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陜西普通高校學生管理創新發展路徑研究
作者:王禹涵
發布時間:2021-05-20 16:35:35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近年來,我國在校大學生數量一直呈上升趨勢,然而專職輔導員的數量卻并沒有隨之大量增加,這導致很多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始終處于一種高壓狀態。在走訪調研的部分陜西普通高校及工作在學生管理一線的專職輔導員后,針對其學生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專職輔導員和學生比例不協調、學生素質差異化、專職輔導員能力素質不足和學生心理疏導缺位等問題,本文將從現代管理學、心理學等相關方面尋找一些行之有效的創新性措施,希望能更好地優化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提高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新時代 學生管理 創新 授權 精細化管理
基金項目:本文系陜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20年度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0Z057)。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這將教育放到了一個不可撼動的位置,也對開展教育的各級學校、機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
陜西普通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現狀分析
1.學生管理工作內容不斷豐富
陜西普通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是依據教育部頒布的自2017年9月起實施的《普通高校學生管理規定》而設置的,包括對學生進行學籍管理,提供教育教學服務、就業創業指導、勤工助學機會等基本內容。但隨著網絡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民思想的不斷開放,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也不斷增加,這使得學生有多樣化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隨著學生這個客體的發展變化,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也應隨之而變。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新時代學生管理工作中應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成為了學生管理工作中格外重要的內容之一。
2.學生管理的構成體系及主要方法
各高校學生管理構成體系基本呈兩端窄中間寬的菱形結構狀,大多數是在校內設立了黨委學生工作處(部)來統籌負責學生工作的開展,其下又針對學生的不同事務分設了諸如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心理健康中心、國防武裝中心、思想政治中心等相關部門,希望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服務。與此同時,高校配備有對學生進行直接管理的專職輔導員,專職輔導員的工作任務由高校黨委學生工作處及所屬學院負責下達,例如負責對所管理的學生進行直接的思想理論教育、價值引領、班級和黨團建設、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職業生涯規劃與指導等。
3.學生管理工作中所面臨的普遍問題及困難
通過與部分高校負責學生管理工作人員的座談及對前期發放的調查問卷的分析之后發現,高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著專職輔導員和學生比例不協調、學生素質差異較大、專職輔導員能力素質有待提升、學生心理疏導缺位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給學生管理工作順利高效的開展造成了許多的困難,想要從根本上解決當前學生管理工作中效率低的問題,就必須要找出問題的根本,然后對癥下藥,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陜西普通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師生比例失調
依照教育部第43號令《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高等學校應當按總體上師生比例不低于1∶200的比例設置專職輔導員崗位,按照專兼結合、以專為主的原則,足額配備到位。但陜西省統計局201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12月底,陜西普通高校數量為95所,在校學生數為105.48萬人,教職員工人數為10.6萬人。但是直接負責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專職輔導員人數則相對比較少,以筆者所調研的幾所高校為例,各高校在編在崗的專職輔導員人數大約20名,這與其學校龐大的學生數量相比有著強烈的反差。
2.學生的素質差異較大
在現代管理學中,管理指的是協調和監管他人的工作活動,以促使他們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務。因此,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時,對管理者而言其所“協調、監管”的對象就是高校的學生,而每個學生都是一個不同的個體,在性格、價值觀、成長背景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而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學生的個人素質也有很大的區別,這些區別加大了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
3.專職輔導員能力素質有待提升
專職輔導員是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他們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因此,大學輔導員個人能力水平的高低、素質能力的強弱對其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有著直接的影響。然而在調研的過程中發現,雖然陜西普通高校的專職輔導員大多為碩士及以上學歷,但這些專職輔導員所學的專業鮮少與學生管理工作相關的。與此同時,由于在后期工作中他們的工作量比較大,且所做的事情多而繁雜,這使得他們能夠參加培訓進行素質能力提升的機會就相對比較少了。
4.學生心理疏導缺位
在調研的過程中發現,各高校普遍反映學生的心理問題是造成學生管理工作困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所在,但是高校為在校學生提供專業心理咨詢與疏導的專業心理咨詢師人數較少,以筆者本次調研的幾所高校為例,這幾所高校心理咨詢中心的專業心理咨詢師大約有5人,這與其龐大的在校生數量根本不成比例。而學生心理知識的匱乏也給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創新學生管理工作方式的探索研究
高校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時面臨著諸多共性的問題,為切實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將立德樹人落到實處,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探索研究出行之有效的學生管理工作方式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1.適當授權學生,推動師生兩級管理產生聯動效應
