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夕的陜西銅川,平川上綠意盎然,山區里春花爛漫。

一年多來,在銅川17所公辦中小學幼兒園推行的職薪績效改革試點,激發了學?;盍Γ鹕鐣V泛關注。以前又累又沒多少錢的班主任崗位沒人愿意干,如今成了老師們爭搶的“香餑餑”;往日“干多干少一個樣”,只帶一個班級課的老師現在搶著多帶課……

2020年,銅川市共投入近億元在全省率先完成教師工資同比當地公務員平均收入水平的補差,同時落實改革試點資金兩千多萬元,為職薪績效改革試點提供了堅實的財政保障。

“這幾年最大的變化,是市委市政府真的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財政上六分之一的錢都花在了教育上。”談起這些變化,銅川市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局長趙雅玲說,“銅川希望通過職薪績效改革的‘小切口’,切實達到推進教育體制機制改革,促進教育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目的。”

下放權力,激發教師干勁

“實行績效改革后,大家各個方面都力爭做得更好。”耀州中學54歲的高三語文教師宋月娥告訴記者,“大家都說我現在工作更拼了,我雖然年齡大了,但我不能拖班級其他教師的后腿?!?/p>

耀州中學從2020年1月啟動職薪績效改革,為學校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學校建立、完善配套改革制度,全面推行競聘上崗,先后進行了教學、管理崗位和中層崗位、班主任崗位的兩輪三層面競聘上崗。全員競聘在全校教職工中引起廣泛關注,教師教學積極性高漲,進一步將關注點放到了提升個人專業水平上。以前是學生圍著教師轉,現在是教師圍著學生轉,想盡辦法給學生查漏補缺。

“這次改革耀州中學從上崗、競聘等方面不斷完善學校機制,去年高考學校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教師的精氣神和學校的管理水平都得到了顯著提升?!币輩^教科體局副書記安建利說,原來是校長給教師安排帶課科目,現在是教師自己申報,超編了要競爭上崗。從而實現了教師從“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轉變,通過崗位績效進一步刺激了教師主動性。

全員競聘上崗由試點學校已經延伸到銅川市所有公辦學校,并在新區率先探索出“縣管校聘”模式,實行教師崗位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的管理方式,帶動隊伍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這種做法不僅增強了教育工作者的憂患意識,還促進了一小部分慵懶散漫、因循守舊的教師快速成長;實現了由委派到競聘、由人選到崗選的根本轉變,形成了人人搶著帶課、個個爭著帶班、比追趕超的局面。此外,銅川市下放學校自主招聘教師權。銅川市一中、朝陽實驗小學自主招聘教師,共招研究生學歷新教師39名,還有一部分免費師范生、重點院校的優秀畢業生積極應聘。最后,人員轉崗機制的建立,打通了因老、弱、病等原因不能適應教育教學要求的教師的出口,拓寬了青年教師的成長空間。

多勞多得,調動教師積極性

“改革前大家不愿意多帶班,因為多帶班收入增長額很小?!便~川礦務局第一中學教師劉璐說,改革后實行多勞多得,收入就會多?,F在劉璐帶了三個班的課,還擔任一個班的班主任,一年下來收入增加了近兩萬元,這對每月有房貸壓力的她來說輕松了不少?!拔覍儆诳抗べY養家的人?,F在的政策讓我們愿意當班主任,也愿意多帶課,比以前進步多了?!眲㈣凑f。

這樣的變化是學校制度設計想要的結果。試點績效改革后,張新奇通過競聘上崗走上銅川礦務局第一中學校長的崗位。“我覺著銅川這次走到了全省前面,把教師的待遇作為一個杠桿撬動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做得很成功?!睂W校172名教職工,公務員補差和試點經費下撥360萬元,這個錢怎么分配才能讓教師們既把工作干好,又調動工作積極性呢?經過多方討論,學校出臺績效分配方案,體現出多勞多得、拉大差距的原則,干得多和干得少的教師一個月最大差距一千六百元,調動了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績效改革前,有一次一個班主任骨折了,安排新班主任時沒人愿意干。因為班主任工作量大,津貼又少。但績效改革實行以后,設置班主任崗位50個,如果不扣能拿滿的話,一月就是一千二百元。競聘時申請擔任班主任的有150個人,出現三選一的局面,教師們都爭著當班主任,前后對比很明顯?!币葜袑W校長劉孝安說,“現在我們把教師額外勞動的內容納入到績效方案里去,以文件的形式可以理直氣壯地發,在這之外就不能亂發,大大激發了辦學活力。”

