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信息化建設是當前高等教育的主要發展目標,對推動高等教育發展有著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信息化建設對于提升高等教育水平、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和教學模式創新,發揮了比較大的作用。本文在深入分析高等教育特點的基礎上,詳細闡述了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重要意義及相應的實踐對策。

[關鍵詞]高等教育 信息化建設 教育現代化 教學改革 創新

在全新高等教育理念的引領和發展下,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當前高等學校教育和發展的主要趨勢,同時,學習方式的變革和優化也是高等教育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的基礎和前提。當前,傳統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實際要求,教育體制機制的創新發展是高等教育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迎來了更好的發展機遇,也使得傳統高等教育模式中的問題和缺陷得到了較好的解決。所以,高等教育應以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發展為主線,不斷優化和調整信息化建設和教育教學模式,充分借助科學技術優勢,提升高等教育教學效果,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對于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重要意義

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是解決當前多數教學問題、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就目前的高等教育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有利的教育資源并沒有得到較好的利用。也就是說,很多優質教育資源還處于閑置狀態,教師在課堂之中運用的資源僅限于一小部分。有的教師一直沿用較為傳統的教學形式,不注重教學方式的更新和優化,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比較陳舊。他們不愿意采用全新的教學形式,在教育資源的整合利用方面還處于較為落后的局面。而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不具備的教育資源整合問題,能夠將多方面的教育資源進行優化和利用,這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都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

除此之外,教學觀念的轉變是當前教育方式優化與升級的基礎,如果教學觀念不從根本上轉變,要想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效果是不現實的。但是就目前的高等教育情況來看,根深蒂固的教育觀念是教師在長期的教育發展實踐之中逐漸形成的。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所采取的教學形式及教學計劃都是受這些教學觀念影響和支配的,因此教學觀念會直接體現在教學的最終效果上。信息化教學的運用有助于教師及時扭轉不利的教學觀念,以與時俱進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思想不斷豐富課堂教學,從而走出教學的誤區,以體現當前教育的基本價值。可以說,信息化教學方式的應用在推動教育觀念轉變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現實作用。

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實踐對策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在當前的高等教育實踐中,信息化已經成為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高等學校來說,如果還是秉持傳統的教學形式,一方面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效率,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會制約高等教育的進步和發展,這對于高等學校適應當前的教育趨勢是非常不利的。在信息化教育發展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應該積極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思路,將信息化教學改革作為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之內的重點工作任務,制訂切實可行的信息化教學改革方案,結合高等學校學生學習的實際特點,對信息化教學進行優化和調整。同時,鼓勵教師積極在教學實踐之中運用信息化教學,使信息化教學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最終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所學知識,使教學水平穩步提升。具體來說,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實踐對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制訂科學的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制訂是教學方案優化與實施的基礎,如果教學目標偏離,或者教學目標不夠明確,都會對當前的教學實踐效果造成較大的影響。從當前的教育實踐來看,教學目標錯位的情況比較普遍,很多教師會將主要的教學重點集中在學生應試能力及成績的提升方面,而對于其他方面的培養則不夠關注。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就應先明確教學目標,然后將高等教育信息化作為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及教學方式優化的出發點和最終的落腳點,按照教學步驟有規劃地開展教學活動、組織課堂教學,這樣不僅能夠有效保障教學秩序,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充分發揮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教學作用,真正實現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同時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2.運用高等教育信息化充分挖掘教育資源

教育資源是教學的原動力,教師對于教育資源的運用程度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但就目前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很多教師似乎不注重對于教育資源的挖掘和利用。多數情況下,教師只關注教材資源的利用,而對于教材之外的資源很少關注,這也是傳統教育模式下形成的陳舊觀念,這種教育思維顯然是存在弊端的。當前,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注重教育資源的挖掘及整合利用,事先制訂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充分發揮各種教育資源的優勢作用,使其與課本內容完美結合,在充分考慮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的統籌和安排,通過對教育資源的利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主體學習意識,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運用高等教育信息化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當前的教育制度越來越倡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因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創新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最為根本的目的是為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如果教師在優化了教學方式之后,學生還是處于被動學習地位,那么這種創新就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在當前的教育發展趨勢下,教師應以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為切入點,運用科學的方式方法積極開展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完善課堂教學模式,優化高等教育教學內容,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這就需要教師在理解學生學習特征的前提下,有選擇性地運用信息化教學方式,有目標地完善知識的傳授方法、優化課堂教育結構,使其能夠與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契合,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讓主動學習逐漸成為學生的內在驅動力。

