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定位 分層實施 傾力打造高水平專業群
作者:楊衛軍 賈劍鋒 王 娟
發布時間:2021-04-30 09:59:01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 自2019年12月“雙高計劃”第一輪建設單位名單正式公布后,入選“雙高計劃”的高職學校以創新性舉措為聚焦點,創新驅動引領高水平專業群建設與發展。專業群的建設質量已成為衡量高職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雙高計劃”實施以來,咸陽職業技術學院以任務落地為契機,圍繞建設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總目標,在高水平專業群的內涵定位、發展機制、政策激勵、任務推進等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 高職學校 高水平專業群 探索與實踐
基金項目:咸陽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科研基金項目《“雙高”校高質量發展實證分析與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編號:2020SGB02)。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指出,聚焦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重點支持一批優質高職學校和專業群率先發展,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高水平專業群是高水平高職學校的基石,是高水平高職學校辦學特色、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的集中體現。如何立足高職學校實際,打造高水平專業群是“雙高計劃”亟須解決的重大課題。本文以咸陽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探討并分享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方面的一些經驗。
科學定位,深化認識高水平專業群內涵特征
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是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的關鍵。科學理解專業群建設的內涵特征,正確解讀專業群與高職學校、專業群與專業之間的關系是專業群建設的邏輯起點和首要任務。
1.專業群是高職學校內涵建設的切入點
隨著產業體系的成熟和發展,產業鏈不斷延伸,單一的專業設置已經不能滿足產業鏈發展的現實需要了。基于產業鏈構建專業群是雙高學校優化辦學資源、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雙高學校建設要素中完成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技術革新升級等歷史使命的先決條件。
2.專業群是深化內部治理改革的關鍵點
以群建院是雙高學校優化內部治理結構的一項重要措施,是學校對二級學院機構設置進行的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重要戰略調控。作為高職學校內部治理體系改革的核心,以群建院表征著校企合作、課程體系、教育教學、師資打造等方面深層次的變革。
3.專業群是提高辦學水平層次的著力點
專業群的建設水平折射出一所學校的辦學特色和辦學水平。雙高學校建設以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為基礎,強化頂層設計,加強內涵建設,夯實辦學基礎,增強核心競爭力。
4.專業群是推動專業創新發展的改革點
高職學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依托某一基礎較強、發展較好的專業,逐步發展形成了具有相同專業理論基礎的一類專業,這就是專業群。專業群是一個結構有序、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專業或專業方向的集合,是一個包含課程模塊、教學資源、師資隊伍、實訓體系在內的復雜系統。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是傳統專業建設的一次重大變革,更是高職學校邁向“一流”的必經之路。
分級建設,搭建高水平專業群協同發展機制
2019年12月,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群入選“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按照“支撐戰略、服務區域、對接產業、集群發展、分級建設”的思路,遵循“行業背景相同、技能領域相近、專業基礎相通、雙師隊伍共建、教學資源共享”的建群原則,以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為契機,構建學院“126”專業群協同發展機制。“1”指的是學前教育專業群,“2”指的是護理、計算機應用技術2個專業群,“6”指的是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術、畜牧獸醫、石油化工技術等6個專業群。
1.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建設
立足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等國家重大戰略,服務西部地區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組建以學前教育專業為龍頭、以早期教育專業為骨干、以英語教育和音樂教育專業為支撐的學前教育專業群,著力培養身正德善、愛崗愛幼、才優藝雅、擅保擅教的幼兒教師,搭建幼兒教師培養新高地、幼兒教師培訓新高地、幼兒教育新高地,將學前教育專業群建設成為西部學前教育專業發展的“旗幟”。
2.院級重點高水平專業群建設
支撐健康中國、“互聯網+醫療健康”、人工智能等國家戰略,服務區域醫養健康、信息技術等產業發展,以護理、計算機應用技術2個重點專業為核心,打造護理、計算機應用技術2個院級重點高水平專業群。
3.院級高水平專業群建設
支撐制造強國、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鄉村振興戰略等,服務區域智能制造、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等,打造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術、畜牧獸醫、石油化工技術等6個院級高水平專業群。
激發動能,強化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政策激勵
國家施行“雙高計劃”,為高職學校創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高水平學校提供了絕佳機遇。廣大教職員工是學校發展的中流砥柱。高職學校要發展,就必須依靠廣大教職員工。“雙高計劃”推行至今,學院以“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為原則,健全和完善了“雙高計劃”項目建設激勵機制,調動了廣大教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1.優化績效工資分配機制
績效工資分配制度改革是高職學校發展改革的重要一環,是促進高職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杠桿,也是推進“雙高計劃”的重要保障。學院以績效工資分配制度改革為牽引,對內設機構的崗位績效工資進行了調整。二級院部、處室內部崗位績效工資二次分配額度不低于20%,從根源上杜絕了平均主義現象,極大地調動了教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2.開展項目質量績效考核
