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在2016年以前就通過了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評估認定。商洛市政府對教育支持力度很大,商洛地區辦學條件進一步完善,資源配置得到進一步優化,教育質量逐年提升。這些都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評估認定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在商洛市‘雙創’工作中,我們已看到強勁的勢頭。”國家督學、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專職副主任、省政府教育總督學王恒斌說。

4月12日至4月16日,陜西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組織40余名專家,對商洛市商南縣、柞水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以下簡稱“雙創”工作)進行了省級過程督導。

對照標準,尋根問源,提升教育質量

4月12日專家組分批抵達商南縣、柞水縣,不顧舟車勞頓,山路崎嶇,立即投入陜西省商洛市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暨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工作。記者看到專家們每天白天跑各中小學、教學點、幼兒園把脈問診,對照標準,查找問題,尋根問源,幫助學校解決問題。晚上再開總結會。“白天走訪學校回來開完會,晚上匯總學校情況,寫完匯報材料,基本凌晨一兩點了。第二天一大早,又奔赴其他學校或偏遠的教學點繼續‘望聞問切’。”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劉亞鵬說。

“在‘雙創’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越多越好,越早越好,這樣我們工作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政府教育部門要逐條研究,用好政策,抓好點線面,把握好時效度,教育行政部門與督導部門形成齊抓共管、合力推進的局面。”陜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副廳長趙昶葆說。

“每個幼兒的水杯、毛巾要標名字。”“消防器材過期了啊。宿舍門要能向外推,考慮學生能逃生。宿舍走廊平臺轉角處做成圓角才安全。”“教室里,小組學習座位擺放不科學,學生不方便聽課看黑板。”“這所學校校園文化做得非常有特色。這所學校占地面積大啊!學生都沒有戴眼鏡的,太好了”……國家督學、省政府教育總督學王恒斌一行在查看商南縣、柞水縣多所基層學校時,感慨頗多。

省督學陳振峰、陜西省楊陵區教育督導評估中心負責人陳志濤一行,查看了商南縣鹿城中學音樂教室、計算機教室等。陳志濤進班細查了學生作業,觀察了多個班級班額情況是否達標,并與教師進行了交流:“你們學校有沒有無關教育的活動?如果有,是否影響到你們的教學工作……”他流露出對老師的關心之情,體現出認真的工作態度。

一所環境優美、校風淳樸、教學氛圍濃厚的學校讓省督學張新勇印象最為深刻,這是商南縣湘河鎮中心小學,這所學校管理有思想有內涵,學校領導和教師有濃厚的教育情懷。張新勇同時也提出了這所學校需要進一步整改的問題:“學校要加強教研引領發展的內涵式發展,把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教育深度融合,提升教師教研的水平和能力。”在督導的過程中他建議:“政府對教育的投資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特別要加大對教學點教育的關心和支持的力度,保證少數偏遠地區的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在商南縣金絲峽鎮初級中學檢查工作時,西安市藍田縣藍關街道東街小學校長張曉鳳建議,疏導孩子心理的情況要有專門的記錄本。學校老師表示一定改進。

省督學董滄海和西安市浐灞區十里鋪中心校校長王超一行查看了商南縣富水鎮初級中學等學校。董滄海說:“我發現目前商南縣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大校額、大班額和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也就是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這也是陜西省面臨的最難解決的問題,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商南縣在通過了雙高雙普和基本均衡之后,率先創建國家優質均衡縣,其目的是鞏固以往教育成果,開創教育新的未來,以優質均衡為抓手,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步伐。可以說商南縣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工作是陜西省這項工作的一個縮影。這里沒有學生流失,在一個縣是非常難得的。”

在檢查學校的過程中,陜西省銅川市新區第二幼兒園園長劉佩說:“我發現鄉鎮幼兒園缺少當地文化、校園文化的積淀與熏陶。沒有校園文化的引領,對學校整個發展是不利的。鄉鎮幼兒園設施等還有所欠缺,這方面城鎮幼兒園軟硬件設施相對齊備。”

“督導檢查旨在督查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及法規的落實,督查國家教育課程的規范建設,督查政府對教育的投入是否有保障。有利于實現教育的均衡、公平,保障教育工作的有序有效開展,進一步提升教育質量。”張新勇在督導的過程中說。

