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究
作者:李景華
發布時間:2021-05-20 15:58:55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在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傳統教學模式中,其教學內容靈活性不足,過于注重技能訓練,而忽略了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教學方式方法過于單一,考核評估方式不完善,急需進一步創新改革。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模式可基于信息化教學手段共享教學資源,融合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雙重優勢,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學生學習主體性、針對性的需求。因此,為提高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實效性,引進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模式已是必然趨勢。
[關鍵詞]公共體育課程 線上線下 一體化 教學模式
引 言
在既有文獻中,戴建輝基于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的內涵與教學過程要素,分別以調查法、訪談法、個案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等方法,系統研究、分析了高校體育課程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模式中的結構要素;張艷青對以微信為基礎的高校體育混合式教學對象、微信教學支持功能、微信教學策略、線上教學注意事項等做了深入研究,期望通過有效發揮線上教學模式的優勢高度優化高校體育課程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在此基礎上,本文對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了詳細分析,以期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模式實施流程
1.課前
教師在課前將教學計劃及線上整合的學習資料發送到學生的學習群、交流群。學習資料應詳細、真實、準確、有趣味性,教師可以親身示范講解動作,或通過網絡搜集相關動作的教學視頻,以圖片、文字、視頻、音頻等方式加以儲存。學生利用空余時間預習教師共享的教學資料,通過手機、電腦、平板等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習時,可反復觀看資料,認真歸納疑難點和問題。
課前預習階段有助于后續整個公共體育課程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師在課前將教學資源共享給學生,不僅節約了課堂講解時間,還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去了解、思考學習資料,從而提升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學生課前在線反復觀看學習資料,將預習中的問題、疑難點都記下來,以便到課堂上與教師、同學交流討論,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
2.課中
在課堂上,教師就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針對性、具體性的詳細講解,仔細闡述技術動作,并與學生探討,以解決其預習時遇到的難題,進一步鞏固技術動作。在課堂上,學生則以技術練習為主,重視內化、吸收知識,掌握動作要領。基于課堂的正向引導,教師可以小組討論與組內競賽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效率與質量。
在課堂教學階段中,教師是主導者,學生是主體,教師以引導的方式推動師生間、學生間的討論協作,既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夠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課后
在課后,教師可通過網絡學習平臺繼續與學生溝通,以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并就學生的實時反饋進一步健全、優化學習資料,改善教學方式方法。
在課后復習階段,學生可基于網絡平臺與教師、同學在線上交流,以深化、鞏固技術動作與技能,還可分享自己的練習視頻,呈現學習成果。教師應給予學生適當的反饋與評估,幫助學生增強學習效果。
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模式在高校公共體育課程中的應用
1.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建設
網絡教學資源平臺不僅具備教學資源集成化、共享性的優勢,還具有教學交互性、學習實時性等功能。課前,教師根據教學進度布置任務,安排學生在平臺上以實名制的方式進行討論分析,以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及其存在的不足,據此設置教學目標與內容。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比較高,教師應提前準備教學所需的基礎資源與擴展資源,即電子教案與網絡課件、微課視頻等。網絡教學資源平臺的構建,既能通過網絡技術向學生呈現課堂教學狀況,進行微課學習,又能基于在線答疑解惑、課程群組、在線視頻等方式開展交流,使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內,真正實現了全天候學習。學生根據課程教學目標,結合學習計劃、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平臺開展自主學習,構成自己個性化的知識體系。
2.制定多樣化的動態考核機制
在公共體育課程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開展之前,學校需創建一支高素質的課程教學隊伍,要求所有教師都具備豐富的知識體系,依據教學內容的特性與班級特色進行分工,讓教師在合作中合理設計教學計劃,并能全面融合所有的教學內容,如教學設計、資源整合、情景創設、任務布置等,以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開展。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應就班級特色設定目標,基于學生的個性化與差異化,凸顯針對性教學的特點;在課程內容準備過程中,不再單純地陳列教學內容,而應提高教學內容的精準性與時效性;在線上視頻音頻制作過程中,需了解線上教學模式與線下教學模式的差異,如線上視頻資源應精煉、畫面清晰,具備知識性與趣味性,以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線下課程組織過程中,教師要全方位了解學生的學科基礎與特質,且具備良好的課堂掌控能力,將課堂教學從以知識講解為主,變為以答疑解惑為主、以討論探究為主,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專業素養、學習能力;在答疑解惑時,教師需及時反饋、回復、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并安排其他教師同時開展師生、生生交互;教師應就第三方評審的相關要求,制定多樣化的動態考核機制,從線上學習狀況、課堂交流討論、任務完成情況、競賽活動參加情況等多方面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整體評估。動態化的考核體系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構成完善的競爭機制,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3.動態化教育體系生成
