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縱覽
發布時間:2021-07-05 11:48:23 來源:科技日報
腦機接口成功將腦中“筆跡”轉為字句
實驗者四肢完全不動,“純靠”想象自己腦海里有一只手在寫字,然后就真的寫出來了。這一場景在一個概念驗證型研究中已經出現。包括美國斯坦福大學科學家在內的聯合團隊結合人工智能成功開發出全新系統,利用大腦運動皮層的神經活動解碼“手寫”筆跡,并使用遞歸神經網絡解碼方法將筆跡實時翻譯成文本。
首個完全可回收印刷電子產品誕生
美國杜克大學工程師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完全可回收的印刷電子產品:由3種碳基墨水制成的晶體管。這項研究有望激發新一代可循環利用的電子產品的研發,以幫助解決日益增長的全球電子垃圾問題。盡管像這樣的可回收電子產品不可能完全取代芯片,但可為我們開發出擁有可循環“生命周期”的新型電子產品奠定了基礎。
IBM在實驗室研制出世界上首個2納米芯片
IBM宣布了一項芯片領域的最新突破,該公司研發團隊在實驗室中成功制造出2納米制程的芯片。2納米工藝的芯片意味著一個“指甲蓋大小的芯片”將能容納500億個晶體管,對比廣泛使用的7納米芯片,2納米芯片性能將提高45%,而耗能將減少四分之三。
人類腸道微生物組曾發生顯著變化
美國科學家團隊通過對保存完好的古細菌樣本分析,發現人類腸道微生物組在過去2000年中曾發生過顯著變化——重建發現其中181個基因組來自古代人類腸道,而有61個基因組此前未有描述。這些變化反映了工業化前飲食和現代飲食之間的差異,以及抗生素耐藥基因的增加,該結果將有助于解釋腸道微生物組構成與慢性病之間的關系。
ACAT抑制劑能有效治療慢性乙肝和肝癌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們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o酶A:膽固醇酰基轉移酶(ACAT)抑制劑可作為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肝癌的新免疫療法。
廢塑料一小時內變身噴氣燃料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工藝,可在220℃下,一小時內將90%的塑料轉化為噴氣燃料和其他有價值的碳氫化合物產品,并且可通過簡單微調反應來生產市場所需的產品。該工藝使塑料的再利用變得更容易、更具成本效益。
十倍于此前紀錄 激光脈沖強度創新高
韓國研究人員使用皮瓦激光,獲得了迄今最強激光脈沖——強度高達1023瓦/平方厘米,是此前紀錄的10倍。這些高強度激光脈沖將幫助科學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探索極端條件下的物理現象、光與物質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以及在實驗室研究天體物理現象等。
宏觀物體量子糾纏證據確鑿
美國《科學》雜志近日發表兩項量子力學重磅突破:其中一項研究,科學家發現了宏觀物體量子糾纏的直接證據;另一項研究則實現了對不確定性原理的“規避”,而這正是量子力學的基本定律之一。這兩項實驗都以確鑿的證據證明了宏觀物體也可以實現量子糾纏,不但有望在未來量子網絡中提供長期網絡節點,還能極大地推動暗物質與引力波探測相關技術研發。
最高置信度揭示全球冰川質量20年內加速流失
一項氣候學報告稱,過去20年全球冰川質量損失一直在加速。這一結論基于對全世界逾20萬座冰川(幾乎覆蓋地球上所有冰川)的高分辨率制圖分析,其結果為迄今最高置信度。理解冰川如何隨時間融化以及這種變化如何改變了區域水文并推動了海平面上升,有助于改善預測未來變化的模型,同時為管理水資源和緩解海平面上升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信息。
來源:《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