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追求叫幸福,有一種力量叫堅持,有一種激情叫永不言棄。教師的成長既源于個人對教育工作的深刻理解與摯愛,更是一個汲取團隊智慧,獲得心靈成長的過程,學習、反思、成長、蛻變,從研修路上開始,走過風雨,走過泥濘,定會收獲鮮花、碩果。

摯愛與夢想——讓我明確成長的方向

2001年夏天,心懷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我參加工作了,工作的第一站陜西省寶雞市隴縣新集川小學地處關山深處。這里條件艱苦,但并沒有影響老師們的工作熱情:全校15名教師幾乎全是20歲出頭的年輕人,他們在工作上比學趕幫超,生活上互助幫助,學校連年蟬聯鎮上總評第一……老教師們對我這個新手更是不吝賜教:教我如何有效備課,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何與學生家長打交道,如何合理安排住校期間的零碎時間……不到一年,我的教學水平就得到了學校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

2006年,縣上舉行小學教師基本功大賽,學校通過校內選拔的方式推舉參加縣級比賽選手。領導找我參賽時,我列舉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和問題說服領導另選他人,現在想想,當時不想參賽除自身準備不充分的原因外,還有當時自己對挑戰性工作的恐懼和不自信。

2007年,我開始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公開課教學和評教賽講活動,從活動中我收獲了經驗與啟示。那年秋天,我參加了為期一個月的全縣中小學青年教師送教下鄉活動,每周五天要去不同的學校送課,上課年級及課程內容根據送教學校的需要確定,幾乎每天都要上不同年級不同課型的課,白天要上課研討反思,晚上回家再準備第二天的送教課程。那段時間我業務素質提升飛快。2008年3月,我參加了縣級賽講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想對所有年輕的同行說一句,不要懼怕公開教學活動,成功是為了再向前走一步,失敗也可以在原地站得更穩!

2011年9月,我調入新的工作單位,在同伴的幫助下,我的教學水平有所提升。可日復一日的工作讓我變得迷茫和懈怠,感覺工作沒有上升的空間。我的導師及時化解了我的窘迫,他給我講自己從一位普通的鄉村教師成長為特級教師的歷程,從他的成長經歷中我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2012年9月,我加入了導師的工作室,認識了許多優秀的同行,他們大多都已經是省市級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但卻沒有停下學習進取的腳步,仍不斷充實自己,尋找新的突破口。在導師的指導下,我為自己設計了一份“從縣級名師到市級學科帶頭人再到省級骨干教師”的三年發展規劃,工作室全體成員幫我討論規劃的可行性,為我厘清了成長目標和路線,也就是那時,陜西省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成為我心中前行的動力。

團隊與研修——讓我擁有成長的力量

從2019年開始的賽教路,我走得雖然艱辛,但卻很充實。??h兩級賽講我成功晉級,市級比賽前夕,考慮到賽教學校實際,我選擇了自己不太熟悉的北師大版教材,雖然自己花了很多時間研究教材體系(我縣小學數學教材為人教版,賽點校為北師大版),由于對教材及學情把握不夠準確,我沒有入圍省級教學能手的賽場。盡管如此,我卻從中積淀了豐實深厚的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經驗,那一年我將北師大版、人教版及蘇教版的小學數學教材內容進行了融匯貫通。2020年陜西省教學能手大賽由于新冠疫情影響而延期舉行,從市賽到省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省上的比賽教材是四年級上下冊。為了備戰,我把上下兩冊教材的每一課都進行了精心準備,分單元、分課型認真備課,嚴格按照比賽的時間和流程去認真打磨每一節課,每一次都有新的啟發和思路,當時除導師外,學校還安排了三位教學能手指導我備賽,在導師們一次次指導中,在一次次的磨礪中我的課堂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曾經焦灼的我變得平和了。還記得去西安賽講的前一天下午,導師最后一次組織團隊幫我梳理教材,指導細節,并和我促膝長談,為我鼓勁加油,堅定我必勝的信念……

2020年省級賽教我以優異的成績勝出,獲得了陜西省教學能手稱號。一路走來,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師的專業成長過程既是個人不斷學習實踐與反思的過程,也是團隊學習研修的過程,教師成長離不開專業的指導與專家的引領。作為活躍在三秦教育“三級三類”骨干體系中的一員,我深知自己的許多不足與短板需要在平時和學習中彌補,教學能手的榮譽是時代賦予我的責任,今后我將繼續和優秀的同伴一起,在學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成長,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引領更多渴望進步的青年教師走出一條專業化發展之路,為推動地區基礎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