在公共體育課程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先就線上學習的情況進行科學設計,合理布置學習任務與討論話題,或引導學生自主設定主題。在學習中,教師需基于線上學習的反饋準確掌握學生的知識水平,積極與學生進行線上交流,了解學生的實際狀況,詳細記錄學生的難題,隨后依據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把控課堂教學進度,將課堂交還于學生,利用課堂討論、分析、答疑解惑等方式完成知識傳授工作。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就學生的學習表現評估教學目標的實現情況。例如,教師可以就學生所展示的學習成果,以及其通過網絡平臺提交的任務與疑惑實時評估教學效果。教師應及時為學生解惑,并給出科學可行的建議,或者在線下課堂以面授的方式為學生解答疑難問題。
4.網絡平臺與移動終端相融合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教師應有機融合網絡平臺與移動終端,使學生不限時間、地點地觀看課程資源視頻,完成在線任務與測試。教師可根據學生的需要為其提供在線輔導,監控并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移動終端學習過程中,師生可利用微信或QQ等載體進行一對一的個性化交流與教學管理,這一教學方式不僅能體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模式的交互性與開放性,還可實現高效的教學管理。
實例研究
1.研究對象
筆者以某高校公共體育網球課程的教學進行研究,選擇18級與19級4個網球班,共120名學生;實驗班55人,對照班65人;發放問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6%。以實驗班、對照班的學習氛圍與教學效果為指標進行對比研究。
2.研究設計
實驗班采取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模式。在線上教學中,個別指導教學較直觀、具體、深入,學生耗時較短,且能在后續進行自主復習與互助練習;線下教學中,個別指導教學省時省力,指導面廣。
實驗班的教學以線上為輔,線下為主,線上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其中集體講解示范動作與糾錯時間需在10分鐘以內,其他時間則用于個體單獨指導。每個班大約30名學生,指導個別學生時,每名學生接受線上輔導的時間需控制在2分鐘以內,內容包含拍攝并傳輸學生的錯誤動作視頻,學生自行回放并接受教師的指導;教師線下糾正錯誤動作的具體時間可酌情安排。在整體教學中,教師可將多數學生的錯誤動作視頻及相應的正確動作視頻一起傳輸到班級微信群或QQ群,在集體糾錯時間內詳細講解。對照班教學選用傳統集體講解動作、糾錯,個別單獨指導的方式開展教學。
3.研究結果
(1)學習氛圍分析
無論是實驗班還是對照班,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都很高。但是,對照班對于錯誤技術動作的認知并不全面,具備強烈的糾錯需求,雖然初始學習氛圍良好,但后期容易出現情緒波動的現象。實驗班對于錯誤技術動作的認知全面且充分,糾錯耗時較短,學生的自信心更充足,期望接受更多信息,所以學習氛圍呈現為逐步濃厚、深化的狀態。
實驗班學生的課余學習更加積極、自主,學生既能夠在課堂上觀察教師示范,聽取教師對于錯誤技術動作原因的詳細分析,又能夠課后隨時反復觀看視頻,進行自主學習與互助學習。課后,學生還實時傳輸自學視頻,由教師指導評價,以此形成了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的良性循環過程。
對照班學生學習技術動作主要依賴于教師課堂傳輸,學生若不在規定時間內進入課余指導地點,便無法接受教師指導,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地點的限制。由于部分學生對于錯誤技術動作的認知不完善,根本不能與其他同學進行協作或發現糾錯依據,極易發生錯誤技術動作反復的現象,從而嚴重影響了訓練氛圍。
(2)教學效果分析
實驗班采用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模式時,初始階段學生的適應能力較差,會羞于在班級群中觀看自己的錯誤技術動作視頻。但是隨著課程的持續進行,所有學生的技術動作視頻都會被傳輸于班級群,學生的尷尬情緒便逐漸消解,開始認真觀察,專心糾正錯誤。通過走訪統計得知,近85%學生覺得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模式效果良好,其余學生則認為效果一般或并不顯著。
學期末,對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進行技術考核,考核結果為是否達標及相關技能評價。考核內容為通過正手底線擊球技術抽擊10個球,計算進入指定有效區域的成功數量,A為9~10個,B為7~8個,C為5~6個,D為0~4個。技能評價為正手底線擊球技術的完整度與合理性,即握拍5%、移動10%、準備姿勢5%、引拍10%、拋球10%、揮拍擊球25%、重心10%、隨揮10%、動作連貫15%,A為85%~100%,B為75%~84%,C為60%~74%,D為0~59%。具體考核情況如表1所示。
達標項目:相比對照班,實驗班C等的比例相對降低了。技能評估項目:相比對照班,實驗班A等的比例相對提高了,C等的比例相對降低了。據此可知,實驗班相比對照班,達標項目差異并不顯著,但技能評估項目差異性顯著,這就表明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模式更加有助于優化學生的技術動作。
4.建議
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模式有助于改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對公共體育網球課程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且有利于公共體育課程構建課內外的一體化教學模式,所以,也可以將該模式應用于其他公共體育課程教學中。
參考文獻:
[1]蘇劍鋒,王成科.廣西中職學校體育課程“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探討——以南寧市衛生學校為例[J].廣西教育(中等教育),2020(3):163-164.
[2]張得保,秦春波,張輝,等.新冠肺炎疫情下普通高校體育課在線教學的實施與思考[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0,39(3):10-17.
[3]姜春林,萬明秀,吳時蘭.高校公共課線上線下同步教學模式的探索[J].高教學刊,2019(1):60-62.
[4]張麗霞,朱賢坤.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模式在計算機網絡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數碼世界,2019(12):208.
[5]劉艷平.探索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在公共課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7(29):376-377.
作者單位:咸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