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信息技術在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作者:杜彥紅 田 根
發布時間:2021-06-21 10:23:5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一、仿真實驗讓課堂教學化繁為簡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樂學、愛學、積極主動地學,就會自覺地求知、探索、實踐。實驗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有著很大的作用,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獲取各種知識和技能,還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實驗課教學過程中,我都會盡己所能,為學生準備充足的實驗器材,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實驗機會。我們都知道,實驗課是最耗費時間的,有時一節課有三四個實驗,如果讓學生一一完成至少需要兩個課時,這樣我們的課程進度就很緊張。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利用優教通平臺將仿真實驗引入課堂教學中,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講授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5課《溶解的快慢》時,我們都知道影響溶解速度的因素有三個:水溫、攪拌和顆粒大小,所以學生要做三次實驗,耗時較長,一節課很難完成全部教學內容。因此,在這節課中,我讓學生只進行了“水溫是否影響溶解速度”和“攪拌是否影響溶解速度”這兩個實驗,用仿真實驗替代了“顆粒大小是否影響溶解速度”的實驗,一個課時就順利完成了所有教學內容,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視頻資源讓科學知識化難為易
研究證明,人們通過各種感官接受外部信息,其比例分別為:視覺83%、聽覺11%、嗅覺3.5%、觸覺1.5%、味覺1%。由此可見,視聽結合可以使人們接受大部分外部信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例如,講授《我們的身體》這一單元時,學生雖然對身體的研究很感興趣,但該課知識點較為枯燥、難學,學生不易識記,甚至還會混淆。為了使學生由被動“聽記”變為主動“看記”,我通過網絡收集了大量的視頻資料。利用兒歌《我們的身體》、動畫《食物在身體里是怎樣旅行的》,以及一些關于身體、血液、骨骼、神經、牙齒等趣味視頻,將靜態的知識動態化,極大地減小了學生識記的難度。在交流匯報環節,我發現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扎實地掌握所學知識,還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有著事半功倍之效。
三、交互式電子白板使科學課堂精彩紛呈
交互式電子白板是白板發展史上關鍵的一步,真正實現了白板與計算機、演示者與聽眾之間的雙向互動。交互式電子白板不是多媒體課件,也不是傳統的黑板,它不僅支持人與白板、計算機、投影儀之間的信息交換,而且自帶一個強大的學科素材庫和資源制作工具庫,教師可以在白板上隨意調用各種素材或教學軟件,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交互式電子白板還有很多教學功能,如幕布、色彩、隱藏、動畫等,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提供了很多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將科學實驗與交互式電子白板結合了起來,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講授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分離食鹽與水的方法》一課時,我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開啟了全新的實驗教學模式,學生學習興趣高漲,學習效果良好。此外,我還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為學生推送微課,供學生提前預習,還會為學生推送一些小物品的制作方法,如電磁鐵、溫度計的制作方法等,將科學教學從課內延伸到了課外,極大地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四、信息技術應用的弊端和誤區
1.有累贅之弊端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操作不熟練或網絡不通暢,就會浪費教學時間,影響學生的學習。這樣一來,這種先進的技術就會成為累贅。
2.有喧賓奪主之嫌
信息技術在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抽象的知識更為直觀、形象,但我們不能過分夸大它的作用。如果整節課都采用這種方式教學,反而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
3.有表演作秀之疑
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利用模擬實驗替代演示實驗和動手實驗,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演示實驗是深受學生歡迎的實驗形式,是教師施展教學藝術的獨特方法,它能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生動,將科學現象真實、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是模擬實驗所不能及的。
總之。在科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做一個有心人,多鉆研、多試驗、多反思,既要發揮信息技術在科學課程中的積極作用,又要分清主次,將其與傳統教學模式有機結合起來,適時、適量地引入科學教學中,這樣我們的科學課堂才能真正成為高效課堂、精彩課堂。
作者單位 陜西省榆林高新第五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