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文化教育的高校英語思辨式閱讀教學策略分析
作者:石軍輝 李大艷
發(fā)布時間:2021-04-26 16:19:51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 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不斷上升,學生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成為高校英語專業(yè)教學的重要目標。本文闡述了跨文化教育和思辨式閱讀教學的概念與內涵,分析開展跨文化英語思辨式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根據(jù)目前的國際國內需求和我國高校英語專業(yè)的教學現(xiàn)狀,提出了基于跨文化教育的高校英語思辨式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跨文化教育 思辨式閱讀 教學策略
課題:咸陽師范學院專項科研計劃項目“死亡本能視閾下的哥特文學研究”(課題編號:XSYK19011)。
進入21世紀后,隨著全球一體化的迅速發(fā)展,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交流與合作日趨擴大。在這一背景下,我國急需大量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跨文化教育也就成為高校英語專業(yè)教育教學的重中之重。高校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畢業(yè)后將肩負起跨文化交流的重任,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創(chuàng)新能力,對提高學生的跨文化知識水平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跨文化教育與思辨式閱讀教學
1.跨文化教育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2年發(fā)布的建議性文件《教育對文化發(fā)展的貢獻》,認為跨文化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和公民設計,旨在促進文化多樣性的尊重與理解,從學校、家庭、社區(qū)等多方人手促進學生融入多元文化,獲得學業(yè)成功,增進國際理解,涉及教學方法和內容、教師培訓、學校與社會互動等方面,提倡加強地區(qū)合作和國際協(xié)作并獲得外部援助和各國教育系統(tǒng)的支持。
按照我國《教育大辭典》的解釋,跨文化教育包括三層含意思:一是指在多種文化并存的環(huán)境中同時進行多種文化的教育,也或指在一種文化的基礎上兼顧其他文化的教育;二是指在某個文化背景成長起來的學生,去另一個不同語言、風俗、習慣、價值觀和信仰等的環(huán)境接受教育;三是指設置專門的跨文化環(huán)境,讓學習者接受非本民族語言、風俗習慣和價值觀的教育。
綜上所述,跨文化教育是不同文化之間的教育活動,這種不同的文化既包括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也包括不同宗教、不同地域之間的文化。
2.思辨式閱讀教學
思辨式閱讀教學是教師向學生教授如何進行思辨式閱讀的系列教學活動,是對教材文章的高層次理解,包括文章釋義和內容評價兩方面的技能,目的是幫助學生分辨重要和非重要的信息、事實和觀點。此外,還要通過推理,推導出文本內容的弦外之音,使信息空白得到彌補,得出符合邏輯的結論。一般來講,思辨式閱讀教學包括四個層面:一是識別預設信息、二是區(qū)分事實與觀點、三是推導潛在含義、四是識別和評價作者觀點。
開展跨文化英語思辨式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
開展跨文化英語思辨式閱讀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這一能力對英語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培養(yǎng)跨文化思辨能力是學生學好英語的前提
文化是一種社會和歷史現(xiàn)象,是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形成和積淀的。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有其不同的習慣和特點,英語文化具有其鮮明的獨特性和民族性,是民族差異的典型標志。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了解、掌握英語文化,進而實現(xiàn)與英語民族或國家的人有效開展溝通與交流。從學習英語到實現(xiàn)跨英語文化的自由溝通與交流,跨文化思辨能力是一個關鍵的橋梁,只有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跨文化思辨能力,才能使其更好地理解、掌握英語文化,然后能自由、準確、高效地進行溝通。因此,培養(yǎng)跨文化思辨能力是學好英語的前提條件。
2.培養(yǎng)跨文化思辨能力是提高學生競爭力的需要
當今的社會急需能夠熟練使用英語進行深度交流的復合型人才,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要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就必須向這一目標努力。一是要熟練掌握英語語言知識、應用技能和學習策論。二是要練就高超的跨文化思辨能力,能夠精確地理解并運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流。大學生一旦具備了高超的跨文化思辨能力,就能更好地理解與掌握交流對象的意圖,使自己在英語服務中具有非常有利的競爭地位。
3.培養(yǎng)跨文化思辨能力是高效英語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目前,我國與國際社會的交往日益密切,不但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還成為了國際規(guī)則的參與者和制定者。從國際需求方面來看,高校英語專業(yè)不但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更要培養(yǎng)其跨文化交際能力;從國內需求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能夠改善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在這一背景下,我國高校英語專業(yè)作為國際交流人才的培養(yǎng)機構,就必須關注國際形勢的發(fā)展,更新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把學生培養(yǎng)成具有高超英語能力的、跨文化交際技能人才。可見,無論從國際、國內的角度來看,還是從學生個人的角度來說,高校英語專業(yè)都必須向著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這個方向去發(fā)展。
高校英語跨文化思辨式閱讀教學現(xiàn)狀
高校英語專業(yè)開展跨文化思辨式閱讀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使其最終實現(xiàn)高層次的跨文化溝通與交流。但是,由于我國在這方面起步較晚,大學英語專業(yè)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實際問題。一是對跨文化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不夠,沒有把跨文化辯證性思維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教學中僅限于對外國文化的了解和語言的記憶,使英語教學停留在較低的層次上。二是在教學中存在“重語言、輕文化”的不良傾向,在課堂教學中片面地強調單詞和語法的記憶與使用,不重視對跨文化教育的深入理解、交流與批判。這樣一來,學生通過教師的灌輸雖然了解了英語國家的風俗和文化,但卻缺乏對其文化的深層次理解。三是在跨文化思辨式閱讀教學方面觀念落后,創(chuàng)新不足。眼下,雖然有不少學者和教師研究跨文化思辨式閱讀教學,但是學校領導層和管理層對此重視不夠,使得這些研究缺乏應有的效果。
