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探究
作者:劉利軍
發布時間:2021-05-17 15:52:0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一直以來,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師大多在教學中會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及核心素養的提升造成了較大的影響。要想改變這種情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轉變自身教育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更有針對性和趣味性的方式進行教學,才能讓學生更為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這對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鑒于此,筆者對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究,希望能夠為其他同仁提供一定的指導和借鑒。
一、以學生為主體
數學起源于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很早就受到了人們的重視,也正是因為這種原因,小學數學教師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總是認為課堂是自己表演的舞臺,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與時俱進,積極轉變自身教育教學觀念,可以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結合小學生的發展特點,以及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運用情境教學等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熱愛學習的好習慣。例如,講授《折疊》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相應的立體圖形及平面圖形,讓學生對立體圖形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在提升學生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同時,有效滲透相關教學理念,為學生后續學習正方體及長方體的相關知識做鋪墊,為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結合生活實際
數學來源于生活,特別是小學數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入生活中的實際案例,有效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此外,教師要想更加高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還應充分認識情境教學的重要作用,積極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例如,在講授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軸對稱和平移》一課時,教師要想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出來,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推拉門的開和關、汽車在筆直的公路上行駛,以及電梯的上下運動等視頻,讓學生分組探究討論這些運動的特點,然后讓他們互相交流,最終得出結論:推拉門的開和關、汽車在筆直公路上的行駛,以及電梯的上下運動都屬于平移。這樣一來,學生對平移就有了充分的認識,平移實際上就是在同一平面內,將一個圖形上的所有點都按照某個直線方向進行相同距離的移動。
三、通過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小學數學包含很多十分抽象的知識,如果僅僅通過單純的文字描述,對于這個學段的學生來說,學習難度較大。要想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可以通過實踐的方式展開教學,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欲望,還能夠將抽象的知識更為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使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更加活躍。實踐是加深和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有效途徑,能夠幫助學生理解一些重難點知識。例如,在講授北師大版小學數學《長方體》相關知識時,很多教師會直接告訴學生長方體面積的計算公式,然后讓學生通過大量的練習加深理解,以此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會造成比較大的消極影響。要想改變這種情況,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長方體模型,讓學生探究它的面積計算公式,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探究能力,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總之,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推進,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綜合能力,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想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就必須積極轉變自身教育教學觀念,采取有針對性和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以此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有效提升數學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成長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 陜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第一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