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同時也提出了“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技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戶外游戲活動既可以促進兒童運動能力的發展,也可以培養幼兒其他方面的能力,為其將來適應社會,建立“健康生活、積極進取、創新意識、合作意識”的情感態度打下堅實基礎。

一、戶外游戲中幫助幼兒建立積極正確的學習態度

幼兒期是身體和心理發育、發展的重要時期。維護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不僅關系到幼兒當前的健康狀況,也會對其未來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樹立正確觀念是開展幼兒園健康領域工作、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認識基礎。

1.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增加戶外游戲的樂趣。在戶外游戲中,教師可以投放多種器械,利用廢舊材料做成各種三角障礙、跨欄等,使得幼兒參與興趣大大提高。幼兒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搭建小路、小橋,或進行具有創造性的游戲,如此的互動教學幼兒會玩得有滋有味。只要幼兒對游戲產生好奇,他們就愿意去積極探索。

2.同伴之間的學習對幼兒自身來講,會起到一個模仿和榜樣的作用。在戶外游戲中,我發現很多大班的孩子不會跳繩,總是跳不過去,不是手慢了就是腳慢了,手腳配合不到一起。為了幫助幼兒盡快學會跳繩,教師想了很多的辦法。在戶外活動時間里,教師通過“讓會跳繩的小朋友教不會跳的,然后進行記錄和獎勵”,大大發揮了同伴互助、榜樣引領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師還利用戶外時間設置了很多游戲,如“我會單腳跳”“我會倒著跳”“我會繞障礙跳”……幫助幼兒練習跳繩。如此可以促進幼兒積極的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并獲得積極的學習情感。

3.在失敗中成長。每一次的戶外游戲對幼兒來講,都是一個逐漸探索的過程。中班的孩子在多次拍球失敗后,通過摸索逐步尋找到了拍球的技巧和方法。隨著自身不斷的練習、教師的鼓勵,幼兒拍球的技能不斷提高,在早操和戶外游戲活動中他們收獲著成功的喜悅。

二、為幼兒創設安全、愉快的戶外游戲氛圍

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部分城市中兒童肥胖癥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這雖與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有關,但更與成人不正確的健康觀和飲食觀以及由此導致的幼兒熱量攝入過多、運動不足等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戶外游戲的時間里,教師要做的首先是為幼兒提供安全的場地——平坦的、沒有危險物品的操場,便于幼兒進行戶外活動。其次是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戶外游戲材料,并且放在幼兒能夠直接拿到的地方。我園把戶外器械都放在操場的架子上,幼兒需要什么都可以隨時去取。最后是教師積極情緒的感染和影響,這會提高幼兒參與戶外游戲的積極性。教師在組織幼兒戶外游戲前,通過積極的暗示和引導,如“今天我們可以自由地享受陽光”“小伙伴們一起玩小車了,那是多么開心的事情”等。這樣的暗示,可以促進幼兒積極投入到游戲中,找到自己的伙伴并共同完成游戲,這樣也能提高幼兒的交際能力。

三、固定幼兒戶外游戲的時間和地點

《3~6歲的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健康領域中提出了“幼兒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的發展目標。人的適應能力既體現在身體對內、外環境及其變化的適應上,也體現在對社會環境的適應上,即我們常說的社會適應能力。所以,在戶外的實踐里我園做到了以下幾點:

1.每天保證幼兒戶外游戲兩小時。圍繞幼兒適應能力的發展,《3~6歲的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從保證幼兒戶外活動的時間、開展多種游戲活動、鍛煉幼兒適應生活環境變化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建議,這對提高幼兒適應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具體我園在戶外游戲中保證了兩小時的戶外時間,其中,上午一個小時、下午一個小時。其次,通過集體游戲、小組游戲、自主游戲的形式進行戶外活動??傊?,通過一些游戲活動(如揪尾巴、踩影子)和器械活動(大型玩具)來“促進幼兒平衡機能的發展”的教育建議具有實際指導意義。

2.利用幼兒在學校的閑散時間進行戶外游戲活動。在早上來到學校的時間里,教師會進行個別游戲的組織,比如,帶領幼兒到操場進行鍛煉、早操、升旗、游戲……幼兒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其身體動作的協調和情感的發展得到促進。

