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新學年 不一般的新氣象
作者:王燕 馮煒
發布時間:2021-09-01 10:17:30 來源:西安晚報
“這是一個不平凡的暑假,國家發布了‘雙減’政策,我們家長看到了中國教育的新希望。這也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新學期,因為‘雙減’政策開始實施,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將發生很大變化,讓人充滿了對美好未來的期待!”市民翟小剛感慨地說。
9月1日迎來的這個新學年,我市許多家長和學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期盼它的到來,因為一切都是嶄新的,新的開始,新的希望。
新校園
孩子們的夢想將從這里起飛
“我的心情很激動!以前只知道這是一所新建學校,沒想到這么漂亮,功能這么齊全,美得超乎想象。”8月31日上午,蓮湖第一學校舉行落成揭牌儀式。學生家長樊新兵在參觀完新校園后由衷盛贊道:“孩子能在這么好的學校上學,真是太幸福了!”
蓮湖第一學校是蓮湖區委、區政府投資3.1億元,高規格新建的一所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是該區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中最重要的一個新建學校項目。學校占地54畝,建筑面積4萬余平方米,有功能齊全的各類部室22個,設小學36個班、中學24個班,可容納學生2820名。
更讓家長們高興的是,該校已被納入慶安初級中學教育集團,按照緊密型“名校+”模式,由“名校”慶安初中校長李冰擔任蓮湖第一學校校長,實行“一長多校”管理,并為學校配備了強有力的領導班子集體。學校實行“區管校聘”,加大區域內教師選派交流,為學校配齊配足教師,其中省、市、區級骨干教師達到11名。該校還與鐵一中組建了跨區域“名校+”教育聯合體,積極回應群眾對優質教育品牌的迫切需求。
記者了解到,今年9月,我市將有126所新建、改擴建學校建成投用,包括曲江第一學校、新城區后宰門小學幸福校區、碑林區鐵五小學、西安市第62中學、灞橋區慶華中學等。許多家長表示,新變化帶來了新希望。在這些或嶄新或煥然一新的校園里,孩子們的夢想,將從這里起飛。
新服務
讓課后兩小時豐富多彩
伴隨著“雙減”政策落地,自9月1日起,我市將實現課后服務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
“孩子年齡小,放學時間早,接送孩子成了家里的大難題,課后服務的推出,可真是幫了我們的大忙。它不僅是時間上的延長,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學校完成作業更有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曲江六小學生陰炫如的媽媽對課后服務非常歡迎。
曲江十三小學生茍婧穎的爸爸認為,在課后服務時間里,老師進行作業輔導,能讓孩子把當天學到的知識更好地消化和鞏固,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也讓孩子們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據介紹,該校充分挖掘社會資源,聘任具備資質的專業人士加入課后服務隊伍,社團活動每周都有不同的主題,扎染坊、課本劇表演、小法庭、創意美術、葫蘆絲等26個特色社團課程精彩紛呈,幫助每個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自己的特長。
記者了解到,今年5月以來,我市全面推進課后服務工作,截至7月初,全市已有1080所中小學校實施了課后服務,占義務教育學校總數的77.36%;參與學生45.26萬人,占義務教育學生總數的43.9%。
9月開學后,全市中小學將推行課后服務“5+2”模式,即學校每周5天都要開展課后服務,每天至少開展2小時,其中1個小時指導學生完成作業,推行小學生作業不離校、初中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作業;后續時間,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體育鍛煉、閱讀、特長培養等集體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新期待
全面發展的孩子會越來越多
“就在不久前,我還是‘雞娃’大軍中的一個,周末不是帶娃上補習班,就是在去補習班的路上。這一個多月來,我仔細研究了‘雙減’政策,看了很多新聞報道,也和身邊懂教育、把孩子培養得很出色的家長進行了交流,如今,我改變了教育理念。”碑林區小雁塔小學學生家長羅先生說。
羅先生告訴記者,國家出臺“雙減”政策用心良苦。從短期說,是減輕孩子、家長的負擔;從長遠看,是對國家戰略規劃人才需求的呼應,利國利民。“我兒子每學期都超前學習下學期的知識,但這樣揠苗助長的方式非但沒有讓孩子的成績拔尖,反而扼殺了他的學習興趣,我總在‘雞娃’大軍的裹挾中不能自拔。‘雙減’政策出臺后,我明白了,只有遵循教育規律,根據孩子的認知能力,一步一個腳印,才能把路走穩走實。”
“天下苦‘教育內卷’久矣。”新城區后宰門小學學生家長陳先生說,人的一生十分漫長,會遇到很多復雜、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能否解決、如何解決,取決于核心素養。過去,過多的校外培訓侵占了孩子們大量的課余時間,孩子和家長都感到身心俱疲。“雙減”政策的出臺讓家長們看到了希望,學校的課后服務項目也給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好地鍛煉和發展特長提供了沃土。家長也應在孩子放學后、假期里投入更多的教育和陪伴時間,科學引導,多帶孩子參加社會活動,這樣更有利于核心素養的養成。
“希望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人格健全、全面發展的孩子會越來越多。這是家長期待、社會期待,也是國家之幸、民族之幸。”陳先生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