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課程途徑 助力思政教學
作者:李 婷
發布時間:2021-08-27 15:34:07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了活動型課程的創新設計,議題式教學作為與活動型課程相適應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推進思政課堂教學。在議題式教學中,通過設計巧妙議題、鮮活情境、有效活動,有助于學生在“議中學”,落實高中思想政治課核心素養的要求。
一、設計巧妙議題,增強課堂魅力
議題是貫穿教學活動始終的紐帶,好的議題能夠啟發學生思維,使學生由“讓我參與”轉變為“我要參與”,更好地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使核心素養落地。議題設置應注意以下幾點:
1.生活化原則
好的議題需要整合現實資源和教材知識,因此在設置時需要注意生活邏輯和教材邏輯的融合,要注意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如,議題“尋——戰‘疫’中的政府之身影”,通過抗疫這一社會熱點,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分析抗疫期間政府的相關舉措,把政府職能這一理論與實際相聯系,既體現了思政課的時代性和生活性,又拉近了學生生活與學科知識的距離。
2.結構化原則
在議題式教學中可以參考過去“一例到底”的有層次性的教學設計, 在議題設計時應注重邏輯性,通過“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還會有什么”等一系列延伸,有助于學生進入深度學習,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在《政府:國家行政機關》一課中,筆者以“政府的職能”為議題線,設計了四個有層次性的小議題:“尋——戰‘疫’中政府之身影”“探——戰‘疫’中政府舉措之因”“思——政府履行職能之度”“悟——公民與政府關系如何處”。四個議題層層推進,體現了思維的傳遞、提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為課堂教學助力。
3.可議性原則
議題式教學最顯著的特征是“議”,因此設置議題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現有知識和特點。否則議題太淺,學生不屑于“議”,議題太深,學生不知道該怎么“議”,最終流于形式。在《政府:國家行政機關》一課教學中,筆者通過子議題“思——政府履行職能之度”,設置“疫情下的企業、勞動者遇到的困境”情境,分析“政府要不要幫,怎么幫,能不能包辦一切”,啟發學生思考,促進學生的高級認知,體現議題式教學“議中學”的特征,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
二、設置鮮活情境,激發課堂活力
議題情境是議題式教學的載體,好的議題只有通過鮮活的問題情境才能真正讓學生在課堂上“議”起來。鮮活的情境應注意以下幾點:
1.思辨性問題情境
高中是培養思辨能力的重要階段,在議題式教學中選取貼合學生心智的思辨性問題情境, 讓學生感覺“我想議”“我能議”“我會議”,引導學生多維度分析、推理、評價,從而更好地養成深度學習的習慣,提升辯證思維的能力,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需要。在《政府:國家行政機關》一課教學時,筆者設置了情境“受疫情影響有些行業損失嚴重,企業經營遇到困難、勞動者面臨或已經失業”,小組辯論“有困難就要找政府”。部分學生家長受疫情影響無法外出打工,他們對此深有體會,很感興趣。學生在討論中把所學的知識加工、內化,在體驗、感悟中認同有限政府、服務型政府,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兩難性問題情境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設置具有沖突性的兩難問題情境,在兩難中讓學生思考、分辨、取舍,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在《政府:國家行政機關》教學中,筆者設置了“是否回家過年”的兩難情境,引導學生思考:“臨近春節,我國本土疫情呈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交織疊加態勢,為了防控疫情,國家提倡異地過年,務工人員非必要不返鄉。假如你在外工作或求學,思鄉心切,你會怎么選擇?”從內心的渴望講,回家過年是中國人的傳統,而異地過年是有格局、有擔當的體現,教師引導學生在個人利益和責任擔當中作出選擇,落實了政治認同、公共參與等核心素養。
3.生成性問題情境
課堂預設固然重要,但生成更有利于點燃激情,彰顯智慧。在預設中給學生留下一定的空間,在民主的、平等的課堂互動中推動課堂升華。在《政府:國家行政機關》一課學習中,學生提出了疑問:“政府對口罩問題的處理屬于何種職能?”該問題由學生提出,成為該課寶貴的生成資源,筆者順勢引導學生思考政府職能是否會出現交叉的情況,學生通過討論,實現了對本課知識的遷移與運用。
三、策劃有效活動,激發課堂潛能
活動型課堂教學的魅力在于學生主體能動性的充分發揮,議題式教學作為實施活動型學科課程的主要教學方式,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注重在活動中提升學生的能力。有效的教學活動有利于引導學生在知行合一中實現對知識的內化吸收,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實現學科素養的落實。在活動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內隱的思維活動
活動設計要體現議題式教學的“議中學”特征,活動為學科知識服務。通過活動承載學科知識,使學生處在主動參與、積極思索的活動之中,實現從知識和經驗的輸入到知識和經驗的輸出的過程。如在子議題“悟——公民與政府關系如何處”中,學生需要整合國家性質、政府性質與政治職能等知識,同時還要聯接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從情境走向教材,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在這個理解過程中,落實了政治認同,達到深度學習的效果。
2.外顯的操作活動
在議題式教學中,活動形式具有多樣性,如搜集整理活動、合作交流活動、表達展示活動。在《政府:國家行政機關》這一課中,筆者讓學生分組討論列舉政府的抗疫舉措,聯系社會熱點使抽象知識形象化。通過合作交流活動,激發了學生的課堂潛能,學生在活動中得出知識、運用知識,加深了對政府職能這一重點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感知到抗疫中政府發揮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課肩負著立德樹人的重要任務,也面臨著改革創新的必然要求,議題式教學作為素養導向型的一種教學方式有利于推動高中思想政治課核心素養的落實。隨著實踐的發展,議題式教學也將不斷成熟,從而更好地為高中思想政治課服務。
作者單位 陜西省周至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