立足學院實際,制訂學院《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堅持“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正向激勵與反向鞭策相結合”的原則,對“雙高計劃”項目進行全方位考核,每年劃撥200萬元用于“雙高計劃”項目建設績效獎勵,其中學前教育高水平專業群績效獎勵不低于50萬元。
3.實行重大成果單項獎勵
2012年,學院施行《教學質量工程管理辦法》以來,教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提升,學院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校企合作、精品課程、高水平教師隊伍、優秀教材、優秀教學成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成績。“雙高計劃”推行以來,學院延續原有的教學質量工程單項獎勵政策,激勵部門和教師個人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聚焦關鍵,創新推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任務
聚焦“126”專業群建設任務的推進與落實,緊抓黨的建設、培養高地、服務平臺、隊伍建設、產教融合、成果培育6個關鍵不放松。
1.緊抓黨建統領不放松
黨建統領是“雙高計劃”實施的重大政治前提。學院以黨建引領推動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充分發揮了學院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推進“標準+項目+特色”支部建設,強化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2020年,學院入選高校團建示范院校培育創建單位,示范院校、標桿院系創建工作的實施,持續加強了基層團組織建設,為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凝聚了青春力量。
2.緊抓人才培養高地不放松
人才培養高地是辦學的關鍵。高職學校辦得好不好,關鍵看人才培養質量高不高。學院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突破口,聚力建設人才高地。按照學院《關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修)訂工作的實施意見》,組織開展了三年制高職專業及五年制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修)訂工作。積極推進物流管理、云計算平臺運維與開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認真組織考點申請、政策解讀、授課答疑、復習備考等工作,取得了較高的證書通過率,為學院其他專業的“1+X”證書試點積累了經驗。以省級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為契機,著力打造一批精品課程,推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3.緊抓創新服務平臺不放松
以學前教育、護理、計算機應用技術、畜牧獸醫等專業群為依托,整合集聚專業群科研與技術研發資源優勢,重點推進“一個中心、三個研究院”(西部幼兒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健康養老產業研究院、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現代農業產業研究院)建設,著力打造高水平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全面提升專業群技術研發與服務能力。組織教師積極申報省市科技計劃項目,爭取省市經費支持,激發教師科研的積極性。
4.緊抓雙師隊伍建設不放松
聚焦學院高水平雙師隊伍建設的難題和“短板”,制訂學院《高層次人才管理辦法》《退休高級專家聘用管理辦法》等制度,建立柔性引進領航型人才實施機制。基于學院高層次人才隊伍現狀,探索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新舉措,認定高層次人才、建立博士工作室及技術技能大師工作室等。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發展需求,引導教師積極參加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以賽促教,全面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5.緊抓產教融合深化不放松
學院致力于推動產教融合落地,在諸多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以產業學院、高水平實訓基地等為載體,驅動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校企共建卓越幼師學院、神州數碼信息安全學院、人工智能產業學院等,助推學院及專業群高質量發展。立足區域發展需求及學院中長期發展實際,對附屬幼兒園的頂層設計進行系統規劃。
6.緊抓重大成果培育不放松
成果培育是高職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的累積過程。學院堅持成果導向,建立了基于學校實際的標志性成果培育機制,深化教師成果培育意識,引導教師培育集成“雙高計劃”項目標志性成果。
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是“雙高計劃”的基本載體和關鍵抓手,也是推動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的內生動力。高職學校尤其是地方高職學校,一定要緊緊抓住深化專業群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歷史機遇,聚焦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在線課程、課程思政、“三教”改革、書證融通等內容,深度開展專業群建設研究,為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圍繞地方產業發展需求,從學校、二級學院、專業等層面深入推進產教融合,以產業學院建設為契機深度加強校企合作,聚力打造高水平專業群。
參考文獻:
[1]崔巖.創新高水平專業群建設路徑[N].中國教育報,2019-5-28.
[2]任聰敏.基于區域產業經濟結構的高職專業群建設研究[J].職教通訊,2015(1):29-31.
[3]張紅.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建設路徑選擇[J].中國高教研究,2019(6):105-108.
[4]羅純.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建設路徑選擇與評價體系[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7)23-28.
[5]邢暉.“雙高計劃”:追求高質量發展引領職業教育改革創新[EB/OL].(2019-10-24).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1910/t20191024_269706.html.
[6]郭福春.高水平專業群在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中的現實意義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2):20-23.
作者單位:咸陽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