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組分享教學法又叫做分層教學法,屬于互幫互助學習的一種。這種教學方法主要來源于西方國家的課堂教育教學經驗,目前在西方國家教育教學領域依然很盛行。西方國家的分組教學往往建立在小班的基礎上,中國由于人口基數偏大,絕大多數地區尤其是城市很難實現小班制,使得分組分享教學法的大規模推廣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新課改的進一步推進,如果體育教師還像以前那樣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用統一的標準要求學生,在教學上沒有創新、沒有突破,這對學生的綜合發展很不利。分組分享教學法是在班級授課情況下,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按一定規律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通過形式多樣的分享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的一種教學方式。

一、分組分享教學法的應用

(一)分組分享教學法能夠促進學生相互學習

筆者結合多年的高中體育教學經驗,發現在一些基本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教學過程中,相對于教師的教而言,學生間的相互學習效果更為顯著。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教師在多年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長期處于權威地位,使得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感覺想超越教師的可能性太小,而分組分享教學法讓學生成為主體,這樣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學生之間不僅會有合作更會有競爭,由于體育成績不計入高考,所以學生之間的分組合作學習往往不帶有太多的功利性,反而能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在分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知識或技能,在同學或同伴中獲得了一定的認可,能夠增強他們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能夠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促進他們的整體發展。分組分享教學法既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又培養了學生合作互助的團隊精神。

(二)分組分享教學法屬于典型的差異化教學

差異化教學是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導向及天賦的不同所組織的教學活動。體育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學科,對人的先天條件要求較高,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運動細胞”強弱的問題。高中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因為個體和性別的差異,在分組分享教學中,學得較快的學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對于那些學得較慢的學生來說,他們應該準確定位,進一步加強學習和練習,提高自己的能力,減少與他人的差距。

二、分組分享教學法應用的策略

(一)選擇合適的分組方法

就高中體育教學來說,教師可以選擇的分組分享方法一般有三種。第一種是比較典型的、使用面比較廣的ABC類分組法,A為優等生,B為中等生,C為學困生。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分層教學,原則上是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相同環境中能夠獲得最大限度的學習機會,使部分學生通過小組內部分享及同組成員的幫助,能夠較為客觀地進行自我評價,最終達成學習目標。例如,在籃球運球練習中,教師可以把運球技術較好的學生分為一組,中等的分為一組,較差的分為一組,這樣既給運球好的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練習時間,又給中等學生提供了交流機會,有效地節約了教學資源和成本,讓教師能夠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較差的這組學生身上,給予他們更多的指導和幫助。第二種是一帶一式分組法。這種分組法是以兩人為一小組,優等生搭配一個相對學困生,滿足了學習金字塔理論的相關觀點。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帶一式分組法能夠使學生實現雙贏的目的,他們在幫助其他學生的同時,不僅能夠學有所用,還能夠鞏固和提升所學知識和技能。例如,在排球傳球練習中,用這種方法分組,傳球技術掌握好的學生傳出的球既穩又準,這樣有利于較差的學生接球,能夠有效提高差生的練習效率,這種分組方法既不耽擱技能掌握好的學生的練習時間,又能夠幫助較差的學生,一舉兩得。第三種是隨機分組法。隨機分組法有兩種,一種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另一種是學生自由選擇分組。對我來說,我在教學中更傾向于選擇后一種,主要是因為學生自己選擇的小組,組員間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礎,這樣學生就會更加信任彼此,更加愿意分享心得,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交流,在這種融洽、和諧的訓練環境中,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更加顯著。

(二)選擇適合分組的教學情境

分組分享教學法更適用于小班教學,人口基數大、班級人數多是我國公民教育的客觀情況。作為教師,我們一方面要面臨及時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另一方面還要面臨實現以人為本,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等長遠教育教學目標的問題。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在特殊時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們不能完全推翻它,但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推進,其已不適應當今的學校教育了。未來社會需要的是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方面均有發展的學生,這也是中國學生核心素養提出的目標。筆者結合多年的高中體育教學經驗,認為以下幾種教學方式對分組分享教學法的實施很有利。

1.培養學生的獨立性

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其實就是核心素養中的自主發展,學生獨立性的培養過程往往是由被動變為主動的。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分組分享教學法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培養學生的獨立性,逐漸降低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

2.加強學生的競爭意識

良性的競爭和對比能夠使人進步,同樣,良性的競爭更有利于學生的進步,但需要注意的是學生間的競爭對象不宜過多。以高中籃球教學為例,對于一個籃球運動員來說,投籃率直接決定了他在球場上的地位和價值。在這個背景的影響下教師就可以通過分組練習的方法強化學生的投籃技能訓練,同時由于分組的存在,學生就能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并能對自己的實力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甚至有的學生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和分享,合理地對自己進行定位。

3.能夠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引發情感共鳴的前提是存在情感層面的交流。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還要為學生介紹體育游戲規則。不管游戲規則最初的制訂者是誰,發展到今天,它已經成為全球喜愛某一類運動者應該共同遵守和共享的規則。但是我們發現經常有人在球場上犯規,而且不以為然,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進行討論,讓學生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觀點,通過討論和交流,學生就能夠在認識上達成一致。

(三)具體系統的教學方法選擇

在高中體育分組分享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我們一般會采用先學后教的方式,這里的先學后教可以分為三步走。

1.學生的先學狀態

教師可以通過課前準備等為學生提供先學指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認知進入先學狀態。這樣的先學就顯得很有針對性,且只要小組內有學生在認識上出現問題,其他學生便能很快地對癥下藥或給予糾正,幫助其將問題解決于萌芽狀態,而不用直接提交給教師。

2.教師的后教環節

分組分享教學法在很大程度上為教師節約了大量的時間成本,使得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困惑或難點。

3.練習環節

熟能生巧是體育教學中一項永不失效的鐵律,練習的強度和次數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教師要在課堂上為學生預留一定的練習時間,并及時檢查學生的練習情況,力爭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當堂解決掉。

總之,由于體育課的特殊性和高中生自身具備的條件,分組分享教學法在高中體育課中更有利于實施,更能發揮它的優點。因此,體育教師應該根據時代的需要,將分組分享教學法應用于高中體育課教學中,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學生樂于助人的優良品質,讓體育課的作用最大、最優化。但作為教師,我們還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具體的教育教學環節中摳細節,重學情,積極助力高中體育教學的長遠發展。

作者單位 甘肅省甘谷第一中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