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既是順應新高考的改革之舉,也是落實《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方案》中“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為學生適應社會生活、高等教育和職業發展做準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明確要求,更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那么,在生涯教育資源開發中,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如何開發和實施生涯教育課程,打造學校特色教育品牌?如何加強學科教學與生涯教育的滲透?本期我們邀請一線教師對此進行研討。


2014年全國新高考改革在上海、浙江落地,帶著對新高考改革的學習與思考,在校委會的大力倡導和主推下,我校生涯教育開啟了陜西省乃至西北地區先行先試的自覺嘗試,始終堅持生涯教育校本化探索。八年的風雨兼程,生涯教育已經深度融入學校素養育人之中,形成了我們的特色,成為我們的教育品牌,使我們對基礎教育學校特色發展和中小學發展多樣化有了更加堅定的自信和更加深入的思考。現就我校在生涯教育校本化中實施的人生導師制進行總結。

一、生涯人生導師制的提出

當前高中學校生源來自當地甚或跨地區的各個初級中學,學生成長環境和義務教育背景多元。但是很多中學教育同質化、教書與育人脫節、育人主體局限于班主任隊伍等現象還是很普遍的。高一新生對高中的學習和生活缺乏清晰與理性的認知,甚至對自我的認知與自己的學習特質缺乏清晰的覺察、認識,由此引發的學生身心問題日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教育改革呼喚學生的全面、自主、個性成長發展,在此背景下怎樣幫助學生科學覺察認識自己?怎樣幫助學生學會正確地解決自己高中學習與生活中面臨的問題、實現自我和自我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對學生的終身負責?基于此,在我們學校的教育管理中,就提出了“尊重教育”與“挫折教育”的育人主張,倡導教師彰顯育人情懷與擔當,努力實踐“教師幸福生活、學生健康成長”,提出了生涯人生導師制,實施全員育人。

二、生涯人生導師制的實施

(一)實施機制

為學生提供三級進階式發展指導服務。層級一為集體指導,由各行政處室和學部年級通過生涯教育校本精品課程、校園主題教育活動、社團活動等途徑,為所有學生群體在品德、心理、學業、生涯和生活等方面進行發展指導。層級二為小組指導,各學部年級的各班教師就是每個班學生的生涯人生導師,按照學生與科任教師雙向自愿協商原則,由班主任負責將學生依據品德、心理、學業、生活等多元互助原則分組建立與科任教師的生涯指導關系,以《咸陽市高新一中生涯導師職責與要求》和《學生人生導師工作手冊》為指導,遵循學生與自己的生涯人生導師定時交流與不定時交流結合、全組學生與自己的生涯人生導師交流和個別組員與自己的生涯人生導師交流結合、周考核與月評比和學期獎勵結合等推進落實;全體教師通過個體談話、團體活動等方式對全部學生提供個體指導,內容上主要以品德指導為主,以學業和生涯指導為抓手,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層級三為個別指導,由學校學生生涯教育指導中心的專業指導教師和校外專業人士通過聯系指導、危機干預、校外轉介等指導途徑,對需要特別關注的學生在其思想、心理、學習或行為上出現較為嚴重的問題時進行干預與家庭教育指導。

(二)實施路徑

1.通過生涯教育校本課程體系的建設,推進生涯人生導師制

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結合我校學生實際,我校高中生涯教育課的課程設置為:在高一年級開設生涯覺察教育課,每兩周安排一次課程,涉及認識學校的環境和資源、確定學習目標、認識自我、探索自我、了解生涯規劃、樹立生涯理念,使學生完善自我取向系統,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得職業上的認知; 高二年級開設生涯探索教育課,每周安排一次課程,涉及情緒輔導、人際關系輔導、異性交往輔導、職業意義、職業了解、家庭人脈等,完善環境探索系統;高三年級以生涯決策為主,確定職業生涯方向, 以志愿填報輔導為主要內容,設計三個生涯專題輔導活動: 考前心理輔導、志愿填報輔導和求職輔導,生成生涯目標,建設生涯發展通道。

