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冠疫情的暴發改變了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在這次“大考”中,教育行業出現了很多新的教學方式,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點對點教學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在線上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職業院校的硬件教學條件基本可以滿足學生的需求,但由于學生自身的差異,以及教育機構對新生事物的保守態度,使得點對點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大打折扣。本文從學生的實際問題出發,深刻剖析了點對點教學模式對職業院校師生發展的利好,以及點對點教學模式發展所遇到的挑戰,旨在幫助教師更好地拓展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發展新模式,不斷開創職業教育發展新局面。

[關鍵詞]區塊鏈技術 點對點模式 教育 挑戰

課題:本文為商洛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一般課題《區塊鏈技術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商洛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課題編號:JXKT2020015)。

區塊鏈是一種在對等網絡環境下,通過透明和可信規則,構建不可偽造、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區塊鏈式數據結構,以實現管理和處理數據的模式。點對點教學模式可基于區塊鏈技術增加學生對新事物的認知程度,啟發學生創新思維,引導學生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并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可以從整體上探究學生在課內或課外存在的各種問題,了解學生遇到問題時的表現,以動態地把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涉及的一系列數據。

點對點教學模式介紹

1.概念

點對點教學模式是通過一點對一點,一點對多點和多點交互的路徑,達到因材施教、分類引導、個性優化的目的,進而實現“學習圈”管理、教學、學習、考核和評價五位一體的教學模式。

2.內容

點對點教學模式是對區塊鏈技術的深入研究與延展,所涉及的數據構成主要有教師所用的全部教輔資料(音頻、視頻、3D動畫、AR、WORD文檔、PPT文檔等),在學生節點會進行教輔素材的合成,記錄學生的學習軌跡,運用大數據對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點進行分析,準確推送學生喜歡的課程內容,以期實現點對點教學模式下的“私人訂制”。將教師點作為控制點時,會實時檢測學生點所學習的內容,以準確掌握學生的程度,更好地進行教學質量控制。在該教學模式中,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之間可以無障礙地傳送信息,可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精準傳輸。點對點教學模式可以概括為學生與學生之間點對點的學習、教師與學生之間點對點的引導、教師與教師之間點對點互補的格局。

(1)生生方面

由于區塊鏈教學突出個性特點,教師會對不同學生下發不同的學習任務,提出不同要求。學生可在“自由區”自主創建學習記錄點,在每個節點上記錄學習軌跡。在該模式下,學生的學習不再受時空、地域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的知識點,對其進行深入研究,使得學生的學習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所以,點對點教學模式不再是統一“批發”的資源下發,而是“私人訂制”的集中體現。在該教學模式下,以學生點作為主體,能實時動態監測學生每個節點的動態信息,發現錯誤時其他學生點可以隨時指出并進行討論研究,生生間的點對點學習互助,可使問題迅速解決并實時得到更正和調整,當學生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還可申請教師介入進行答疑解惑。

(2)師生方面

“以學生為中心”是區塊鏈技術與教育教學結合最為突出的特色,但教師在每個節點的引導作用也很重要。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他們呈現的數據也完全不同,有的學生接受新知識、新思想時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當投入與產出成反比時,會進一步加劇他們的厭學情緒,這時教師必須適時介入,對學生進行點對點的引導。在區塊鏈技術下的點對點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再是單純的教育機構工作者,而是區塊鏈節點的指導者,能夠指導學生完成設計或教學任務。例如,每個企業的從業者都可以成為區塊鏈技術下的“教師”,都可以對學生進行指導。從業者也可以打破地域、時空的限制,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互聯網共享課堂,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課堂教學的基本知識,還能夠使學生從中汲取更多優質社會資源。學生在每個節點上的學習軌跡都有社會從業者的監督與指導,這樣學生點與教師點就可以無縫對接,更好地促進了學生職業技能的提升。此外,教師還可以將相關資源和服務加密后存儲到網絡中的所有節點上,信息資源的傳輸和服務都直接在節點之間進行。此時,學生的學習資源不再局限于學校內部,而是擴充到了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智囊庫”。“教師網”會越織越大,學生點會越學越多,能真正幫助學生點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可從中選擇正確的成長路線。

(3)師師方面

點對點教學模式既能讓學生受益,又可讓教師獲益匪淺。2016年5月,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實施《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規定》提出,定期到企業實踐,是促進職業學校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重要形式和有效舉措。職業學校應當保障教師定期參加企業實踐的權利。2012年10月,教育部會同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國資委印發《職業學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教師〔2012〕14號)指出,支持職業院校設立一批兼職教師特聘崗位,聘請企業高技能人才、工程管理人員、能工巧匠等到學校任教,兼職教師每人每學期任教時間不少于80學時。各地要建立本地區對接產業、實時更新、動態調整的兼職教師資源庫,開展兼職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崗前培訓,支持兼職教師參與“雙師型”名師工作室建設、校本研修、產學研合作研究等。這樣點對點的優勢互補、校企雙方點對點的“輸入輸出”可讓職業學院教師不斷接觸前沿技術,掌握新的理念,學習新的知識,深度探討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穩步提高自身專業素養。企業從業者擔任兼職教師可夯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實現“理—實”一體化的目的。學院的專職教師與企業的技術骨干點對點銜接,可同步提高學校理論教學質量和實踐教學質量,加快了“雙師型”教師成長的步伐。

