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沉香的人
作者:(重慶)周丁力
發布時間:2021-06-01 11:28:00 來源:自學考試報
沉香是一種名貴的香料。它有幾個特性:是木材卻沉于水,顯示出不同于一般木材的沉著與穩定;散發著幽香,直透人之心扉;是珍貴藥材,可以緩解病痛;資源稀少,不易求得。在我看來,“沉香”幾乎可以被稱為“木質寶石”了。同時,我也覺得,沉香也是人間高尚道德品質的美好象征,因為,這世間確有“心若沉香”的人。
所謂“心若沉香”,是指一個人經過努力修為達到的一種純粹、高尚的人生境界;也是一個人經歷世間風雨后擁有的一種沉穩的、堅定的、如沉香一般美好的人格狀態。下面我要說的兩位,就是“心若沉香”的人。
一位是我景仰的古代文人蘇東坡。年輕時,他有過科甲入仕的輝煌,后來也有過身陷囹圄的苦痛。中年以后,更是官越做越小,貶謫地越來越蠻荒。但是,無論其身在廟堂,還是身在荒僻之處,他的心靈都保持了一種達觀自在、元氣充沛和生命飽滿的狀態。為高官時,他造福一方;被貶官時,則樂居低層,與民為伴。為人處世,不避低俗,不畏疾苦。在黃岡時,他種過地,創制過著名的“東坡紅燒肉”,推薦給“不解煮”的當地人食用。整個貶謫期間,他雖然也有過苦悶,但并不為其所困。他訪僧問道,觀山樂水,詩文自娛,樂觀豁達。他一方面與民同苦樂,另一方面還通過許多優美、曠達的文字,化苦為甜,為后世的人們留下了一個又一個美好的信念,彰顯出一種偉大的人格力量。
另一位是我敬佩的共產黨人瞿秋白。瞿秋白被捕后,面對敵人的各種威逼利誘,始終堅貞不屈。在得到自己即將被槍決的消息后,他鎮定如常,一邊寫絕命詩一邊說:“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然后素衣布鞋安詳地走向刑場。他手夾香煙,顧盼自如,一邊緩緩而行,一邊用俄語高唱《國際歌》。到達行刑點后,他盤腿坐在草坪上,對劊子手微笑著點頭說:“此地甚好!”遂飲彈灑血,從容就義。年僅36歲的他,以驚人的定力與豁達,以共產黨人身處逆境時特有的堅貞不屈和泰然自若,為人世間留下了最后的,也是最動人的風采。
縱觀蘇東坡、瞿秋白二人,我堅定地認為,這樣的人格與沉香的特點有所相似。首先,他們都具有自己的信念與堅守,沉于浮世,不受外界干擾;其次,都散發著一種具有強大穿透力的“幽香”;再次,這樣的行止和人格,雖然不能醫治身體的病痛,卻可以療心,給人以執著、堅韌品格的昭示,給人以泰然行走于人間的力量。
這樣的人,行走天地間,“心若沉香”,光照天地,當為世人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