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校園里每個人都得到發展
作者:魯維娜 聶蕾
發布時間:2021-05-28 11:18:09 來源:教師報
舞蹈、書法、線描、古箏、足球、武術……每周三下午,是陜西省咸陽市武功縣第二實驗小學最熱鬧的時刻,每一名學生都在豐富多彩的藝術社團活動中自由徜徉,流連忘返,師生臉上洋溢著快樂和自信。
社團活動是武功縣第二實驗小學落實五育并舉的亮點工作。自2020年9月開學以來,該校著力補齊師資、課程短板,以社團活動為依托,突出辦學特色,實現了學生多元成長的目標,推動社團在校園“落地開花”,形成了百花齊放的多元教育格局與教育生態。
非洲鼓社團
聚焦育人主線,校本課程“靚”起來
制作機翼、尾翼、機身,穿尾鉤,粘接機翼……伴隨著老師的引導,不一會兒工夫,一架橡筋動力模型飛機就躍然手上,這是記者在該校航模課程上看到的一幕。
“我們學校現在有48個社團,機器人、航模、夢想舞蹈社、行云線描、自信金話筒、非洲鼓、創意美術……校本特色開設豐富多彩!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與技巧,還培養了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現在我們學生,個個都有一手‘絕活’!”提起學校的社團,校長王鵬有掩飾不住的自豪。
為確保社團活動扎實推進,武功縣第二實驗小學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組合拳”:成立了以校長、黨支部書記為組長,領導班子、年級組長為組員的社團活動領導小組,分工負責,團結協作,制定了《武功縣第二實驗小學社團活動實施方案》,確定每周三下午為社團活動時間,周三為無家庭作業日,不得隨意擠占、挪用周三社團活動時間。
與此同時,學校結合實際,充分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學資源,將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構建起各具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打破學校、班級、年級界限,努力做到面向全體、一人一技,社團的覆蓋率達100%。
優化資源供給,教師“動”起來
一樣的五谷雜糧,在大廚手中是美味,但是在武功縣第二實驗小學五谷畫社團的學生手中,就生出了無限創意,演繹成了一幅幅“豆”趣橫生、妙手生“畫”的藝術佳作。
在學校,讓教師依據自身特長申報社團的時候,一年級語文老師王歡并沒有選擇自己擅長的語文類社團,而是選擇了五谷畫。在談到選擇初衷時,她說:“創作五谷畫的過程,不僅能讓學生體驗五谷制作的樂趣,提高動手、動腦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審美取向和正確的審美觀念,促進藝術素養的形成,還能讓學生增強對我國民族文化的深刻認知,使五谷畫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得以傳承并發揚光大。”在她的不斷努力下,一粒粒谷物漸漸打開了學生的童趣世界。
舞蹈社團
為了提高社團品味,學校不僅善于發掘本校老師身上的特長,還采用專家加盟的形式,邀請校外專業老師加盟,給學生免費授課,同校內老師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同時,還有蘇州大學支教團的大學生加入學校社團隊伍,極大鼓舞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武功縣第二實驗小學,一支專兼結合、才藝俱佳的社團教師隊伍正在孕育和形成,他們個個“身懷絕技”,活躍在校園的各個社團,為校園五育并舉注入了強勁動力。“我們學校社團上課的都是專業教師,課堂充滿了活力,校園有了生機,學生臉上也有了自信和笑容。”武功縣第二實驗小學德育處主任成小利感慨地說。
為了確保社團工作實效,學校將社團活動納入評價考核,建立“綠色評價體系”,每學期開展一次集中評比驗收活動,結合平時檢查情況,對指導教師分等次進行表彰獎勵,對優秀學生在全體師生大會上給予表彰。
多元發展,給家長學生真實獲得感
“咱們小學開展的社團活動真的特別好。孩子參加非洲鼓后,在老師的鼓勵下愛上了非洲鼓,變得更加自信,我們家長太感謝了。”二年級學生宋思思的媽媽說。
漫步武功縣第二實驗小學,碰到的每個學生,都會很有禮貌地和客人打招呼問好。走進每個社團,孩子們臉上洋溢的是快樂求知的笑容。課余時間,老師和學生們一起聊天、做游戲。感受到愛,方能付出愛。這里是學校,也像一個家,一個托起學生未來夢想的“家”。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等待孩子放學的間隙,家長們在談論中紛紛表示,自家孩子從不愛上學到期待上學,學習態度從厭學到樂學,每天的變化都讓家長們欣喜不已。“對學校和老師非常滿意,我們再也不用舍近求遠把孩子送到大城市學校去上學了。”一位家長欣喜地告訴記者。
辦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讓所有孩子享受到公平有質量的教育。近年來,武功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教育擺在重要的戰略位置,不斷加大對教育的資金投入,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優化辦學環境,提高教師待遇,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我們是新學校,校舍、各項設施設備都非常現代化。”對此,王鵬校長深有感觸,“政府花了那么多的財力、物力扶持辦教育,我們學校自身也要爭口氣,發揮小學校‘精、細’優勢,讓校園里每個人都得到發展,干出‘小學校’的‘大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