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溫度的教育
——課后服務的陜西行動
作者:馮 麗
發布時間:2021-06-09 09:43:2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課后服務工作是一個小切口,解決的是大問題。從政治站位看,課后服務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體察民情、著眼教育事業發展實際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從民生層面看,學生放學早,家長接送難,送到校外培訓機構,學生的發展和安全都存在隱患,社會反響強烈,課后服務工作是解決家長后顧之憂、補齊教育民生領域短板的重要舉措。
近兩年,就課后服務工作,陜西已專門發文做了安排部署,全省各市、縣、校對課后服務工作重視程度在逐步提高。今年9月份,在學生自愿參與的前提下,實現全省所有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全覆蓋的目標。
——陜西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劉建林
4月22日下午4:30,在咸陽天王學校的操場上,打籃球的、踢足球的、練跆拳道的……熱鬧非凡;在教室和功能部室里,有的孩子在教室里完成家庭作業,有的孩子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里盡情探索:生命健康安全體驗、烘焙、趣配音、寫生、彈鋼琴、練書法等。
這是陜西省探索開展課后服務的生動實踐。4月22日—23日,陜西省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現場會在咸陽召開。參會的全省各市(區、縣)教育行政部門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以及部分中小學校長等近200人分為四組現場觀摩了咸陽市秦都區天王學校、英才學校和渭城區道北小學、文林學校的課后服務工作。
“這個很有意義,可面向全校學生開展。”陜西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劉建林一行觀摩了天王學校,看到孩子們在電子模擬地震和消防逃生等場景時,劉建林說道。一行人走到面工坊時,劉建林品嘗了學生在學校老師和家長義工指導下完成的糕點時點頭稱贊,并詢問老師參與課后服務后是否勞累、是否影響正常教學和備課等。當劉建林走進地理室時,看到學生做實驗,詢問孩子們做的實驗內容是否是課本上的實驗,聽到學生說實驗和課本內容不同時,他滿意地點了點頭。觀摩到計算機編程興趣班時,劉建林饒有興趣地戴上了3D眼鏡,欣賞起了孩子們完成的作品,并和孩子們交流是否是自愿報名參加課后服務等。一行人一路邊看邊了解,從校園轉到功能部室,再從功能部室轉到教室、操場等。
課后服務是一項惠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為了將這項民生之事變為民生之福,除了現場觀摩,當晚所有與會人員分為六組,又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討。
事實上,自2019年5月開始,陜西省教育廳、省發改委和省人社廳共同發出了《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和《關于中小學課后服務收費事項的通知》。兩份文件對課后服務的原則、形式、內容、費用、人員配備等作了明確規定。明確了是否參加課后服務由學生、家長自愿選擇;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晚于18時;費用通過財政補貼、收取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等方式籌措,禁止亂收費;課后服務可提供延時托管和開展集體活動,禁止將課后服務變相為集體教學或集體補課等。
在今年前不久召開的全省基礎教育重點工作會上,又將課后服務列入重點工作之一。這些都足以說明陜西對課后服務工作的重視。為什么還要專門開現場會呢?廳長劉建林表示,這是因為課后服務工作是一個小切口,解決的是大問題。課后服務工作既是黨中央、國務院體察民情、著眼教育事業發展實際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又是解決家長后顧之憂、補齊教育民生領域短板的重要舉措。
全省中小學課后服務今后如何更好地開展?廳長劉建林要求:一是要在今年9月份,在學生自愿參與的前提下,實現全省所有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全覆蓋的目標;二是要認真研讀、準確理解掌握國家和省級政策的核心要義,精準制定當地政策,做好政策解讀和宣傳;三是打好課后服務“組合拳”,和學生睡眠管理、作業管理、體質管理等工作結合起來,和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結合起來,和立德樹人、五育并舉、強身健體等工作結合起來;四是要抓好學校主陣地,學校要積極主動承擔起課后服務的主要責任,當好課后服務工作的主力軍,在必要情況下引入第三方時要謹慎、要規范;五是要創新和增加服務載體,不斷增加課后服務項目的供給,做好師資的合理調配,發揮教師的專業能力,建立教師的激勵機制,在不過多增加教師負擔的情況下,提升課后服務的質量水平。
陜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副廳長趙昶葆強調,各地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把這件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而課后服務牽扯的不是教育一家部門,要把這件好事辦好、實事辦實,有校長希望政府有關部門能暢通渠道、優化審批程序、最大程度調動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來提高課后服務質量。
課后服務,陜西校地這樣做
目前,陜西各地對課后服務工作重視程度都在逐步提高。西安、寶雞、咸陽、銅川、延安、榆林、安康、商洛、西咸新區等地都已出臺了中小學課后服務實施意見,內容上通過社團活動或答疑輔導等形式基本涵蓋了德智體美勞各方面,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緩解了家長的接娃難題。
咸陽市委、市政府把課后服務作為解決教育“急難愁盼”問題的重要民生工程,作為提高教育服務能力和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徑,多次召開專題協調會、部署會,為課后服務提供政策支持。市人大、市政協先后赴江蘇、浙江調研考察,把脈謀策。發改、財政、人社等部門就課后收費、評價等作出規范要求。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廣泛宣傳,爭取家長理解、認同與支持,統籌規劃,精心實施,分類推進,在全市城區中小學先行試點,目前縣城以上學校實現全覆蓋,學生參與率達到80%以上,課后服務取得初步成效。
課后服務,條件保障是基礎。咸陽把各類部室、功能教室建設作為重點,通過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優質均衡創建,整合省市教育重點項目等,持續提升辦學條件,讓各類設施設備應用盡用。對師資,咸陽市近年來通過免費師范生等渠道,補充教師近3000名,開展校本研修、教學技能大賽等,培養了一批有一技之長的教師群體。吸納了一批優秀退休教師、有專長的家長義工和社會專業人士,補充到課后服務師資隊伍中來。目前,全市聘請家長義工800多人、社會專業人士500余人。課后服務經費通過“財政補一點,家長拿一點,教師奉獻一點”的渠道來解決。
安康高新區將課后服務收費標準暫定為小學每生每學期不高于600元,初中、高中每生每學期不高于400元。該區財政局為實施課后服務的學校開設了資金專戶,所有課后服務資金實行“專款專用”。
榆林市第四中學課后服務從16:55開始,18:25結束,分課后服務1和課后服務2。在制定服務內容時,堅持以學生為本:一是提供自主性學習服務。每周課后服務1為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如完成作業、預習新課、閱讀習作等,各科任教師督促和檢查學習以及提供個別答疑解惑。二是提供多樣化發展服務。學校以讓每一位學生掌握兩項體育和一項藝術技能為目標,外聘了16名專業教師,開設藝術、體育、文學、書法、計算機等興趣類社團42個,學生在每周課后服務2活動中,自主選擇參與。三是提供名師接待日服務。學校現有各級各類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28位,每天由5名骨干教師接待約100名學生的答疑解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