基于跨文化教育的高校英語思辨式閱讀教學策略
根據(jù)目前國際、國內的需求和我國高校英語專業(yè)的教學現(xiàn)狀,跨文化英語思辨式閱讀教學應該以教材文本為依托,將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作為導向,著力培養(yǎng)學生對教材文本的認知、分析、推理、評價、創(chuàng)造等能力。
1.轉變觀念,要把培養(yǎng)跨文化思辨能力作為跨文化英語思辨式閱讀教學的首要目標
開展跨文化思辨式閱讀教學必須轉變觀念,一是要深刻認識跨文化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圍繞這一中心開展教學工作;二是要全面了解掌握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內涵,并以此為起點和落腳點精心做好各項教學工作;三是要解放思想,學習和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經驗,為今后的教學工作提供科學的理論基礎和指導;四是要及時轉變傳統(tǒng)的對立觀念,改變戴著“有色眼鏡”看待英語文化的思維方式,要客觀、科學、辯證地評價英語文化,學習和借鑒別國的長處。
2.加強教研,切實構建跨文化英語思辨式閱讀教學的機制和教學模式
學生跨文化思辨能力的高低是高校英語教學成敗與否的關鍵。因此,在轉變觀念之后還必須把跨文化英語思辨式閱讀教學落到實處。一是要加大教研工作的力度,及時組織教師學習、研討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經驗和做法,為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理論保障;二是要從上至下建立相關的機制,構建相關的制度體系和教學模式,為日常教學提供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三是要不斷總結提升并優(yōu)化教學模式,及時組織開展教師培訓,提高教師隊伍開展跨文化思辨式閱讀教學的能力;四是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對在教學和科研中作出貢獻的教師團隊給予應有的獎勵,激發(fā)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3.培養(yǎng)能力,把英語學科知識與跨文化思辨能力結合起來,提高教學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英語教學分兩大塊,一個是學科知識的掌握,另一個是能力的培養(yǎng)。在高校英語教學中,要想通過跨文化思辨式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就必須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一是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將英語語言教學與外國文化講授并重,想方設法地把英語學科知識與跨文化思辨能力融合在一起,既要給學生講授必要的英語學科知識,更要為其傳授國外的先進文化,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二是要正確處理學科知識與思辨能力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英語思辨能力的提高建立在英語語言功底基礎之上,掌握良好的英語學科知識,不但要有足夠的詞匯量和一定的語法知識,還需要較強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英語學科知識后,教師必須善于把思辨能力內容與學科知識結合起來,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要增加英語實踐實訓課程的比例,給學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培訓機會。
4.廣泛參與,提高學生課堂教學參與度,通過深層次的師生互動提升教學效果
教與學是教師和學生雙方的事情,只有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才能更好地達到課堂教學效果和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一是要轉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理念,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傳統(tǒng)授課方式容易使學生產生惰性,消磨其學習積極性,雖然表面上記住了書本上的知識,但實踐能力卻沒有明顯提高。二是要科學制定教案,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和參與途徑,使其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鍛煉和拓展自己的能力。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給予適時評價,讓學生體會到滿足感和成就感。三是要拓展教學資源,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通過相互討論促進學生的理解和運用。
5.挖掘潛力,重視跨文化知識的深度學習,加深外國優(yōu)秀文化的學習
深度學習是提高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前提和基礎。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要想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性,就必須提高學生的學習深度,一是大力開展自主探究式學習,把學生被動學習的過程變成主動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二是教師要加強引導,讓學生客觀理性地分析和評價外國文化;三是要適當組織開展一些高層次的文化研討活動,引導學生在交流中提升對學習內容的認識和理解,將教學內容轉換為實踐經驗,從而提高其跨文化思辨能力。
參考文獻:
[1]程明.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研究[J].農家參謀,2020(16).
[2]李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文學思辨力培養(yǎng)策略分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
[3]封杰.跨文化教育背景下高校英語思辨式閱讀教學設計[J].湖北農機化,2019(22).
[4]黃群丹,謝靈敏,彭林霞,等.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實證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10).
[5]任麗娜.基于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大學英語深度閱讀教學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19(10).
[6]范麗軍.跨文化教育下的高校英語思辨式閱讀教學分析[J].校園英語,2019(39).
作者單位:咸陽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