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動態

3月17日,陜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召開全省教育系統黨史學習教育動員部署會議。陜西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王建利作動員部署講話,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教育部工作要求上來,準確把握黨史學習教育的目標要求、內容和重點、關鍵任務,以高質量黨史學習教育推動陜西教育高質量發展,以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四個方面對全省教育系統黨史學習教育進行了全面動員,作出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

王建利指岀,全省教育系統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一要在明理上用心,感悟真理力量。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通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對陜西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回信精神,用心感悟其中蘊含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二要在增信上用力,堅定理想信念。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和師生不斷堅定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把好理想信念“總開關”,用“四個意識”導航、用“四個自信”強基、用“兩個維護”鑄魂。三要在崇德上用情,堅持立德樹人。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延安精神、“西遷精神”辦學育人,自覺繼承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補足精神之鈣,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四要在力行上用勁,開創發展新局。將學習教育融入履職盡責、擔當作為、真抓實干中,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推進教育發展的實際行動,著眼建設教育強省目標,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推動“十四五”教育改革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王建利強調,全省教育系統要以高標準的黨史學習教育推動陜西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學黨史、干實事,就是要務求工作實效。要結合陜西的實際,把有限的資源用在補齊短板、提升教育發展內涵、回應社會關切的實事、要事、大事上。二是學黨史、解難事,就是要敢啃硬骨頭。要把群眾反映的難事、煩心事納入到學習教育活動中,深入研究、積極回應,整治頑瘴固疾,切實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交出合格答卷。三是學黨史、謀大事,就是要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加強基礎研究,加大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力度,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圍繞高校打造創新創業綜合體、產業帶、經濟圈,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提升服務區域創新發展能力,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貢獻陜西教育力量。四是學黨史、創新事,就是要深化綜合改革。深入推進《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落地落實,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活力。五是學黨史、長本事,就是要提升能力素養。教育系統廣大干部要在黨史學習中涵養“勤快嚴實精細廉”的作風,提升以新發展理念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能力,激發想干事的動力,增強能干事的銳氣,提升會干事的本領,確保政治素養跟得上、思想觀念跟得上、知識結構跟得上、行動能力跟得上,奮力譜寫“十四五”時期陜西教育追趕超越新篇章,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3月2日,陜西省教育廳印發《關于舉辦陜西省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的通知》,今年將舉辦陜西省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據悉,今年展演活動的主題是“陽光下成長”。展演活動的項目分為藝術表演類、學生藝術實踐工作坊、藝術作品類、中小學美育改革創新優秀案例4大類。

3月9日,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委、陜西省教育廳印發《關于授予西北大學等108所學校2020年陜西省“平安校園”稱號的決定》。經陜西省委教育工委專題會審議同意,決定對2020年全省創建達標的108所學校授予陜西省“平安校園”稱號,其中包括陜西省“平安校園”復評認定的西北大學等6所高校和西安市蓮湖區西關第一小學等創建申報的全省102所中小學幼兒園。

3月10日,陜西省教育廳出臺《關于做好2021年中小學教師資格制度實施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定于2021年下半年全面啟動陜西省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注冊實施工作。在教師資格證書補換發過程中,要保持原證書信息項不變,在證書備注頁標注補換發時間。

3月18日,陜西省教育廳等四部門印發《關于開展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系列活動的通知》。陜西省在3月份,按照國家確定的每年3月、9月作為學校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的要求,深入開展宣傳教育月活動。廣泛開展近視防控政策和科普知識宣傳教育。6月底前,由陜西省衛生健康委牽頭,在全省所有縣區完成學生近視普查工作,全面掌握全省兒童青少年近視情況,建立全省兒童青少年近視數據庫。

3月22日,陜西省教育廳出臺《關于開展課程思政示范項目建設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要面向職業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繼續教育,選樹一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團隊、教學研究示范中心,全面推進不同類型學校的課程思政建設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探索創新課程思政建設方法路徑,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加快形成“校校有精品、門門有思政、課課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

3月23日,陜西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劉建林率隊,組織全省46所本科院校、8所“雙高計劃”高職院校的主要負責人等有關人員一行120余人,赴西部科技創新港調研交流。劉建林對西部科技創新港開放包容的建設理念表示肯定,并圍繞發揮陜西省高校科技和人才資源優勢,加快推進“兩鏈”深度融合,支持創新港建設發展,打造西部創新高地向全省高校提出四點意見。

3月30日,陜西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若干措施》。強調以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為主要內容,加強勞動教育整體設計,著力建設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針對性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打造多元化、專業化勞動教育師資隊伍,豐富具有陜西特色的勞動教育實踐資源,構建家庭、學校、社會全方位協同推動的勞動教育工作格局,全面建設體現時代特征的勞動教育體系。《措施》提出,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其他課程須結合學科、專業特點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中小學要在語文、歷史、思政等學科中滲透勞動觀念,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中增加動手實踐環節。

全國要聞

3月1日,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家通用手語方案》和《通用規范漢字筆順規范》正式實施,兩項規范近期已出版。

3月2日,教育部召開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頒獎會。充分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全面部署新發展階段推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陳寶生出席會議并講話。

3月4日,教育部印發通知推動進一步做好第二學士學位教育工作。要求各地各高校根據學校發展規劃和辦學條件合理確定第二學士學位教育規模,為穩定就業、增強學生就業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3月5日,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安部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21年春季學期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嚴防嚴管嚴控校園食品安全風險,保障學生飲食安全。

3月17日,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視頻會召開。會議總結了2020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進展和取得的經驗,分析了當前所面臨的形勢與任務,對2021年的具體工作進行了部署。

3月18日,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明確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包括縣域、學校、學生三個層面,要求在實施工作中注重優化評價方式方法,不斷提高評價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有效性。

3月22日,教育部召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座談會。系統總結兩年來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工作成效,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在今年全國政協醫藥衛生界教育界聯組會上關于“‘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的重要指示要求,結合正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把鑄魂育人工作不斷引向深入。

3月23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辦法(試行)》。“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是對高校及其學科建設實現大學功能、內涵發展及特色發展成效的多元多維評價,綜合呈現高校自我評價、專家評價和第三方評價結果。

3月24日,教育部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校園貸風險防范工作有關情況。教育部將重點開展加強大學生正確消費觀培養,完善和落實大學生資助政策,堅決抵制不良校園貸行為,切實暢通正規校園信貸渠道等方面工作。

3月8日,江西省五部門印發《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設置的意見》。進一步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要求培訓機構名稱應與其辦學類別相符合;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等。

3月16日,《浙江省教育領域數字化改革工作方案》正式發布。《方案》提出,浙江將建設“教育魔方”工程,構建教育大數據倉,統籌推進數字技術與教育管理、教育教學廣泛深度融合。

3月18日,四川省教育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提高中小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指導意見》。提出“嚴禁超標、超前教學”“摒棄低效重復的題海戰術”“合理調控課后作業”“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等要求。

為嚴格落實學校體育美育課程開設剛性要求,江西省中小學將建立體育美育“曬課表”制度。據悉,該省各中小學嚴格落實體育美育課時要求,小學一至二年級體育課程每周4課時,小學三至六年級和初中體育課程每周3課時,高中體育課程每周2課時。小學和初中音樂、美術課程每周各2課時,小學一至二年級每周另開設1節寫字課,小學三至六年級和初中每周另開設1節書法課;高中美育課程每周1課時。

(劉昕整理)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