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配崗位需求的TBL+Seminar教學法在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作者:李敏艷 毋 楠 房 宇 張 遷 張艷艷 成 偉
發布時間:2021-04-30 10:08:51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 目的:在對國內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前期調研的基礎上發現,TBL+Seminar教學法適配分子生物學與檢驗技術教學中的崗位需求。方法:設計教改實驗,選取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實施教學。設計調查問卷:分別在某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三個年級中隨機抽取調研100名學生,然后分析調研結果;統計實驗對象的三個年級分別在第三方檢驗機構頂崗實習、就業、實習留用率的學生比例。結果:調查問卷顯示,TBL+Seminar教學法在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相較于LBL能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升學生的學習情緒,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其能夠與同學緊密合作,而且實驗技能與未來崗位的適配率也得到極大增強,學生的實習就業質量得到顯著提升。結論:適配崗位需求的TBL+Seminar教學法在分子生物學與檢驗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的實踐技能、綜合能力都有一個明顯的提升作用,也使得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變得更加明晰了。
[關鍵詞]TBL教學法 Seminar教學法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分子生物學檢驗
基金項目:陜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9GY054);漢中職業技術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項目編號:HZYKYJGYB201925)。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醫藥衛生事業和衛生職業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高職高專相關醫學類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方法和內容都發生了變化。傳統教學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教學需求了,而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模式(Team- Based Learning,TBL),即基于團隊合作進行學習,以解決問題為目標,重視解決問題的過程的教學模式。TBL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團隊為基礎,提倡自主學習,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把學生培養成終身學習者為目標的新型教學模式。Seminar教學法是以研討會教學模式進行知識的教授,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提升學生的創造性。高職高專人才的培養目標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而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發展非常迅速,這就需要學生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中有極強的學習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較好的執行力,因為分子生物學檢驗更看重的是團隊合作能力。基于此,我們將TBL應用于專科醫學檢驗技術人才的培養中,旨在使學生更適配未來的工作崗位要求。
實驗設計
1.對象
某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2015級、2016級、2017級在校生。
2.內容
本次課改緊緊圍繞高職高專檢驗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突出其專業特點,以崗位為導向、以就業為目標、以技能為核心、以服務為宗旨,充分體現出職業教育的特色。教學內容選取的是基于對實習就業醫院和第三方醫學檢驗檢測中心的調研分析,理論教學內容主要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生物學概論(一至四章)、第二部分是分子生物學常用檢驗技術(五至十一章);實驗教學內容: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驗條件實際和學情,組織校外第三方檢驗機構相關專業博士和校內授課教師共同編制適配第三方檢驗機構的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實驗教程。
3.方法
在2015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6個平行班級實施傳統教學法,即以教師講授為主。在2016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4個班級中實施“理實一體化”和TBL教學法。在2017級檢驗2個班級中實施TBL+Seminar教學法。例如教師在講授第六章PCR技術和DNA序列測定前,在云班課提前上傳預習提要,將每個班級的學生分成6個小組,小組成員通過查閱資料、觀看操作視頻等將課前問題集中到小組長處,小組長每次派出1名成員在課堂上進行解析研討,從而探討出更為優化的實驗步驟,接下來小組成員通力配合進行實驗演示,教師點評,在點評時教師應指出優點和注意事項,然后其他小組開始操作。這樣做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會使他們對實驗要點的記憶更深刻。