3.讓孩子們享受自由,學會自由的游戲。鳥兒喜歡在天空中自由飛翔,魚兒喜歡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動,小朋友們也喜歡和同伴自由地玩耍。于是在我園每周都設置有三天孩子的自由活動時間。把孩子的時間歸還給孩子,在三天的戶外活動時間里,孩子是自由的,喜歡玩什么就玩什么,喜歡和誰一起玩就和誰一起玩,喜歡用什么器械就用什么器械。自由地穿梭在操場上,孩子的身心是放松的、是愉快的、是積極的、是充滿靈感的。沙池里進行水利工程,孩子們有的在用鏟子挖渠,有的在蓋樓,有的在筑壩,有的搭大橋,有的在注水……他們儼然成為了一個個小工程師,互相商量、互相配合,在游戲中各種經驗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一個小時結束了,還有很多小朋友戀戀不舍,音樂聲在幼兒園的空中回蕩著,好像在說:“戶外游戲快結束了,你要加油哦!”

四、建立良好的戶外游戲常規

《3~6歲的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的身心健康是他們在其他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這是從另一個角度指出幼兒在健康領域學習與發展的重要價值。例如,在戶外游戲活動中,幼兒良好的身體是認知能力發展的基礎。只有幼兒體質強健、情緒愉快,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對外部世界的探索中,才能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才能有助于其獲得豐富的情感經驗。幼兒動作能力的發展是早期進行閱讀、繪畫、表演以及操作的能力基礎,我們要在良好的氛圍中提高幼兒戶外游戲的興趣。首先,在每次戶外游戲的時候,教師要與幼兒進行討論:“你想和誰一起玩?”“你們想玩什么器械?”“你想怎樣玩?”請小朋友和大家先說一說。接著,再去引導幼兒:“怎樣玩得好,玩得高興?”“你認為什么地方不安全?”“你是怎樣解決的?”“你認為誰的辦法好?”這些引導會幫助幼兒學會分析問題和思考問題。我們還可以針對器械進行討論,一旦發現不安全的因素,便可以引導幼兒共同解決,以此來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教師要進行小結:“你和誰一起玩了什么游戲?”“你們是怎樣玩的?”“你們開心嗎?”“你想和大家分享的事情有什么?”教師要針對活動中發現的不安全行為再次對幼兒進行引導教育,以此使幼兒對安全問題更加重視。

五、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

教師在幼兒戶外游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作為教育者應當更多地關注如何自由而又有目的地為幼兒開發出更多的游戲項目。比如,跳繩、走木板、踩高蹺以及散步等。首先,教師要找準角色定位。教師在幼兒自主游戲的時間里是支持者和幫助者,在幼兒小組游戲和集體游戲中是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在游戲中,切不可盲目參與和介入,要留有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時間。其次,教師要善于觀察,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在幼兒戶外游戲時,教師要細心觀察,發現危險的動作或幼兒之間出現矛盾,必須及時出面解決,做到第一時間將危險降低,避免矛盾升級。最后,就是在幼兒戶外游戲時,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自身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平衡介入、參與游戲的形式對幼兒進行指導和建議,在幼兒需要的時候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指導。

目前,我國城市獨生子女較多,不少家長對孩子的保護和照顧有些過度,幼兒的運動機會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城市公共設施的不斷完善,幼兒出門就坐車、上樓就乘電梯……這無形中減少了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鍛煉機會。有的家長因為自己不愛運動,對幼兒身心發展缺乏足夠的重視。

讓幼兒充分參與到戶外游戲中,可以促進幼兒健康成長。那些多方面發展、喜歡運動并能夠掌握自己行為的孩子,會更樂于感知自己的身體。他們在童年的第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就為自己今后的學習生活做好了準備。

因此,戶外游戲是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的有效途徑。在戶外游戲中,我們要盡量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只要我們給幼兒提供足夠的器械,他們就能每天玩出新花樣。只要成年人悉心陪伴,無需刻意訓練,共同游戲的快樂就能使幼兒避免活動量過少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讓我們的孩子在戶外游戲中建立起積極的情感世界,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一個幸福的人。

作者單位 陜西省人民政府機關幼兒園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