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作者:魏 玲
發布時間:2021-06-21 10:19:30
物理學科是一門建立在物理實驗基礎之上的學科。因此,物理實驗對于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科教育及教學來講是至關重要的。學生通過物理實驗的探索、研究與實踐,可以更加深刻具體地理解、記憶相關的物理學知識,養成良好的物理學科學習習慣和實驗觀念,全面提升物理學科的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物理學科綜合素養的提升。在我國傳統的初中物理學科教育及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習慣于采取“老師操作、學生觀摩”的方式來開展實驗教學,這種方式使學生長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難以激發和調動學生的物理實驗興趣,不利于學生物理學科綜合素養的提升。因此,任課教師要采取科學合理的實驗教學法,全面提升初中物理學科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圍繞“探究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及其應用策略”展開詳細的論述。
物理學科是一門基礎性的自然學科,是人們經過不斷的實踐研究與觀察,所總結和提煉出來的物理規律知識體系。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其思維發育水平尚未完全成熟,單純性的理論灌輸和抽想象性講解很難使學生真正深入地對相關物理知識進行理解。對此,任課教師應加強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在對學生進行物理學理論知識的剖析和教學時,我們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操作和探究思考,使學生從實踐操作中不斷理解和學習相關的物理理論知識。
一、物理實驗教學法的含義
物理實驗教學法,是基于物理學科基礎理論知識教學而產生和出現的一種以實踐操作為載體的補充性教學方式,是對物理學科理論知識的深化加強和鞏固完善。物理學科屬于自然科學的范疇,其本身就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而且很多物理知識的理論規律也都是基于實踐研究和觀察所總結和提煉出來的。
實驗教學法是在任課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相關的實驗器具和設備進行實踐操作,進而得出相關物理結論和規律總結的一種手段。學生通過實驗學習,可以實現對所學知識的查漏補缺,也可以通過對“物理實踐中現象”的直接觀察,調動和激發起自身的物理學習興趣,提升實踐操作和動手能力。物理實驗教學法,進一步強調和樹立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更加自主地參與到課堂教學和實踐過程中。
二、物理實驗教學法的作用
(一)通過物理實驗教學,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實驗教學與傳統的理論灌輸和講解式教學相比,趣味性和生動性更強,它能夠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推動和促使學生不斷進行思考和探索。在物理實驗開展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此時,學生在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驅使下,會積極地投入實驗觀察和思考。物理實驗的開展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情況進行靈活調整,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從中感受到實驗的樂趣。也可以通過對各種不同實驗結果的對比、分析和觀察,全面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問題分析能力。
一是教師需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聽取學生的意見與建議。當然,這需要教師創設具體情境,例如,可以通過具體實驗,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是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培養學生對課程的喜愛,有助于發揮課程的育人價值,也便于學生掌握具體的知識與技能,最終也能呈現更好的課堂效果。
(二)通過物理實驗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最初的本意是為了讓學生獲得知識,基于此,更多教師會選擇運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去教授。但為了實現育人價值,教師還需要轉變觀念,給予學生一定的民主與開放空間。教師要創造條件,為課堂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一是可以開展小組討論,給予學生一定的實驗課題。二是為學生設置開放的課題,讓學生寫自己喜歡的課題,并展開自己的論述。最終,使課堂能夠表現出學生自己的意愿。
物理學科知識較為抽象和復雜,很容易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逐漸喪失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因此,任課教師必須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以及與物理理論知識相關的實驗教學,使學生有意愿去探索和思考具體的問題。通過相關物理實驗現象加深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學科。物理實驗教學法與傳統課堂的理論灌輸和講解式教學法不同,其通過實驗操作將物理學知識進行了生動形象的展示,使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記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法的開展和實施策略
(一)加強對演示實驗教學的重視
初中物理學科的知識較為復雜和抽象,該階段學生的思維認知能力尚未成熟,因此理解起來難度較大。為了有效消除學生對于任課教師所講物理學科理論知識的質疑和不解,任課教師就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使學生對其所講解的知識進行深入理解和認知,加強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信服度和記憶度。初中物理實驗,則是有效證明物理學科理論結果的重要途徑。它能夠使學生通過對物理實驗現象的觀察,對任課教師所講解的物理理論產生認可。對于物理教學中極為復雜的實驗,任課教師則可以通過演示實驗的形式來開展教學。例如,為學生進行實驗流程的操作展示,或者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實驗操作視頻的播放,在此過程中,就實驗中的難點、重點和注意事項等進行教學指導,使學生明確實驗開展的流程內容和操作方法。
舉例來說,在初中物理“電路初探”這一章節的教學中,任課教師就可以將諸如電路板、燈泡、開關、短路演示器等各種實驗設備的應用方法向學生進行講解,然后為學生進行電路連接、開關閉合等實驗的演示教學,讓學生觀察燈泡的發亮情況,從而根據實驗現象進行總結。
(二)開展多樣化的實驗教學方式
實驗教學法能夠有效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探究欲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但是,為了更加有效地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實驗教學的作用和價值,任課教師還可以將多樣化的教學形式與物理實驗教學相結合,以此增加物理實驗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
舉例來說,任課教師可以將競賽教學法與實驗教學法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加踴躍地參與到物理實驗教學活動中。比如,在學生自主實驗開展時,任課教師可以對實驗小組進行劃分,最先得出正確結論的小組獲勝。再比如,在演示實驗教學中,任課教師可以就其中涉及的重難點知識進行搶答賽的組織等。
(三)學生試驗教學法
通過實際調查發現,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多數教師在開展初中物理課程教學時,采取的往往還是灌輸式教學模式。簡單而言,就是按照教材知識點直接進行闡述。雖然初中學生身心以及智力等基本發育完全,但是面對物理教材具有一定學習難度的知識點,還是會打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面對這種現狀,教師可以結合試驗教學模式,針對一些物理難點內容進行講解,做到與學生一同開展試驗,引導學生全程密切觀察物理現象,最終實現學生對知識點的深入掌握,為提升學生綜合物理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經過較長時間觀察可以看出,借助試驗教學模式,一方面能夠保證學生全方面掌握所學內容,另一方面也是學生動手能力得以提升的重要途徑。綜合分析初中物理試驗教學方式,其應用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第一,教師按照講解流程,先講解相關試驗,接下來讓學生劃分小組按照細節操作。學生在全程觀察物理現象以及對其中細節做好妥善把握的基礎上,也能夠為其實踐水平以及物理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基礎。第二,面對一些難以理解的物理知識點,如果教師采取試驗教學模式,在保證學生深刻理解與掌握物理知識點的基礎上,自然也能夠確保學生在接下來的生活與學習當中,靈活運用所學內容去處理各種難題。比如,在教師講解“水沸騰”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預習,按照試驗流程進行操作,然后再做出針對性的輔助與引導。而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驗,細心觀察,也會認識到水沸騰首先要滿足兩個條件:一個就是溫度要達到既定沸點,另一個就是水的沸點為100℃。
總而言之,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學科教育及教學中的有效應用,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記憶相關知識點,從而實現學生對物理學科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為其物理學科的長遠性和持續性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為了使實驗教學法的作用和價值得以充分發揮,任課教師應加強對物理實驗開展流程的規范化示范,使學生明確物理實驗開展中的注意事項和環節內容,加強物理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之間的有效結合,有效調動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物理學科的綜合能力。
作者單位 陜西省大荔縣城關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