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報》:王局長,您好!近十年來,陳倉教育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突破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各項難題,獲得了國家、省、市級多項表彰及榮譽,在您看來,能讓陳倉教育人凝心聚力、持之以恒去努力的教育方向或追求是什么?

王信:走以提升教育質量為核心的教育內涵式發展道路,是陳倉教育的現實選擇和基本方向,內涵發展是著眼教育的基本特質,為創辦更公平的教育、更有質量的教育,在發展路徑上從外延基礎向內生實力的轉軌,是教育價值自覺和本真追求,內涵品位已經成為區域教育發展軟實力的重要標志。我們實施?;旯こ?、師德工程、名校孵化工程、高效課堂深化工程、校園文化環境提升工程、全民健身示范工程等“六大工程”,正是提升教育內涵發展的重要舉措。對此,陳倉區政府主要領導也予以高度認同和關注,我們陳倉教育人上下一心,堅定信心,持之以恒地朝著實現教育強區的目標而努力實干。

《教師報》:優秀的教育管理團隊,是推動內涵發展的中堅力量和先行要素。陳倉區在提升學校教育管理者的能力素養上有哪些方法?

王信:我認為,作為局長就先要點燃校長的辦學激情,校長才能點燃教師的教學激情,進而才有學生的學習激情和動力。我們以“?;旯こ獭睘樽ナ?,致力建設創新實干的教育管理團隊。校長是學校的靈魂,肩負著引領學校發展的重要使命,校長要對教育有思考,對事業有追求,辦學有思想,治校有方略。“校魂工程”始終圍繞校長隊伍思考力、執行力、領導力三大能力的提升而開展工作,為此陳倉區開展了好校長大講壇、校長讀書、優秀校長評選等活動和成長平臺。

我在多種場合一再強調校長要“魂歸校園”,是“魂”歸校園,不是“身”在校園。學習思考、研討問題、關注課堂、巡查安全,都是“魂”歸校園的具體表現。要“魂”歸校園就要高度重視并切實加強作風建設,教育管理干部既要顧大體,更要識小節,既要“照鏡子”,更要“洗洗澡”,既要講人格,更要樹正氣。對此,陳倉區教體局印發了《關于改進教體系統干部作風“十要十不準”的規定》,我們也在切實地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同時,建立校長末位淘汰制,對不善思考、不善管理,質量連續兩年滑坡的校長,堅決予以撤換。近年來陳倉教育的管理隊伍都風清氣正,一心為校,學校面貌也取得了可喜的變化。

《教師報》:教育振興,始于教師。陳倉區教體局以“師德工程”來著力打造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具體是如何實施的?

王信:我們想要什么樣的教育,首先取決于培養了什么樣的教師。如何加強對教師的教育和培養,更好地提升教師的師德師能,我們的基本想法概括起來就是“思路+機制+模式+主題+行動”。也就是堅持“分層培養、分步提高、分級考核、動態管理”的思路;建立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新秀四級梯隊培養機制;開展賽教和教學反思活動,形成研訓、研修、研習三位一體的教師培養模式;扎實開展“傾情、用心、超越、奉獻”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使之成為陳倉教育人共同的精神標簽和人文品質,繼而成為推動陳倉教育持續發展的精神內核。我們也不斷強化以師為本的理念,深入開展教師關懷行動,既關心解決教師的實際困難,又要積極關注滿足教師的精神需要,激發教師的職業責任感、事業歸屬感和幸福感,做一個幸福的教育人。此外,我們嚴禁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這是一項紀律要求、職業操守,也是愛護教師的一種表現。

《教師報》: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人民群眾對滿意教育的期待,陳倉區“名校孵化工程”就很好地回應了群眾的期待,促進了區域教育均衡發展,請您分享相關經驗和做法。

王信:均衡發展是對教育公平的現實回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才有生命力。教育均衡,我的理解不是削峰填谷,而是扶強帶弱,我們主要落實好了這幾點措施:一是項目傾斜,縮小硬件差別;二是推動特色發展,實現各有所長;三是加大教師對口交流,均衡提升學校軟實力;四是發展信息技術和信息交流,共享優質資源;五是建立孵化、幫帶、共建機制,實現先進辦學理念的有效對接和傳承;六是要創新教育教學質量評價辦法,推行發展性考量。只講成績的教育是有問題的,但沒有成績的教育本身就成了最大的問題。教育質量是教育內涵的顯性指標,也是內涵發展的目標指向。抓住了質量也就抓住了內涵發展的核心。區教研室重新修訂質量考評獎懲方案,通過入學生源測評、學校“加工”能力評估,以“入口”看“出口”,全面推行學??v向發展性考量和分類評估。這樣既有橫向的比較,又有縱向的發展性考量,激發了學校的內生動力,使考核評價更加科學,更能充分調動所有學校的積極性。

《教師報》: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曾指出深化基礎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要掀起“課堂革命”,近期在陜西省基礎教育重點工作座談會上,省教育廳廳長劉建林指出了“課堂革命,陜西行動”的三項要求。對于“課堂革命”陳倉教育有哪些行動?

王信:課堂教學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陳倉區扎實推進高效課堂深化工程,促進課堂提質擴面。近年來,全區上下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科研體系與教研機制,堅定推行和深化高效課堂課改的決心和信心,以一案三單、導學案、學案三種模式為基礎,積極探索、實踐,形成切合實際的本土化模式建構。在工具單開發、教材重組、課堂重構、教師合作、信息資源整合等方面創新思路,推進高效課堂教改實驗從學習借鑒型向成果轉化型轉軌,在全區形成點面結合、立體互動、全方位推進格局。

《教師報》:我們在走訪中發現陳倉的學校無論是在城區還是在山區,校園環境都非常優美,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也各有特色。請您談談陳倉區在學校文化環境建設方面的經驗。

王信:學校是育人的地方,為了全面提升學校文化環境品位,我們實施了校園文化環境提升工程。文化是學校發展的內生力,環境是師生品性的催化劑。我們以歷史積淀、使命愿景、價值追求為抓手,把提倡什么、確立什么、發展什么、成為什么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個性標志。要求學校高標準實施校園綠化,請專業人員設計,栽大樹、好樹,把公園搬進校園,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景、冬有綠,努力創設和諧優雅的校園環境。學校要以建設師生成長的精神家園為立意,落實辦學理念這個價值取向,開展各種文化實踐和主題教育活動,著力培育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打造凝聚師生精神的高層次校園文化。

校園安全作為校園育人環境之根,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我認為抓好安全關鍵是三條:安全教育要經常,安全責任要落實,安全機制要完善。要重視并切實抓好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做好疫情防控等工作。特別要加強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尤其是寄宿學生來校和回家途中的交通安全。與此同時,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時刻繃緊安全之弦,時常筑牢安全防線。

《教師報》: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4月來陜考察談到青少年健康時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據我們了解,陳倉區教體局一直開展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奮力推進體育事業振興,具體做法有哪些?

王信:我們推動的全民健身示范工程,主要有三項工作重點:一是做大做強優勢項目,打造陳倉體育品牌,提高競技體育水平;二是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積極開展體育示范校創建活動,保證每天鍛煉一小時,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特別是體育傳統校要有更多作為;三是推進全民健身和社會體育良性發展。

《教師報》: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相信在大家的努力奮斗中陳倉教育會越來越好!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