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這幾天將有陰雨天氣,果不其然,中午的天空突變,瞬間便滴落下雨,而且越下越大,猶如春日中的雷陣雨,熱烈而奔放。正是這一場意料外的猛雨讓我們的操場跑道變成了一條明澈的小河。

雨停課下,孩子們像鴿子一樣飛出了教室,大多數都不約而同地來到這條校內的“小河”邊,有的驚訝于眼前的這一面耀眼的鏡子,有的用小腳如蜻蜓般地輕點水面,有的干脆模仿武打片中的輕功姿勢直踏水波,還有的用小手捧水相互嬉鬧。此番畫面被在不遠處的我盡收眼底,我的心也被這一群天使們所陶醉。這時,一旁同觀的老師直言:“校長,我去讓這一群調皮的小家伙立即回教室,身上都弄濕了,家長會責怪我們學校的。”從常規管理的角度出發,這樣的建議無可厚非,但出于對孩子童性的呵護,我未支持該老師的做法。只對他說了這樣一句話:小孩子自然天成的童性童真一定要善待,不可以棒殺,這是童年教育的一種職責。該老師聽后,沉思片刻便嫣然一笑,表示默許。上課鈴聲再次清脆地響起,這一群小鳥兒開心無比地又向教室飛去。可以想象,他們是多么開心愉悅的,這一堂課定然會收獲更多的知識、技能和情感。

此刻的經歷,讓我不由得想起著名特級教師靳家彥一次曾到山東某小學參加聽課研討。時值隆冬季節,那一天該小學所處的城市剛降過一場大雪,到處茫茫一片,大雪形成的城市風景更是別具一格,正是欣賞大自然的好時刻。靳老面向窗外沉思,隨行的一位年輕老師問:“靳老師,您在想什么?”靳老輕言一句:“你們說,此時的孩子正在學校干什么?”大家一致的答案是靜坐在教室里等待上課,因為今天學校舉辦的教研活動很重要。靳老又言:“我真希望到學校門口能看見孩子們正在雪地里盡情地堆雪人、打雪仗!這么好的風景,如果只有靜態之美,少了動態的孩子,真是一件讓人遺憾的事啊!孩子的童性會在今天被悄悄地棒殺喲!”靳老的這一番話讓隨行的人頓時無語,車中靜得出奇,接下來到校門口的情景便不言而喻了。

生活中,這樣的情景更是屢見不鮮?,F在的孩子,隨著物質條件的逐步提升,很少再有缺吃少穿的經歷了。他們缺少的,正是這童性被悄悄棒殺的一個個瞬間。孩子是祖國的將來,是全社會的希望,這是一個人人皆知的真理。但是成人化的枷鎖、過分的呵護總會不期而遇地套在這一群鳥兒的羽翼上,扼殺了他們諸多的個性化,讓他們不能盡情地享受到童年生活中應有的天真快樂和無邪浪漫。我們這一代人兒時在冬日的河面上溜冰、從家里把鐵環滾到校門口、吃樹上桑葚兒、在灶膛里烤山芋、粥鍋里煮蠶豆等時代化的經歷,現在的孩子們是很難體驗到的。

湖南作家曹敬莊寫的《索溪峪的野》一文告訴我們:那里的山是野的,水是野的,人到這里也是野的,此時的人與大自然在一起相融,才是地道的自然人,才是一種返樸歸真的體現。我們也應該給孩子搭建適當的平臺,讓他們能輕松地野一野,率真地展示自我的個性,不去干擾,不去粉飾。讓他們快樂地沐浴自然界的芬芳,享受自然天成的七彩時光。

孩子的童性怎可棒殺?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