4.加強課堂引導,強化信息化教育教學實踐

在如今的教育環境和教學背景下,教師的教學理念逐漸成為引領教育發展方向的重要基礎,如果教師的教學理念存在問題,或者一直停留在原有的教學環境之下,將會在某種程度上制約教學實踐的發展和創新,阻礙課堂教學的進步和發展。可以說,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應該是目前教學實踐中教學方式改進和創新發展的必要和基礎條件。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研究目前的教育發展需求,與時俱進地轉變和改進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在創新教學模式及優化教學方法等方面付出更多努力,而不是站在原有的教育視角下審視當前的教育環境,從而避免做出不利于當前教學實踐的判斷。具體來說,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信息化教學形式,將引導學生的主動性放在教學創新的首要位置,激發學生自身的潛力和創造力,將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貫穿到平時的課堂教學之中。

5.通過高等教育信息化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于處在學習關鍵階段的學生來說,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是以后深入學習知識的基礎,而部分學生自身的自控力比較差,其學習習慣的養成多依賴于教師。當前眾多教師在高等教育教學實踐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在講授課堂知識的同時,還能有意識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在之后的學習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習慣的養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只有經過不斷反復練習,才能形成持久穩定的條件反射。所以,在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貫穿到教學全過程,通過信息化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在知識與能力之間架設起一道橋梁,讓他們逐漸形成自主學習意識,能夠獨立自主地完成學習目標,從而推動教學逐漸朝著更加高效的方向發展,實現高等教育教學信息化發展的目標。

6.加強日常訓練,注重總結信息化教育改革經驗

對于高等學校的學生來說,能力的提升需要依靠大量的日常訓練,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練習也是需要一定方式方法的,簡單的題海戰術不僅起不到預期的訓練作用,反而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耐心,從而失去學習動力,這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都會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對此,在平時的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教師應不斷訓練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通過某個題型的變換和創新,深刻挖掘其背后蘊含的知識點,以及可能設置疑問的地方,從而全方位理解某個知識點,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除此之外,在開展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注重觀察和感悟,尤其是在錯誤率比較高的知識點上,更應該重點關注,不斷反思和總結,做到精益求精。如此長期堅持,日積月累,最終達到水到渠成的教育效果,從而實現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目標。

結 語

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實踐中,教師應該充分理解和領會信息化教學的內涵和優勢,將其與高等教育教學進行有效融合,提升高等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讓傳統的高等教育煥發生機和活力,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馮玉香,竇衍釗.高等教育信息化對教學管理改革的推動探究——評《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學管理制度改革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9):后插6.

[2]梁家貴,伍德勤,蔣祥龍.深化高校成人高等教育遠程化教學模式改革和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2):28-31.

[3]萬賽羅,袁舒雯.成人高等教育教學現狀及遠程化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0,37(2):168-169+184.

[4]孫子文,紀志成.開放教育資源運動與高等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模式透視——開放教育資源運動:從OCW到MOOCs[J].學術論壇,2017,40(1):155-161.

[5]凡文吉,袁磊.高等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探析與應用思考——基于對2015~2020年《地平線報告》的研究與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20,30(4):25-31.

[6]韓曉婷.現代教育技術在高校信息化教育中的運用——評《現代教育技術:走進信息化教育》(第3版)[J].中國科技論文,2020,15(2):后插11.

[7]汪燕,田黨瑞,劉選,等.教育信息化研究十個重點問題——基于“與主編面對面”沙龍記錄和相關文獻[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20,32(1):12-22,32.

[8]成利軍.信息化時代大學英語微課教學研究——評《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探索》[J].中國科技論文,2019,14(11):后插9.

[9]劉志丹.新媒體時代高校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建設研究——評《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J].新聞愛好者,2019(1):后插6.

[10]劉海燕,程玉祥.歐洲大學“學”與“教”的新發展及啟示——基于歐洲大學協會“趨勢”調查報告的分析[J].現代教育科學,2018(7):124-130.

作者單位:渭南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