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時代的煩惱
作者:楊澤文
發布時間:2021-08-30 10:41:45 來源:教師報
對社會大眾來說,我們面對的所謂密碼,其實就是口令(一般長度在6個字符以上、20個字符以下),是用于認證用途的一組純數字,或是由字母、數字、特殊符號混合的一組字符。乍看起來也沒什么神秘的,可第一次在銀行辦理存款而被營業員告知“請設置密碼”時,我還是有些緊張了。因為我一時不知道用哪幾個數字作為密碼才能牢記而不至于遺忘。記得第一次設置存款密碼,我用的是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可沒想到回到家里,妻子就指出了安全隱患:一個人的出生時間是公開的,它不具備隱匿性,因此作為密碼的意義也就失去了。聽妻子這么一說,我也覺得自己不應該用出生時間作為密碼。不過既能做到密碼安全,又能做到容易記住數字或字符,對我來說除了家里的門牌號碼、車牌號碼和電話號碼之外似乎沒有了。可妻子又說門牌號碼、車牌號碼和電話號碼不論是單位的還是家里的,都不宜作為密碼使用,因為號碼本身就處于公開和半公開狀態。至此,我只好向妻子聲明再也沒辦法設定既安全又易記的密碼了。妻子說,其實我們可以采用這樣一種辦法:即將容易記住的兩組或多組數字結合起來,分別按一定規律抽取其中幾個數字組成新的數字組,這樣設定的密碼可以做到不易被破解,更主要的是我們都能記得住,即便忘記了,也可以慢慢推測出來。而女兒則推薦用最熟悉的詩詞歌賦的聲母加特殊符號作為密碼,比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可以選用這行詩每個字首字母做密碼。經妻子和女兒這么一點撥,我似乎有了豁然開朗之感,可接下來真的去付諸實踐時,又總感覺自己把事情弄得更加復雜,心里的壓力其實并沒有減輕。
然而,誰能想到日常生活中越是不情愿設置使用密碼,就越是出現無處不使用密碼的現象。比如你的工資卡、住房公積金卡、社會保障卡、市民卡、信用卡、公務卡、加油卡……這卡那卡,卡卡都要設置密碼才能安全使用。為了方便記憶,我曾想冒點風險將不同的卡都改設成一個統一的密碼,可結果讓人大失所望。因為有些卡只允許你設置純數字密碼,有些卡則需要你設置數字加字母的混合密碼;有些卡只能設置六位數密碼,有些卡必須設置8位以上數密碼。其結果是,這卡那卡設置的密碼不要說記在腦海中了,就是寫在本子上看一遍都覺得眼暈。不僅如此,除了“卡密”之外,還要不得不面對越來越多的“機密”和“網密”,比如手機開機密碼,電腦啟動密碼,上網用戶密碼,收發郵箱密碼,QQ登錄密碼,購物網站登錄密碼,支付寶支付密碼,微信支付密碼等不一而足。為了確保安全,朋友同事甚至建議我設置由數字、大小字母、下劃線組成的,八位以上的復雜化密碼。如此一來,不得不使用專用筆記本來記錄已設置的各種密碼,以防密碼遺忘時及時查看。自然,這一密碼記錄本成了必須收藏好的“寶貝”,絕不可丟失外泄。
本來,密碼的設置使用是為了拒他而利己,但倘若到了無處不用密碼的時候,也就是我們隨時都要小心翼翼的時候。說透了,我們正在享受密碼安全的保障時,密碼也成了潛在的麻煩制造者。尤其是在貨幣無紙化時代悄然來臨的今天,一旦出現忘記密碼或泄漏了密碼,輕則正常生活出現麻煩,重則卡里的錢會不翼而飛。為了彌補固定密碼存在的不足與風險,如今很多在線支付引入了動態口令作為支付的擴展保護手段,它和固定密碼最大的不同就是,動態口令會在很短的周期內(如30秒或60秒)變化密碼。如此一來,我們在線消費付款時必須快速準確輸入動態口令(密碼)才能成功付款,這對中老年人以及視力不好、手指不靈敏者確實增加了難度。
生活在密碼時代里,即便再怕密碼的折騰,也必須強制自己牢牢記住一些密碼,否則面對萬物互聯互通的智能世界,你將孤立無援而寸步難行。好在我們正在為密碼時代所困擾時,以面部識別認證為主的刷臉時代開始來臨,只不過用“生物識別”來替代“密碼認證”,到底是完全輕松可靠還是會存在著另一些隱憂,現在還真不好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