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钡P者通過調查發現,作文難教、作文難寫是作文教學的瓶頸。那么,如何引導學生擺脫作文寫作的困擾,有效提高作文水平,實現語文素養的提升呢?

一、寫作教學現狀及原因分析

1.寫作目標弱化。在實際教學中,作文教學往往被看作是高投入低產出、效果不明顯的教學內容之一。部分教師注重基礎知識訓練、閱讀訓練,但是輕作文教學,由此造成作文寫作目標弱化,學生窮于應付,以致童心、童真、童趣退出了作文,假話、空話、套話充斥了字里行間。

2.素材積累不到位。學生缺少對自然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深刻觀察和體悟,缺少語言、思想、文化的積累,缺少寫作的源頭活水。此外,有些學生占有了生活和思想的素材之后,卻無法將這些材料整合成文從字順、情感真摯的文章,語言粗糙,缺乏真情的流露。

3.課前指導與課后講評不到位。絕大部分教師對于作文教學只是蜻蜓點水,隨性而為,沒有系統的寫作教學計劃,或者依照作文單元訓練綱要,照本宣科,或者直接推薦學生按照作文教輔資料依葫蘆畫瓢。對于作文講評,大部分教師或指出文章中存在的錯別字大批特批,或干脆避而不談,進入新的教學任務,對于作文技法的掌握及改進缺乏全面指導。

二、改進策略

(一)激發興趣,增強信心

1.降低要求,建立自信。針對不同學段、不同寫作對象,適當降低作文要求,讓學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寫校園見聞、身邊的大小故事等,只要學生能把自己特別想說的話寫下來,教師就要積極鼓勵學生寫作的熱情、沖動和愿望,并進行正面引導。這樣就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進而讓他們感受寫作的樂趣,逐步建立起寫作的自信心,對學生進一步提高作文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拓寬形式,自由發揮。作文教學不能僅限于教材訓練重點,要切實拓寬學生視野,突破形式局限,讓話題作文、自由命題作文成為學生寫作的訓練內容,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自由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形式多樣,不拘一格,切實做到讓學生自由表達。這樣就能讓學生感受到作文是很輕松、很自由的表達形式,是自我真實情感的流露,是與師生乃至外界交流思想和傾吐心聲的方式之一,由此走向更深層次的作文寫作訓練。

3.創設氛圍,體驗快樂。作文教學決不可局限于課堂,要讓學生走向廣闊的生活世界,如組織春秋游,觀察自然風光;參加社會實踐,感受生活現狀;走進科普天地,感知科學魅力;親自動手操作,感悟知識運用。只有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的情景之中,才能切身感受并感悟生活的真實情況,進而將自己的真實情感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形成自己獨特的文章。

(二)深入觀察,廣泛閱讀

1.觀察生活,記錄生活。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寫作經驗是作文教學的關鍵。只有擁有了大量的真實可靠的寫作素材,學生才能結合事實,滲透自身情感進行表達。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將寫作素材積累的范圍拓展到廣闊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自然生活、社會生活中等,有目的地開展參觀、游覽、調查、訪問、課堂小實驗等活動,廣泛獲取寫作素材;并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記錄生活,進而將自己的觀察收獲定期進行歸納整理,形成第一手寫作素材,以備日后寫作需要。

2.廣泛閱讀,積累語言。閱讀是積累語言的主要途徑,也是獲取良好語言素養的捷徑。因此,教師要定期向學生推薦適合的讀物,讀名著,讀名家散文,讀經典古詩詞,在讀中感知感悟語言的魅力,同時撰寫讀書筆記,記錄點滴感悟,或摘抄精美語段,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當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一步廣泛閱讀,豐富知識結構,更新知識層次,形成豐厚的知識儲備。

(三)精心指導,科學訓練

1.豐富作文教學形式。不拘泥就要創新,有創新就要突破形式束縛。單元訓練重點是綱要的訓練、類別的訓練,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全方位、多層次細化訓練目標,如心靈日記 、讀書筆記、自由周記、情景練筆、班組辯論記錄等,讓學生在自由表達的基礎提高寫作能力。

2.作文技法指導。教師對作文技法的指導不能流于形式,要引導學生向教材學習,向名家作品學習,分析歸納寫作方法、修辭方法等,并與自己的同題材、同素材作文進行對照,尋找差距,查找存在的問題,反復修改,反復訓練,感知感悟技法在文章表達中的不同效果,逐步掌握并熟悉不同類別文章的表達技巧,進而形成自己的作文風格。

總之,作文教學無定法,但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善于積累,勇于探索,認真總結成敗得失,并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就能實現作文教學由難到易的轉變,進而逐步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語文教學向縱深發展。

作者單位 甘肅省靜寧縣城關鎮東關小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