激勵政策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原則,激發了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熱情,一線教師爭先帶課、爭先當班主任,后勤教輔人員服務一線、愛崗敬業的意識明顯增強,現在銅川礦務局第一中學每月能節省水電氣費近萬元。領導班子的年齡結構更趨年輕化,充滿了干勁和活力。

“學校實力增強是方方面面的,辦學條件、師資水平、管理水平等綜合起來的質量,才是改革要的綜合效果。”安建利說,績效改革是一個切口,目的還是要提高綜合質量,而不是單純增加待遇。

黨建引領,用紅色基因培根鑄魂

“歡迎來到陳家坡會議舊址,今天我為大家講解的是陳家坡舊址上的這盞馬燈。”站在照金陳家坡會議舊址廣場上,耀州區紅孩兒宣講團成員宋天翊正在自信地向游客們講解發生在這片紅色熱土上的故事。為弘揚照金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自2018年7月起,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創新打造了紅孩兒宣講團,300多名團員覆蓋了全區所有中小學校。宋天翊所在的耀州區塔坡小學教育集團,每周一的“國旗下課堂”已被確立為銅川市德育品牌,是對每周一升旗活動的一次創新和拓展,做到了周周有主題,有語文老師講故事和紅孩兒宣講團講紅色故事的內容要求。

4月27日,照金幼兒園的孩子們身穿紅軍服,在教室里一起唱紅色歌曲,室外野戰區孩子們穿越“地道”、扔“手榴彈”,滑繩索送“雞毛信”,玩得不亦樂乎。幼兒園本著“相信每個孩子都是一顆閃閃發光的星星”的辦園理念,形成“星星課程”,教師帶領幼兒誦讀自編的紅色兒歌、表演紅色話劇、講述紅色故事、參觀照金紀念館等,積極傳承紅色基因。課程建設讓幼兒園內涵得到提升,2020年成功評選為陜西省示范幼兒園。

這些改革試點學校牢牢把握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將黨建工作和教育教學工作深度融合,形成了黨建促工作,工作檢驗黨建成效的雙促機制,破解了學校黨建與教育教學“兩張皮”的問題。17所改革試點學校形成了“亮身份、曬成績、作表率”“黨建帶團建、團建帶隊建”等學校黨建品牌。朝陽實驗小學黨支部牽頭建立了全省首個“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吸納7所學校黨支部書記為成員,引領全市基層學校黨建工作。

銅川市中小學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照金北梁紅軍小學的回信精神,積極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中小學德育示范校創建活動。各中小學結合學生年齡特點確定德育目標,設計德育內容、德育途徑;加強學校課程管理,嚴格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科學構建基于學校辦學理念和特色的校本課程,實施素質教育。

“優質+”辦學,城鄉一體化發展

以前的新區齊家坡小學是一所農村小學,每年九月招生時,最多也只能招收十幾名學生。2020年年初,學校和朝陽實驗小學以“優質+”模式進行改革試點,成為朝陽實驗小學的東校區,讓這所昔日的村小“脫胎換骨”,學生由原有的105人增長為現在的320人。朝陽實驗小學校長高濤介紹道,兩校一套領導班子,共同管理,全員競聘上崗,依托朝陽名師團隊進行“共學共研”,全力打造創客教育特色課程。學校投資近40萬元美化校園設施,改善食堂、辦公條件,改建中滲透著朝陽實驗小學辦學理念和文化元素,使校園面貌煥然一新。同時,學校積極推進二期改擴建工程,預計今年8月前完工。“職薪績效改革讓銅川真正做到優先發展教育,用優質教育惠及群眾,家門口的好學校成為市委市政府給群眾的好福利。”高濤說。

有30多年教齡的齊家坡小學教師封雪艷,親身體會了“優質+”給學校帶來的巨變。她告訴記者,隨著兩校進一步深度融合,年輕師資力量的注入以及各個社團活動的開展,學校的辦學水平在不斷地提升?!靶@里一下子充滿了朝氣與活力,我們這些老教師也深有感觸,仿佛一下子年輕了許多。生源的增加,群眾對我們的信任,使我們感受到了作為教師的光榮?!狈庋┢G說。

除此之外,銅川市一中和宜君高中、樓村中學也建立了幫扶關系,紅土小學與方泉小學、頻陽小學開展學校聯盟,充分發揮優質資源的帶動輻射作用。通過強校托管弱校、校際聯誼、學校聯盟、教師交流、聯片教研等方式,不斷加強優質辦學模式,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縮小校際差距,實現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

“通過職薪績效改革試點,現在招考的教師們都愿意到一線去教學,因為一線教師的績效工資更有吸引力,工作更有成就感?!壁w雅玲局長動情地說,讓銅川教育人最驕傲的是,這幾年教育的滿意率達到了97%乃至99%,今年市兩會上對教育點贊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