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核心地帶。依據教學目標,學習多任務科學合理分層,體現中國最優秀的教育文化之一“因材施教”,正確有效地應用實踐多任務分層,能使學生的多種才能和個性品質在常規教學活動中得到張揚,使知識性、個性、創造性得到有機融合,使學生這個最大的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和優化,大幅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現結合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筆者梳理了相關做法與成效。

一、精研學情,精準目標,多任務突破

制定教學目標時,我們首先要著眼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大維度: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接著要了解學生、精通學生,熟悉學生的不同個性特征、愛好特長,只有精研學生才能圍繞教學目標,為多任務分層奠基。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Let's spell”練習環節,我設置的可選多任務有:任務1:Read the following words.(適合大多數學生)。任務2:朗讀內容:feet、beef、meet,tea、 read、eat.任務3:Make up sentences.我會用以下單詞造句:feet、beef、meet,tea、 read、eat(照顧善思、基礎好的學生)。任務4:List new words.我能列舉新詞(照顧日常積累多的學生)feet、 beef、meet,____、_____、_____...tea、 read、eat、 ____、_____、_____ ...任務5:I can do.我會做習題(照顧邏輯性強、學得快的學生)。Look and write(看圖片寫單詞):I like to ___by the sea .Have some___and___.____the baby.任務6:Make up some exercises.我能編習題(照顧有創新力、表達能力強的學生)。任務7:Get into groups. 我能分類:將單詞分為兩類并試著讀一讀(照顧善于觀察、總結歸納的學生)。任務8:Make up some chants/songs.我能編chant或歌謠(照顧有特長,善表演的學生)。

在人教版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What can you do?Read and write”的課后鞏固拓展環節,學生通過自我探究、小組合作,搭建分層多任務平臺,然后全班進行匯報。任務1:學習Robin的征友啟事,積累你能聽說讀寫的單詞或句子(照顧學習進度較慢的學生)。任務2:學會朗讀第43頁Robin征友啟事,不會的主動向老師或同學請教(檢測基本要求)。任務3:給本征友啟事起個其他名字(照顧擅長創新的學生)。任務4:發出這個征友啟事后,發生了什么?續編故事,嘗試創新。任務5:復述Robin的征友啟事,可填詞補全氣泡圖,也可自選其他圖文結構:魚骨圖、餅狀圖、樹狀圖、邏輯框架圖、創作復述圖等(照顧邏輯性和創新性較強的學生)。任務6:你想成為Robin的朋友嗎?寫出介紹你自己的三句話(落實寫的要求)。任務7:給朋友或老師或Robin寫一個電子郵件(照顧學得快的學生,培養其思維批判性)。任務8:小結語法點或學習方法(照顧學得多并愛思考的學生)。這么多的任務并不是都要學生完成,而是要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與特長,進行自主選擇1~N個并完成,使不同的學生都能有用武之地。這樣的多任務教學,可以使不同層次和個性的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與收獲。

二、深度自主,建構根基,選任務精進

在學生自主選擇1~N個任務后,教師要確保學生的自主學習進入一定深度。自主學習要有內容,有方法,有時間。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充分建構知識與能力的根基。日常聽課時,有教師布置了任務后,直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這樣學生缺少合作前的自主學習思考建構,合作實則是“空中樓閣”,實效缺失。有的教師也會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但自主思考學習時間短,無方法指導,實則是走過場。如果是閱讀,不能空讀,自主時可以圈點勾畫、批注、朗讀、拓展、想象……例如,我在設計寫作課“Thanksgiving”教學設計時,目標是讓學生學會用簡單的英語寫感恩贈言。要求學生:任選1~N個對象,在小卡上寫感恩贈言,40字左右,力求準確、精練、富有時代感,飽含深情,給人以啟迪,注意贈言的格式,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的“自主”有方法、扎實,交互才可順理成章,持續發展。

三、合作探究,取長補短,增任務拓展

合作時,有的教師只是讓學生4人或6人合作交流。這樣的一聲令下,學生不知道怎么去交流,只能圍坐在一起“暢所欲言”。這樣的交流,往往偏離目標或效率不高。有的教師總說:“小組合作浪費時間,‘一放就亂,一收就死’,實質上是沒有掌握其中的技術手段。”小組合作交流,一是要有具體的可操作性。例如,在人教版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What can you do?Read and write”教學中,學生自主選擇任務并在學習卡上完成,教師面對組內合作,首先,可以這樣要求:read、 talk、judge、show...,then help and teach each other, then perfect your own works.(用讀一讀、說一說、演一演等方式互教互學,并補充完善自己的學習卡)。其次,全班匯報多邊互動,生教生再強化。匯報時,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如各組發言人匯報、組員人人匯報。傳統的匯報只是匯報小組展示自我風采,其他學生看或聽,以偶有大而化之的表揚語或習慣性的掌聲作為評價,從而錯失了多邊互動、思維碰撞的良機。

匯報成員想要鍛煉成長為一個個出色的小老師,就必須組織互動,在思維上激起千層浪。他們通常會這樣做:1.Turn to page...,Look at the...passage,follow me...(請大家翻到……頁,看第……段,跟我讀。)2.提問檢測匯報內容: Please answer our questions...(請大家回答我們的問題……)3.Our questions are...,who can help us?(我們的問題是……,誰能幫助我們?)4.Sum up the grammar focus...C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confusions or new points (我們總結的語法點是……請問大家還有什么質疑、困惑、補充……)5.Please assess us.(請評價一下我們)強化重難點。至上而下,至下而上,課堂成為了學生互動的主場。本來自己只會一個任務,但通過組內交流后,由于多任務的碰撞,學生的知識面與視野也拓寬了。

四、凸顯人本,關注個性,學任務成長

關注大多數學生的利益,靠的技術是任務分層。很多教師在課堂上關注的通常都是中等偏上的學生,但事實上,照顧到80%以上學生的教師才是好教師。多任務,要求教師必須面面俱到,做到照顧“學得快的、有特長的、學得慢的”。只有課堂面向大多數學生,學生才會自信陽光。但在日常實踐中,教師出示多任務后,通常只會讓學生自主選擇1個或2個任務,接著按照選擇的任務進行分組。甚至由于人數分配不平衡,還產生了二次分組。這樣看似熱鬧的合作,實際上是穿新鞋走老路:同一個任務在同一組,使得“多”的意義和價值頓時黯然失色,教學目標無法達成。解決此類問題,首先要注意不要局限學生選擇1個或2個任務,而是尊重學生選擇1~N個,不局限不限制。教師必須走出表層理解的“多”,真正做到心懷大多數學生,使不同個性、不同特長的學生在探究互學中成長,互教互學。

聚焦課堂主陣地,我們一定要做到相信學生,激勵學生,發展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只要是符合學生身心成長發展規律的理念與方法,我們就要勇于探索,不懼失敗。以人為本的增質提效,需要我們堅持不懈的實踐與探索,需要我們悉心優化過程,真正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效益,減負提質;需要我們立足“以人為本+思維培養+減負提質”,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惠及莘莘學子,引領課程教學改革,為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獻力,為教育事業的美好明天不懈奮斗。

作者單位 西安市未央區教師進修學校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