履職盡責,督促整改,助推教育改革

“從商南縣、柞水縣對‘雙創’工作的督導來看,從基礎教育開展情況來看,我感受到商洛市對‘雙創’工作的高度重視,體現了優先發展、責任擔當、敢為人先。商南縣、柞水縣站在高處,謀在遠處,落在細處,強力部署,強力推進,強力保障,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此次督導過程很深入,很扎實,專家每天都加班加點工作到深夜12點多。專家在督導過程中,履職盡責,對成績總結到位,對問題看得清楚,脈搏把得很準,表現出了敬業精神、責任意識、專業素養。”陜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副廳長趙昶葆說。

陜西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羅東介紹,“本次對商洛市兩個縣的過程督導中,督導專家組在4天里共檢查學校(含教學點)、幼兒園(含小學附設幼兒班及教學點附設幼兒班)288所(個),聽課539節,走訪干部、群眾和教師1488人,查看部室1845個,查閱檔案資料4713份,檢查教師教案和評課記錄1050份,檢查學生作業本3036份,學生、教師問卷調查1634份。實地檢查了科教、發改、財政、編辦、人社、國土等涉教部門。檢查中,核查了相關文件資料、數據,采取隨機訪談等形式,征求了公眾意見和建議。”

4月16日上午,陜西省過程督導商洛市商南縣、柞水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暨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反饋會在商洛市柞水縣召開。陜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副廳長趙昶葆,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專職副主任、省政府教育總督學王恒斌出席反饋會。

在反饋會上,省督導評估組反饋了督查過程中發現的兩縣“雙創”工作亮點,同時詳細指出了在教育資源配置、創建部門協作、教師隊伍建設、教育質量提升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逐縣、逐校、逐園、逐項列出問題清單,對今后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商南縣副縣長石紅菊在反饋會上作了表態發言:“我們將對督導組反饋的問題和建議,不回避,照單全收,認真總結反思,對標對表,逐一整改,做到校校達標、項項達標,堅決打贏‘雙創’工作的攻堅戰。”

柞水縣委副書記、縣長崔孝栓在反饋會上作了表態發言:“我們將以此次檢查為契機,不放過一個薄弱環節,不漏過一個細節問題,全力以赴推進‘雙創’工作。對照創建指標和專家提出的意見與建議,逐一建立臺賬,開展清零行動。”

商洛市副市長權雅寧在反饋會上也作了以下表態:“對督導組反饋的問題和意見、建議,商南縣、柞水縣將迅速安排,列出問題清單,建立問題臺賬,一校一園一策,加快推進問題整改,確保按期高質量全面整改達標。商洛市教育局、市教督辦要加強問題整改的指導和跟蹤督查。商洛市政府將持續加大對商南縣、柞水縣和全市‘雙創’工作統籌的支持力度。”

在反饋會上,趙昶葆就抓“雙創”工作提了四點要求:一是認清認準“雙創”意義,提高思想認識。二是對標對表,明確方向。各地要充分理解掌握好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內容和標準,一方面要在國家規定的時間內務必完成創建任務。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推進創建工作,防止數量達標、數字達標。既要進度服從質量,又要質量跟上進度;既不能超越現實盲目趕進度,又不能等待觀望停滯不前。三是凝神聚力,推進“雙創”工作。在推進“雙創”工作中,對標后,在于兩方面,一個是基礎條件的改善均衡,另一個是教學質量的提高。反饋意見指出,商南縣、柞水縣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涉及基礎條件配套問題,學校建筑面積缺少問題,學校活動用房缺少問題,教師缺員、教師待遇等問題。政府教育部門要逐條研究,用好政策,推進創建工作。四是確保高質量推進,當好“雙創”樣板縣。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二級巡視員陳衛軍指出,此次陜西之行,感受很深,一是“雙創”工作陜西省委、省政府在行動,2020年底召開了陜西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工作啟動大會,又一次吹響了教育改革發展的沖鋒號。二是陜西教育督導在行動,“雙創”工作全面啟動,全面覆蓋,準確監測,梯次推進,給全國樹立了一個好榜樣。他要求,要繼續做好深入動員,提高思想認識,把握指標內涵要義,部門協作形成合力;要把握好地域區域統籌、部門統籌、各級各類教育統籌三個原則;要定好方向,準確把脈,開好藥方,做好布局,跑好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接力賽的第一棒;要做好全省質量監測,打造專家隊伍,做好“雙創”指導,推動陜西教育改革發展。

王恒斌強調“,雙創”工作過程督導,重在對標對表,發現問題,指出不足,給出建議。他希望大家認真領會、落實反饋會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在兩個一百年交匯期和教育高質量發展轉折期,敢于迎接挑戰,勇于正視問題,善于彌補不足,堅定信心,推動陜西“雙創”工作取得實效。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