體育學習的重視程度,為學生傳授正確的體育知識,鍛煉學生的體育技能,讓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夠與核心素養一同提高,真正實現“健康第一”的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 甘肅省秦安縣興豐鎮陽坡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