點對點教學模式架構

在今天,“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已是職業教育舞臺上的“主角”,點對點教學模式就是為滿足學生的個性訴求而出現的,它強調點對點的“精準服務”、點對點的“特色亮點”提供,體現了職業教育多元性、創新性和實踐性的鮮活特征。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點對點教學模式記錄了每一位學生的“成長”數據,包括瀏覽資源、生成個性“空間標志”和搭建“學習圈”等各種痕跡,再利用大數據技術自動生成學生的動態學習路徑,依據算法為學生智能推送個性化的學習資源,以構建四維網絡的學習體系。該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需要依托于區塊鏈技術平臺,其中的信息傳遞主要有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學校與企業之間等多種交互方式,學生獲取知識的線路圖呈“蛛網式”分布。

點對點教學模式實施

1.點對點嵌入

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學生的參與度不高,不能給學生充分的自由發揮空間,引入點對點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的補充和完善,學生遇到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獨立解決,再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引導、幫助,讓其積極投入學習中。點對點教學模式打破了“澆灌式”的教學瓶頸,使學生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學習,從厭學到樂學,能快速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教師從厭教到樂教,從放棄到堅持,極大地鼓舞了教師的教學熱情,有利于促進教學相長。

2.點對點融通

目前,我國學校與學校、專業與專業、課程與課程之間沒有很好地融合,導致信息之間傳輸缺乏有效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面狹窄,思維受限,創新意識不夠。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點對點教學模式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它可以打通“信息孤島”,多機構、多學科、多知識體系地相互融通,把更多優質信息呈現給學生。

3.點對點評價

教學的根本目標是讓學生學到知識并收獲成長,但學生在教學中能學到多少、學習過程中有哪些困難、在成長過程中有沒有偏離正確軌跡等一系列問題無法考證,而點對點評價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它圍繞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而展開,幫助學生成為終身學習的人。例如,利用區塊鏈智能合約中分布式記賬的功能,教師通過平臺分析、評價學生的成長軌跡、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線路,同時也可評價學生的性格、行為、個性等全方位數據。學生完成教師要求的每一個教學環節展示、教輔資料運用后,平臺會對其考核過程的信息進行捕捉、儲存和評價,也會記錄學生評價教師的特點、專業專長、輔導方式、教學亮點或缺陷等內容,以形成師生之間相互點評、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區塊鏈平臺保證了共享數據的精準性、不可篡改性、時效性和安全性,能點對點自動評測教師的教學績效、教學完成情況及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等相關數據,并將其作為教師選拔、考核的依據,也作為學生了解教師的重要“窗口”。

4.點對點體現

區塊鏈技術可從各個維度全面記錄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真正體現了“三全育人”的理念。該記錄不僅僅記錄了文化課程的學習過程,還記錄了素質培養及能力培養的全過程,能夠真實反映學生在校接受所有教育的綜合情況,為其就業面試提供重要依據和參考。教育機構工作人員不再是片面、主觀的書寫各種評語,或者毫無根據的書寫每位學生的畢業推薦信,以免造成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誤解和偏見。在點對點教學模式中,學生利用區塊鏈數據庫中提供的數據和文件證明自己的學習經歷,以此作為面試、就業的有效證明。區塊鏈數據庫中每位學生在每個節點的表現,能準確反映學生的個性特征、專業素養及未來發展方向,學校或用人單位可以借此全面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更加有效地推動了職業院校學生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

點對點教學模式面臨的挑戰

1.實踐經驗少,運行阻力大

區塊鏈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受兩方面因素制約:一方面是政策保護與引導缺乏。區塊鏈“去中心化”特征對教育管理機構權威發起強烈沖擊,使傳統教育平臺“唯我獨尊”的管理機構處于劣勢,所以教育管理部門持謹慎態度,導致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教育教學模式在推廣與應用中受阻。另一方面,區塊鏈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案例較少,各級教育機構在推廣中持觀望態度,缺乏持續運用的內生動力。

2.點對點數據儲存空間亟待解決

現代教育中數據儲存至關重要,教師、學生和教育機構等節點產生的數據量呈“風暴式”增加,導致區塊鏈數據庫出現了“癱瘓”,這就暴露出數據儲存空間的短板。主要有兩大問題亟待解決:第一,儲存空間不足,影響各類數據的上傳、下載和更新;第二,傳輸效率大大降低,網絡堵車較為嚴重,極大地影響了數據獲取的實效性。

3.點對點數據產權模糊,易引起爭議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征使得教育管理機構的權力淡化,將點對點數據儲存在每個節點上,數據的維護和解釋權限會變得模糊。例如,當前各級教育機構數據管理工作統一由學校教務部門專人負責,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又削減了教務管理部門的職責,將數據信息儲存于區塊鏈節點后,數據的管理、維護、解釋和歸屬權問題就需要進一步解決,以免引起爭議。

結 語

隨著5G時代的到來,科技的不斷進步,各種教學創新服務模式層出不窮,傳統的教學模式顯然不能滿足新時代職業院校師生的發展需求,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點對點教學模式能從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出發,以“私人訂制”的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開拓學生的思路,磨煉其專業技能,以實現“讓每一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偉大目標。

參考文獻:

[1]龐雙龍.項目化教學法中點對點模式的研究與應用[J].科技資訊,2019(4).

[2]沈丹丹.基于區塊鏈理念的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模式的構建研究[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9(6).

[3]朱磊.區塊鏈技術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9(12).

[4]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商洛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