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黨建應強化“四種意識”
作者:龔俊波
發布時間:2021-06-29 10:02:00 來源:教師報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中央組織部、教育部黨組聯合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突出了全面從嚴治黨主線,堅持問題導向,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全面加強中小學校黨的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制度和黨風廉政建設。可見,學校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責任就是:全面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崇高使命;堅持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然而當下的學校黨建工作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現象:一是少數學校不重視,主責專責意識不強;二是少數學校重安排部署輕督導落實,導致黨建工作虛化、弱化;三是少數學校融合意識不強,另起爐灶變相增加教師負擔;四是少數學校基層黨組織學習意識不強,浮于表面;此外,少數學校黨建工作還存在示范意識淡薄、創新意識淡化等現象。這些學校基層黨建中的突出問題不僅嚴重削弱了黨組織的領導力和生命力,更嚴重影響了黨組織的公信力和吸引力。因此,學校基層黨建工作,必須立足學校實際,強化四種意識,增強學校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促進學校立體式、內涵式發展。
主責意識
學校基層黨組織是落實黨建的責任主體,學校黨組織書記是學校黨建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落實學校黨建主體責任,最核心、最根本、最關鍵的要素就是學校黨組織和黨組織書記要有主責意識,學校黨組織書記要樹立“抓好黨建就是最大的政績”的思想觀念,堅定不移地做好“圍繞教育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教育”這個主題,真正把學校黨建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正肩負起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把學校黨建工作的各個環節、細節、要求落實、落地、落細,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干給一級看,構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黨建新局面,不斷提升學校黨建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此外,學校黨建還應加強黨組(支)成員的“一崗雙責”,要求他們在履行分管業務工作職責的同時,還應強化黨建工作主責意識。黨組(支)成員要通過多層次、多角度和卓有成效的協調聯動,實現業務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的同步發展,實現做事、管人、促廉相結合,實現提高工作水平和保持隊伍清正廉潔相協調,使學校的各項工作開展更科學、更規范。
學習意識
首先,從學習形式上,學校黨組織可以結合學校實際,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即:一方面學校充分利用主題黨日,組織黨員進行主題學習和專題學習,讓大家在集中學習中相互交流,統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另一方面學校還可以利用教師例會平臺,安排黨員教師在全體教師中集中領學,讓廣大教師在學習中領會精神,樹牢理想信念,堅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思想。其次,在學習內容上,學校黨組織要根據上級黨組織的安排部署,一是規定動作不走樣,即凡是規定的學習內容,必須嚴肅認真、不打折扣地嚴格落實,做到學有所得、學有所感、學有所獲;二是自選動作要務實,即學校黨組織在自行安排學習內容時,一定要結合學校黨建工作的實際,結合學校工作實際,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結合,堅持務實與有效相結合,堅持教育與引導相結合,真正讓學習成為黨員教師的自覺自愿行為,真正把學校黨組織打造成善學樂學好學的學習型黨組織。
融合意識
首先,做好“黨建+德育”的融合。落實立德樹人是黨賦予學校的光榮使命。學校德育工作中,要堅持德育為首,黨建引領的思想,讓黨組織在教師的師德師風培育中,在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培養中,在學生家長的家庭美德(家風家訓)指導中,充分發揮先進性和示范性,讓黨組織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其次,做好“黨建+教學”的融合。教學工作作為學校中心工作,是衡量一所學校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的核心要素。在學校教學工作中,要堅持質量興校,黨員示范。一方面,立足課堂“壓擔子”,發揮黨員骨干教師的示范作用。學校以學科教研組為主陣地,開展黨員骨干教師示范課,讓黨員教師在課堂教學研究中做示范、展風采。另一方面,立足成長“結對子”,發揮黨員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學校結合“青藍工程”,一是讓黨員教師與青年教師結對子,通過業務上的聽評課指導,生活上的關心關照,組織上的交心談心等工作,讓青年教師迅速成長,步入正軌。二是通過組織青年教師“成長沙龍”“教學論壇”等校本培訓,在面對面交流溝通中,幫助青年教師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困惑,讓他們安心從教,靜心樂教。對于學生成長,學校通過“導師成長制”,讓黨員教師主動與留守生、貧困生結對,通過“悄悄話”“微心愿”、家訪等形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創新意識
一是信息化。它是指在學校黨建工作中充分運用信息化的手段,以網絡為平臺、計算機技術為支撐形成的一種黨的工作網絡信息化管理,以此提升學校黨建工作效率。學校黨建信息化既有利于提高黨建工作效率,又有利于激發黨建工作活力。比如,利用互聯網宣傳學校黨建工作可以擴大宣傳效應。同時學校黨建工作還可以運用“智慧云黨建”平臺更好地開展黨組織活動。此外,學校黨建信息化還能夠充分發揮宣傳功能、引導功能、激勵功能等。二是品牌化。黨建品牌由學習、創新、服務品牌化理念組成。學校黨建品牌的打造,不僅能夠拓寬學校黨組織工作渠道,提高學校黨建工作水平,更有利于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影響力。學校黨建品牌創建過程中,必須緊扣“三感”:一是認同感。學校黨建品牌創建要經過充分調研,要把全體教職工的認可、認同作為品牌創建的核心要素和關鍵標準,只有這樣,學校黨建品牌創建才能接地氣。二是新鮮感。學校黨建品牌要充滿生機和活力,除了堅持為全體師生服務為中心外,還應該聯系學校實際,與時代發展同步,做到一校一品。三是獲得感。學校黨建品牌的創建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加強黨對教育事業的領導,讓全體師生有更多的獲得感,讓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這就要求在學校黨建品牌創建過程中,要始終關注師生的成長需求,為師生發展服務,讓學校黨建品牌創建真正服務于學校的日常工作,根植于全校師生的內心深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