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氨究粕鷮熤啤比瞬排囵B模式探討
作者:王 亮 歐建軍 杜金強
發布時間:2021-06-29 17:07:47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 本科生導師制已經越來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視,并將其作為培養本科生的重要途徑之一。軍校相比地方高校,開展本科生導師制有其必要性和先天優勢,但是也存在自身的困難,需要利用優勢,克服困難,扎實開展本科生導師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關鍵詞]軍校 本科生導師制 人才培養
本科生導師制通常是指專業教師(導師)要求以制度形式對一定數量的本科生負責。制度要求導師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教學,為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專業學習和實踐提供指導。地方高校已經開始了相關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軍校相較于地方高校,更需要也更適合開展本科生導師制的人才培養模式。
背 景
導師制由來已久。早在14世紀,牛津大學便實行了導師制,其最大的優勢是使師生關系更加密切,導師不僅要指導學生的學習,還要指導他們的生活。目前,國內各高校都建立了比較成熟的研究生導師制,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在本科生教育方面,由于國內高校的招生數量每年都在增加,導致導師數量和本科生數量比例懸殊,而且很多導師還需要完成博士生和碩士生的指導工作,無法騰出更多的精力來完成本科生的指導工作。
2019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全軍院校長集訓開班式上強調,要用好用足外部優質教育力量和資源。由此,可以預見軍校的學歷教育未來要依托國民教育,軍校的學生數量將逐步減少,教師將有精力對學生進行更為優質的教育,這為軍校開展本科生導師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奠定了基礎。
軍校發展本科生導師制的必要性
第一,報考軍校的學生或多或少都對軍校生活有一定的向往,且有一定程度的軍事愛好,但是大多數學生在中學階段沒有很好的途徑去接觸和了解部隊,學生對部隊的印象更多地停留在影片以及軍事題材小說中,沒有較為直觀和清晰的認識。在進入軍校后,如何將對軍校美好的向往和現實結合起來,將自己的愛好與專業結合起來,在部隊實現自身價值,需要一個引路人。雖然進入軍校后,學校會進行一系列的專題講座,介紹軍校、介紹部隊,使學生盡快地融入到軍校這個大家庭中,但是這些講座都是具有科普性質的,缺乏針對性,無法一一解答學生的問題。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方面的問題,由專業的導師向學生介紹真實的部隊,引導學生了解部隊、熱愛部隊、扎根部隊,增強了學生對部隊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幫助學生將自己的人生規劃和部隊發展相結合,在部隊中實現人生價值。
第二,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不僅是我國古代教學經驗的結晶,還是現代教學必須堅持的一條重要原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同時考慮學生的知識結構、興趣愛好、發展方向等,調整授課內容和授課方式,使學生樂于學、善于學,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施行本科生導師制后,一名導師只帶幾名學生,可以實現一對一的個性化輔導,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運用“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指引學生去研究感興趣的課題,引導學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以興趣為牽引去學習和從事相關研究。如果沒有導師指導,而是讓學生盲目地進行學習,如果不掌握其方式方法,將會事倍功半,既浪費了老師和學生的時間,又沒有達到培養學生的目的。落實本科生導師制,能夠更好地貫徹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現代教育理念,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養目標的轉變。這種制度要求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導學”關系,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從而指導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
第三,近些年,軍校招收研究生的數量逐年下降,很多碩士生導師和博士生導師連續幾年沒有招收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將會造成兩個結果:一是浪費教育資源,沒有充分地發揮導師的功能和作用。相對來說,博士生導師和研究生導師是教師隊伍中的佼佼者,很多都是學科帶頭人,通過他們可以引領學生進行專業領域的研究探索,從而培養精英人才,但是由于招不到學生,造成人才培養的缺失。二是產生新的供需矛盾。大部分的博士生導師和研究生導師都有不少研究課題,如果課題的所有工作都由導師來完成,那么導師將耗費大量精力在一些基礎性工作上,這是沒有必要的,大量簡單重復的工作可以由助手協助完成。導師帶的學生就是作為助手的最佳人選,不但能夠幫助其完成工作,而且學生也能夠通過完成相關工作,使自己的個人能力得到鍛煉,達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但是由于招不到學生,導師不得不自己完成一些簡單重復的工作,浪費了導師的精力,也減少了導師的科研成果,這是個人的損失,同時也是國家的損失。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學生完成導師交代的工作,其自身也能得到鍛煉和成長;導師通過學生的協助,也讓自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科研究中。這樣便達到了“三贏”的效果:學生得到了鍛煉和成長,導師進行更多的研究,國家收獲了更多的人才和科研成果。
