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偶然生成的作文課
作者:張引娣
發布時間:2021-06-29 09:57:41 來源:教師報
早晨,我領著孩子們學習《紫藤蘿瀑布》,忍不住感嘆作者的描寫細膩。
我引導孩子賞析紫藤蘿的美,花樹、花穗、花朵,色彩、形態、神韻……整體、局部,孩子們在發現并學習狀物的方法。我靈機一動,對呀,今天下午還有作文課,辦公室里那盆長壽花開了,何不讓孩子們學以致用,來個“牛刀小試”。
下午上課,我讓孩子們把花搬到講臺上。一上課,就先讓他們看看,同桌兩個互相說說。
“你看,長壽花像一個大大的繡球。”
“我覺得像貴婦人。”
“花紅艷艷的,像燃燒的火炬。”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談論著。
五分鐘后,我讓他們分組圍觀細述,告訴他們可以摸摸、聞聞、說說,孩子們興高采烈,一撥又一撥上臺觀賞。
“花瓣怎么和紅絲絨差不多。”
“不對,你看,不是一朵花,是無數小花擠在一起,一、二、三……”
“葉子厚厚的呀。”……
忽然,一個孩子嚷:“老師,×××把花弄折了。”
“沒……沒有。”那個瘦瘦的男生轉過身紅著臉說。
我一看,就是平常那個老不交作文的孩子,心中有點生氣,三步并作兩步上前細看,“小的,旁邊那株小的。”剛才嚷嚷的那個男生喊。
我一看,那株花腳下原來有一株二三厘米高的小花,現在確實不見了。我有點埋怨地說:“花再小,也是生命,何況它還開了,你怎么把它弄折了呢?”
“老師,我剛才只是想摸摸,結果手一動,不知怎么它就折了。”男生紅著臉說。
看著膽怯的孩子,一副闖禍后的樣子,我忽然覺得他多么像那朵微小的花啊!心中不由得升騰起一股愛憐。于是,我不再苛責,心中感嘆花的不幸,卻也想著如何讓孩子受到教育。“好,這花也好活,你把花先插好,再用心觀察吧。”我看到他小心翼翼地把花插進盆中,然后對他說:“你今天就以這株小花的身份寫一篇作文,想想花的遭遇,用上擬人手法,采用第一人稱用心寫。”
結果,這個毛手毛腳、平常不愛寫作文的孩子竟然出乎意料地寫了一篇七百多字的作文。一篇很溫情的美得不能再美的作文。小花原諒了男孩的魯莽,男孩每天精心照顧小花,使它茁壯成長。當然,其他同學也都交出了一份描寫具體,不再胡編亂造的習作,比往日里的作文好了許多。
我想平日里孩子們頭疼寫作文,不愿意寫作文,可能是沒有深入生活,不會選材,找不到觸動心靈的支點。在平日的教學中,我們一定不要墨守成規,要善于利于課堂生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多思考、多實踐,舉一反三、積極引導,讓孩子們找到觸動心靈的著眼點,他們的作文才會真正具有生活情趣,產生感染力,我們作為老師也不再頭疼看那些云里霧里的作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