每月安排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各班利用班會時間,師生進行以體驗和調適為主的健康教育。其中《健康與心理健康》《 鏡像自我》《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做最好的自己》《人生難免有挫折》《規劃未來》《做情緒的主人》《不變的愛》《愛的港灣——感悟親情》《珍愛生命,健康成長》《愛的美麗等待——青春期異性交往》等都是我校近年來受學生歡迎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化精品課程。

將學生生涯指導相關理念有機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鼓勵全體教師開發基于學生生涯指導的興趣課與常態課,賦予學科基礎知識學習更加深刻的發展指導意義與價值,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增強理想信念、喚醒生涯探索與規劃意識,從而發揮學科教學滲透與學生生涯指導有機融合的最大優勢。學生在課堂知識學習中重新思考與建構知識背后的意義,探索發展自身道德、心理、生涯等,在求知過程中種下生涯之花的種子。在實踐中,我們形成了《歷史審美與史記人物初探》《走進紅樓——紅樓人物欣賞》《社會熱點中的生物學問題》《生活中的趣味哲學》《走近文化大師》等受學生歡迎的生涯教育與學科融合的校本化精品教材。

開設由明星教師、家委會家長志愿者、專家學者、知名校友、畢業生代表等多元主體講師團成員主講的校本化生涯講座。

同時,學校還出版了生涯教育校本教材《中學生涯規劃》(上下冊)、《中學生生涯規劃測評手冊》《中學生生涯檔案》等。這樣,我校就形成了“生涯教育校本課程與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校本精品課程+學科融合校本精品教材+校本化生涯講座”多元一體的課程體系。

2.探索德育校本化新模式,推進生涯人生導師制

從2014年開始,我校陸續對全校的班主任、一線教師、管理層等進行了全員生涯教育管理培訓,為學生生涯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每位科任教師都是學生的人生導師。班主任對班級學生進行有效分組,科任教師是每個小組的人生導師,對學生進行管理和引導。這樣,有效地破解了教書與育人脫節、育人主體局限于班主任隊伍等現象,使全員育人在我校教育教學中得以有效落實。

我們通過全員導師制在德育中踐行尊重教育,不斷完善德育新模式,重視學生的“挫折教育”,補好學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愛的教育。在我們學校,學生不僅可以輸,而且要輸得起。我們強調尊重教育規律,尊重個體的差異,因材施教。過去的開學季,我們會宣讀學校相關的處罰條例,以此約束學生的行為。但是現在,不會這樣做了,因為學生已經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和實現目標必需的行為要求。教師轉而重視“育”的作用,幫助學生探索方法,給他們指明路徑,注重探索和研究,培養學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教師在充分考慮學生承受挫折打擊能力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創設挫折情景,使學生保持良好的情緒和態度,從克服困難、尋找勇氣、戰勝挫折中體會成功帶來的愉悅,改變學生對待挫折的態度。

3.實施多元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化體制,推進生涯人生導師制

實施全員“導師制”,實踐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育人。心理輔導室擁有高端智能化心理健康及職業生涯教育自助系統,自助測評系統下的量表全部是中學生發展性問題,包含心理素質、自我認知、MBTI職業性格測試表、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表、腦波反饋調節系統、體感音樂放松調節等,學生可以自測、自查、自評、自助認識心理健康發展狀態和職業發展方向,適時自我調節,走出負面情緒及認知的干擾,確定職業生涯方向;每天8小時開放,做好學生個體輔導和團體輔導工作。開展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公開課與專家示范課。通過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學校心理聯絡員交流會、校園廣播、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板制作等普及宣傳心理健康常識。開設悄悄話信箱, 與學生共享喜悅、分擔憂愁。通過召開家委會會議,開設心理健康及生涯教育專題沙龍,協調家庭親子關系,宣傳生涯規劃知識,使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規劃理念向家庭延伸,得到廣大學生家長充分認可。

通過建立學生生涯指導中心,八年來我們學校始終探索生涯教育校本化的路徑,幫助學生了解“我是誰”“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環境或條件允許我干什么”“最終的目標是什么”“ 現在或每一階段怎么辦”,踐行中學生生涯教育。全校師生的精氣神煥發,自身悟道,彰顯情懷。由特色到品牌,由管理到育人,我們的校園正在成為師生的溫馨家園。

作者單位 陜西省咸陽市高新一中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