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學在建校之初就以創辦全國知名現代學校為目標,堅持依法治校,建設現代學校章程,積極探索、努力推進學校管理現代化。目前已逐步形成制度完善、運行科學、監督規范、成效顯著的“四位一體”的依法治校工作模式,推動學校各項教育事業良性發展。

筑牢依法治校工作根基

依法治校是我國全面實施依法治國在教育工作領域的重要延伸,學校應遵守國家的憲法、法律、法規,國家關于教育以及與教育有關的方針、政策,并以此為依據,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學校內部的各項規章制度。西安市航天一中在依法依規的基礎上首先制定了學校全局性、綱領性文件《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學章程》,并以學校章程建設為核心,建立公正合法、系統完善的制度與程序,完善了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和民主管理、師生權益保護機制,完成了《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學制度匯編》的1.0版本。

在學校的運行發展中,不斷通過自我完善,吸納教職工、學生、家長意見,進行部分制度的修訂增補。通過制度體系的搭建讓制度管理成為學校管理的第一守則,體現法治精神。學校領導干部也是把國家法律和制度作為治理學校的依據和最高權威,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首先從制度中找解決的依據,而不是憑個人主觀意志進行處理,長此以往,學校每個人都會按照制度做事,學校現代化管理與辦學品質也就得到了提升。

構建科學完備的校園管理體制

《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學制度匯編》是邀請第三方專業機構進駐學校,歷時一個多月,在充分了解學校各部門工作的基礎上制定的,制度匯編首先要在學校行政會通過,運行一段時間后,再通過全體教職工會議審議,并聽取部分學生代表、家長代表的意見后做進一步完善。如和教職工利益密切相關的學校績效考核方案,方案起草人員不僅包括學校的領導干部,還有一線的教職工代表,初稿形成后全體教職工先表決,然后根據方案的初稿算出每個人的實際績效工作后,再由教職工進行表決,就這樣形成了一個基本完善的考核方案,還邀請部分家長代表、學生代表提意見,從多方面考量對教師評價時的客觀、全面。各項制度的制定有了大家的參與,所以執行力也大大提高,師生的主人翁地位得到認可。

培訓是學校給予教師的最大福利。除了教師專業通識培訓和技能培訓,還會組織教職工學習教育法規、學校制度,增強教職工的法治觀念和法治意識。學校把教職工考勤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等印制成培訓筆記本,同時把一些制度與規范學習錄制成網絡資源讓老師隨時觀看學習。教師觸碰教育紅線的事情目前在學校未發生過一起。同時也要求管理干部著重加強政治理論素養、管理理念提升,在高站位、謀全局上下功夫。學校每周的行政例會都安排政策法規、管理理念的提升學習,旨在增強管理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學校改革發展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的能力,全面提高學校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維護校園師生的合法權益,健全校園安全管理體系。學校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的校園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崗位安全職責,簽訂崗位安全責任書,完善各項安全巡檢、實施和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實行由中層干部帶班的24小時值班制度,配足配齊校園安保的人員和設備,守護校園及師生安全。

完善校內外監督聯動機制

落實師生主體地位,提高自律意識、服務意識,依法落實和保障師生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積極建設民主校園、和諧校園、平安校園。一方面學校設置信息公告欄,公開校務信息,公示收費項目、標準、依據等,保證教職工、學生、相關社會公眾對學校重大事項、重要制度的知情權;另一方面通過完善全體教師大會制度,制定修訂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評議學校管理干部。

建立問題協商機制,聽取學生、教職工和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對學校發展的建議,有效化解相關矛盾。面向社會公眾、家長、學生和教師開展“我與校長面對面”特色活動,每個月第一周的周三,家長或對學校發展支持關心的社會人士都可以預約進入校園,與校長交流學校發展規劃、破解學生成長難題、溝通家庭教育之道;每周周三和周四中午,用餐期間就是校長餐桌,學生或者教師都可以把自己在學校遇到的困難、問題和對學校的一些建議同校長溝通,同時還向師生家長公布了校長信箱,隨時接受社會公眾對學校的監督。

發揮少先隊、共青團、學生會、學生社團的作用,引導學生自我管理、參與學校治理。現在大多數學生都選擇在校用午餐,這樣家長能安心工作,食品安全也得到了保障,但對于學校管理、教師的任務量無疑是加重了,學校充分發揮學生會的作用,每個年級根據安排選擇一天或兩天實行“學生自主管理日”,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提高學生會的管理能力,也減輕了老師的壓力。

學校成立了“班級—年級—學校”三級家長委員會,積極發揮家委會對班級管理、年級治理、學校發展的出謀劃策作用,參與學校“最美教室”“平安校園”等活動。同時還開設了“家長學校”的“線上線下課堂”和官微公眾號欄目,增強家校溝通,提供關于家庭教育的咨詢,提高家庭教育質量,促進家校合作。每天早上,家長志愿者在學校門口斑馬線處幫助引導孩子們通行,守護孩子們的安全。

積極做好學校安全輿情應對,建立信息發布機制。對公眾關切的學校信息及問題積極運用微信、微博等網絡新媒體,制定了學校新聞發言人制度,第一時間發布學校準確信息,適時公布相關事件處置情況,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營造良好輿論生態。

加強校園周邊綜合整治力度,凈化校園環境。學校定期會在教育局的組織下聯合公安局、工商局、社會事業局、市場監管局、轄區交警部門等開展治安綜合治理,依法取締學校周邊200米內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場所。主動與轄區的第六巡回法庭對接,開展校園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整合創新普法教育的內容和形式

推進依法治校,建設現代學校制度最重要的一個載體與過程就是要形成具備現代法治文明要素的新型學校文化,為培育現代合格公民奠基,而做好學校的法治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環節。

學校進行普法教育內容整合,將傳統法治宣傳教育轉變為現代法治教育、公民意識教育的系統化普法教育,做到了有計劃、有課時、有校本教材、有師資保障。法治教育從開學第一課、新生國防教育、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等根據學生的年級特點開展,逐步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權利意識和遵紀守法的觀念。比如對剛剛進入中學階段的七年級學生,身心發展不成熟,就側重安排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學生行為規范、教育懲戒規定等,同時通過案例讓學生了解法律的界限、生活的紅線。八、九年級側重了解《憲法》《刑法》《民法典》等,學校還利用第二課堂,帶領學生走進附近的最高法院的第六巡回法庭,讓學生近距離感受法律的莊嚴,參加庭審案件,聆聽法庭庭長的法治課,讓學生在“知行合一”中體會法治精神,樹立法治信仰。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法治教育更側重于公民意識、公民素養的提高,每天會安排學生在晚自習前觀看新聞,教師還會組織學生進行課前時政播報,撰寫社會經濟小論文,思考民生難題解決方案等。

把學生普法教育的要求從學法、知法、懂法提升到守法、用法、護法,要把法律信仰、法治精神培育落實到校園文化建設、班集體建設的具體教育實踐之中,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之中。每個學生在入校之初就要參與學校的“最美教室”建設,除了布置教室的學習環境和氛圍,還要設計班名、班會、班規、班級組織機構等,逐漸在校園生活中完善班級的各項規定。

學校針對校園欺凌、暴力問題進行專項研究,制定校園欺凌和暴力行為早期發現、預防以及應對的指導建議。對有不良行為、暴力傾向的學生,由專人進行每日談心教育和每周主題教育,建立專門的學生檔案,并在必要的時候由校園警務室民警實施訓誡。

作者單位: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