基于當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師生比例不協調的問題,若想在不增加現有專職輔導員數量的情況下,又要達到優化學生管理工作的目的,那就必須努力提升專職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效率。在企業管理中,授權作為一門管理藝術,其能夠幫助管理者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這一管理學概念指主管將職權或職責授權給某位部屬承擔,并責令其負責管理性或事務性工作。在高校之中,專職輔導員相對學生而言,其與企業領導者在其所屬企業中的性質有很多的類似之處,同樣是在扮演“領導者”的角色。因此,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中專職輔導員對符合一定條件的學生進行適當的授權有著積極的作用,如可以幫助專職輔導員贏得學生的尊重,可以幫助專職輔導員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潛能,同時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專職輔導員一些重復性的工作。因而負責學生管理工作的專職輔導員可以在平時的工作中選擇能力較強的學生,比如學生干部、黨團干部等授權給他們,依據授權的四大原則——重要原則、明責原則、適度原則和依級原則,建立起一種層次分明、分層負責、兩級聯動的高效管理機制,這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由于師生比例不協調而帶來的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困難,從而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及管理質量。
2.推行精細化管理,提高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效率
由于生長環境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不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學生獲得信息、知識的途徑變得多樣且便捷,這一改變也使得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變大。加之高校普遍由專職輔導員負責學生的管理工作,學生之間差異性的變大在無形之中增加了專職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難度。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是通過有規則的細化之后,運用程序化、標準化、數據化及信息化的手段,使組織管理各單元精確、高效、協同和持續運行。這一理念最早被運用于企業和商業管理之中,強調了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和數據化的落實能夠切實提高社會分工的精細化程度。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高校應以學生為中心,依靠當前社會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深化,最大程度地利用互聯網及大數據,對在校學生的成長背景、教育背景、興趣愛好、個人特長等信息進行匯總分析,同時要調動起校內每一位教職員工的積極性,不能僅僅依靠專職輔導員,而是要促使高校各部門多方面協同運轉起來,共同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精細化水平,確保學生管理目標的順利落實。
3.健全培訓激勵機制,促進專職輔導員和學生管理教師任職能力的動態發展
專職輔導員作為奮斗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最前沿的人,他們素質能力的高低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筆者調研過程中發現,大多數專職輔導員都表示自己在工作后鮮少有機會能夠參加全面而系統的相關培訓或業務能力提升培訓等,更多的都是一些碎片化的網絡培訓或者只是類似于省內專業技術人員公需課一類的基礎培訓,這些對自己工作能力提升的幫助較小。同時,大多數專職輔導員對個人的職業認同感和發展前景表現出迷茫的傾向。針對這種狀況,高??稍谛仍O立“輔導員孵化基地”,幫助這些專職輔導員做好他們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同時也要努力為他們提供成長和發展的空間,定期組織他們參加與學生管理工作相關的、專業的、全面而系統的培訓和進修,切實提高他們的管理能力、思政教育能力、學生心理疏導能力等。
4.建立健全學生工作管理制度,為學生心理健康服務的提質增效提供依據
筆者在調研的過程中發現,很多高校表示學生心理問題已經影響其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雖然這些高校都設有心理健康中心,在教學過程中也都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門公共必修課程安排進了各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之中,但現實情況無論是從學校層面還是學生個人層面,都存在著對心理健康問題不夠重視、認識不夠深入的問題。對多數學生而言,心理健康要么就是一個和自己毫無關系的詞語,要么就是一門可有可無的公共課而已,他們并沒有真正意識到心理健康無論對自己的學業發展,還是對自己的個人成長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與此同時,很多高校也只是“走形式”地設立了心理健康中心,然后也開設了相關的課程,但是并沒有在此基礎上繼續投入更多的資金和關注。隨著學生心理問題日趨變多,高校應當及時意識到這些新變化,更應該認識到及時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首先高校要努力提升師生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度,切實讓每個人都能體會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其次高校要適當增加學校專業心理教師的數量,確保在校學生和專業心理教師的比例是協調的。再次高校要在學校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聘請一些專業心理咨詢師輔助學校心理健康中心的工作,同時還可以和專業心理醫療機構合作,學校可以將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送去及時接受專業性更強的心理疏導治療。最后高校要切實完善學校心理健康中心的管理制度,使專業心理教師在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有章可循,同時也能夠使有需要的學生在尋求幫助時有處可去。
結 語
雖然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和挑戰,但這也給高校創新管理辦法、管理效率提供了“土壤”。在這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新時代,高校應不斷實踐和探索出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徑。本文正是結合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實踐,將研究視角集中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普遍性問題,然后努力探索和尋找出一條科學性和可行性兼具的新途徑,希望能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也希望對其他研究學生管理工作的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
參考文獻:
[1]王禹涵,王耀宗.新時代背景下陜西省普通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調查問卷[J].營銷界,2020(41):36-37.
[2]芮明杰.管理學:現代的觀點(第三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79.
[3]王禹涵.從現代管理學的角度分析高效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授權[J].中外企業家,2019(27):127.
[4]汪中求,吳宏彪,劉興旺.精細化管理[M].北京:新華出版社,145.
作者單位:陜西開放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