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學是教師必備的能力,通過有效反思,可以引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注重知識的內化,進而也使教師的教學水平進一步增強。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多方位思考學科的知識難點,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和反思的好習慣。同時反思教學能幫助教師總結自身經驗的不足,創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總之反思引路,會讓小學數學課堂更加靈動。


一、 反思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反思教學方法,如在采取微課、翻轉課堂的教學時,是否做到了針對性教學。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優化自身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時,很多學生無法理解其公式的由來,主要原因是由于學生并未做到主動思考,因此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參與度低。此時,教師就要反思教學,運用探究式活動——設計數格子及動手剪圖等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顒又校處熯€要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指引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探究,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另外,學生在面對無法解決的數學難題時,也可以采取師生共同探究的方式,首先讓教師示范,然后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探究,最后逐步提高學生的自我研討能力。

二、反思教學體驗,做到輕松點撥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往往從自身的角度去設計教學方案,導致整個課堂互動不佳,學生的學習很被動。因此,教師要反思學生的教學體驗,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讓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開心。例如,在學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時,教師要設計一個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感悟學習數學的價值和意義。教師可以通過提問,讓學生清晰表示出其中的數量關系,之后再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如何采取不同的方式解決具體的數學問題,同時在適當的時機教師要對學生予以點撥,促其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感悟自主思考的快樂。

三、利用錯誤資源,反思錯誤出現的原因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難免會出現各種錯誤,主要是由于學生的認知及思維能力還不足。此時,教師要清晰認識到錯誤的本身并不可怕,合理利用好錯誤資源,將錯題記錄轉化為數學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反思錯題,自主探究錯誤的來源,進而改正錯誤。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設計一個長方形框架,之后通過演示等周長相等但是面積逐漸變小的圖形,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并設置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如何求等周長的平行四邊形面積,幫助學生克服思維定勢,讓其對平行四邊形的計算公式理解得更加深刻。

四、創設情境,注重反思評價

每堂課的數學教學評價需要有一個參照標準,數學教學最主要的是讓學生真正參與,親身體驗。在具體實踐中,我們可以采取將生活問題數學化的方式進行教學。此時,教師要認真研究教學內容,找到相關聯的生活因素,選擇合適的話題,創設具體的數學化生活情境。例如,在講解“百分數的意義”時,教學內容是幫助學生靈活改寫百分數、分數、小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收集數據,并對百分數進行解釋說明,通過數據的搜集、分析,幫助學生體會數學知識點在生活中的有效應用;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百分數,并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認知范圍。在情境創設時,教師要反思情境創設的度,不能太過于數學化,也不能只考慮生活因素,要平衡數學知識和生活情境的比例關系,幫助學生更好地感悟、體會情景化的數學知識。

五、重視數學邏輯思維,反思教學策略

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較為活潑,教師要注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單靠概念講述往往是不夠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數學教學內容,充分做好動態教學。在施教過程中,教師要融入數學思想,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邏輯思維。例如,在例題教學時,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得出題目的答案,還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解題策略,并從不同的角度展開思考,多方位進行解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我們要讓反思教學成為一種能力、一種習慣、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根據學生的現有認知,引導學生善于反思,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同時通過反思教學,幫助教師創新教學方法,最終讓師生在反思中共同進步。

作者單位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川王鎮馬達小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