第四,軍校相比于地方高校,受限于教育資源和教育規模,開設的課程有限,學生幾乎沒有挑選課程的余地,只能是開什么課學什么課。同時,軍校的學生具有雙重身份,既是學生也是軍人,除了要完成學歷教育要求的相關課程之外,還要完成大量的軍事訓練,以滿足一名合格軍人的要求。雙重要求使得學生的課程時間安排非常緊湊,沒有空余時間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并且,受限于軍校的特殊性,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作為軍校的學生,受到的教育大多是灌輸式教育或者是服從式教育,不考慮學生是否愿意接受或者能不能接受,忽視了學生的個人情感,這也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就能很好地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每名導師都有自己的授課方式和研究方向,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研究方向和自己感興趣的導師,這樣就可以很好地解決了學生個性化發展受限的問題。
第五,學習積極性不高。由于軍校的學生是面向部隊進行定向培養的,只要能夠順利畢業,就可以到部隊工作。相比于地方高校的學生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需要不斷地充實自己,使自己在就業過程中更具有競爭力,軍校學生相對就業壓力較小,因此便造成了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有合適的人對其進行引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軍校教師就是最合適的人選。首先,教師在學生心中具有較高的地位,由教師對其進行說教,學生容易接受;其次,教師對學生的情況比較了解,能夠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考慮;最后,教師了解部隊的情況,對學生畢業后到部隊的發展規劃比較清楚,能夠糾正學生對部隊情況的一些認識誤區。
軍校發展本科生導師制的阻礙
1.時間限制
軍校相比普通高校有其特殊性,其按照解放軍的相關條例進行軍事化管理,除了完成教學大綱要求的課程之外,還需要完成出操、值班、站崗、黨團活動、思想政治教育等任務。這些任務擠占了學生的大部分課余時間,留給學生自己支配的時間非常少,同時也較為零散,導致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經歷去發展個人的興趣愛好,接受導師的指導,完成導師布置的任務。學生是如此,軍校教師也同樣面臨時間受限的問題,教師除了完成授課任務外,還需要完成黨團活動、參加各種會議、學習各類文件、完成各類臨時性任務等,在導師和學生雙方時間都受限的情況下,要安排雙方都有空的時間就比較困難,這也會壓縮導師對學生的指導時間,影響指導的效果。
2.缺乏配套的激勵機制
研究生是從本科生當中挑選出來的佼佼者,學習能力比本科生高出一個層次,而且研究生已經完成了四年本科學習,理論功底和專業知識水平都要高于本科生,這就是導致了本科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要稍遜于研究生,導師需要對本科生經過較長時間的培養,才能完成任務目標。有時候可能導師投入很多精力,卻不一定能達到很好的效果,此刻導師會認為還不如自己去完成工作效率更高,這就可能導致導師不愿意去培養本科生。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學校出臺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來鼓勵導師培養本科生,增強導師的積極性。
軍校發展本科生導師制的解決方法
第一,軍校應積極探索本科生導師制的工作模式,提升軍校本科生人才培養質量,為部隊輸送各方面的軍事人才。制度上要明確規定,導師具有育人的責任,使教師在從事教學科研以外,還將對學生進行思想、學習、科研、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導,使其成為工作的一部分。軍校應定期對本科生導師的工作情況進行檢查與考核。同時,還要定期組織導師之間的研討交流,給導師提供交流心得的平臺,使好的培養模式能夠得到推廣,不斷提升導師的綜合能力和專業素養,進而能夠促進學生快速成長。同時將導師對學生的指導以課程的方式列入課表當中,這樣就確保了每學期導師對學生的指導時間,避免了導師和學生因時間難以同步而導致的缺乏溝通和影響指導效果。
第二,完善激勵導師的工作機制,激勵導師積極地完成對學生進行教學育人的目標,并在激勵制度中提升工作意識,主動地參與到人才培養的目標當中,經過不斷創新和科研,使其培養的學生能夠在高技能、高素質的導師培養模式中實現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在激勵導師工作機制中可以基于導師的工作態度、教學育人情況、工作效果等進行測評,并將其納入教師綜合考評中。在評功評獎中,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培養學生盡心盡職的優秀導師,增強導師工作積極性。
軍校的管理教育理念就是教育人、培養人,堅持“以人為本”。在軍校開展本科生導師制培養模式,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把“人”的因素作為教育之本,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堅持以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為切入點,給予每一位學生切實充分的人格尊重、人文關懷和人情溫暖。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通過建立科學、高效的管理運行機制,創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激勵廣大學生以主人翁姿態,按照全員、全程、全面育人的要求,積極參與管理、主動參與管理,從而達到“不治而自律”的境界,形成“沒有管理的管理”。
參考文獻:
[1]王榮生.閱讀教學設計的要訣——王榮生給語文教師的建議[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4.
[2]吳鵬宇,付璐.全員育人理念下本科生“全程導師制”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亞太教育,2016(14):39.
作者單位:空軍工程大學航空工程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