結果與分析
1.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是近年來學校新開設的專業之一,存在著社會知名度不夠高、影響力較低、學生就業困難等問題。我們針對本次課改設計調查問卷,分別在三個年級中隨機抽取100人進行了相關調研。調查問卷結果分析顯示,TBL+Seminar教學法能夠激發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大部分學生認為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課程知識抽象比較難理解,但是新教學法的實施大大改善了這種狀況,大部分學生能夠與同學緊密合作,積極主動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隨著學生實踐技能的不斷提升,學生也變得更加自信了,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也變得更加明晰了。
2.實習就業質量分析
(1) TBL+Seminar教學法應用于學生第三方檢驗機構實習人數比例
圖1 某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在第三方檢驗機構實習人數比例
如圖1所示,實施了TBL+Seminar教學法后,學生自愿選擇在第三方檢驗機構實習人數的比例顯著增加,從2015級的5.0%增加到2017級的13.1%。統計數據表明,部分學生更加明晰自身的學歷層次和適配自己崗位需求的職業方向。
(2)TBL+Seminar教學法的應用促使畢業生在第三方檢驗機構就業人數比例
圖2 某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畢業生在第三方檢驗機構就業人數比例
如圖2所示,實施了TBL+Seminar教學法后,學生自愿選擇在第三方檢驗機構就業人數比例顯著增加,從2015級的1.0%增加到2017級的11.21%。統計數據表明,在校內積極進行課改,增強學生的實驗技能與未來崗位的適配率,同時校方還可以通過積極拓展第三方檢驗機構提升學生的就業率。
(3)TBL+Seminar教學法的應用促使畢業生實習后留用率顯著增加
圖3 某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畢業生實習就業留用率
如圖3所示,實施了TBL+Seminar教學法的2017級畢業生,學生在頂崗實習階段自愿選擇在第三方檢驗機構就業人數比例顯著增加,尤其是實習后直接就業的留用率顯著增加。從2015級的20.0%增加到2017級的85.71%。還有一部分學生實習時選擇了去醫院,畢業后積極選擇在第三方檢驗機構就業并簽訂就業協議。
小結與討論
本文對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崗位的多元化趨勢進行了分析,了解了第三方獨立實驗室發展現狀及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高職人才的需求情況。以就業為導向,探索如何優化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教學內容并編制實驗教程,提出適配崗位需求的TBL+Seminar教學法,實施醫院+第三方檢驗機構多元化的實習方式,以適配第三方獨立實驗室市場人才的新需求,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畢業生拓寬就業渠道、優化職業發展前景打好基礎。
醫學行業的不斷完善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但同時也對檢驗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醫學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醫學行業發展的要求了。筆者結合某職業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特點、學情特點與崗位需求,選用適配崗位需求的TBL+Seminar教學法逐步應用于教學之中。實驗班實習生選擇在第三方檢驗機構實習比例和實習后就業留用率顯著提升。
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是醫學行業發展的重要前沿領域。由于檢驗分析的自動化,醫院等單位對檢驗人才的需求量變少,畢業生就業壓力變大;而體外診斷行業發展對檢驗人才的需求量增加。以行業發展和就業需求為導向,學校可以融合課程內容,邀請校外專家、第三方檢驗實驗室教授共同編寫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檢驗實驗教程,同時組織教師考取PCR上崗證,在分子生物學教學中引入“1+X”證書等,以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復合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許崇,波凌,劉博婷.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因工程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J].生物學雜志, 2019(36):115-117.
[2]蔡蓉,王家敏,梅文瀚.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生物學雜志,2019(36):105-107.
[3]吳曉敏,張孝春,宋運賢,等.基于移動互聯網平臺的生命科學課堂教學的探索[J].生物學雜志,2018(35):120-123.
[4]姜源,張蕊.LBL+PBL整合教學法在高職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53-54.
[5]梁愛玲,劉勇軍,侯敢.開設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對實驗技能的促進[J].醫學教育探索,2007(6):222-223.
[6]熊偉,左紹遠,周靜華,等.醫學檢驗專業臨床分子生物學檢驗課程的教學反思[J].基礎醫學教育,2016(18)828-832.
[7]熊偉,左紹遠,周靜華,等.滲透式雙語教學法在臨床分子生物學檢驗教學中的實踐[J].基礎醫學教育,2017(19):859-862.
作者單位:漢中職業技術學院藥學與醫學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