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打開衣柜整理衣裙,看到那幾件旗袍,驀地愣神:恍若多年的光陰齊聚眼前。

我有三件旗袍,從過去到現(xiàn)在。

第一件是25歲那年買的。極淡的水紅,色嫩得像嬰兒粉粉的皮膚;左上襟和右下擺各有一枝荷花搖曳其上,不是鮮亮明目的紅花綠葉,只一抹似有若無的水墨暈染。正是這份淺淺淡淡的朦朧迷離使得整件衣服有了清水芙蓉般的明凈清雅。后來我不穿它很久,還有人說“查老師,你穿那件水紅色的旗袍真漂亮”。

第二件是定做的。錦緞的面料,閃著耀眼的光澤;明黃的底子上綴有大朵同色梅花;領(lǐng)口、袖口與裙擺處鎖著精致的邊。幾粒別致精巧的盤扣,從腋下一直延伸到胸前,似幾只輕盈的小蝴蝶翩翩飛落,那洋溢的美麗擋也擋不住。我還特地叫師傅用旗袍邊角料縫了條發(fā)帶,又配了雙同色的皮鞋。穿著上班,同事說像在看服裝秀。到教室“哇!”全班大喊。我表面波瀾不驚,內(nèi)心是滿滿的小得意。那一年,我30歲。

其實我個子不高,身材也不夠豐滿,并不能把旗袍穿得綽約多姿。只是眉目還算清秀,約略還有幾分古典的氣息,最可愛的是那時年輕呀,唇紅齒白,黑發(fā)如瀑,哪一樣清新嬌嫩襯不起?哪一種華美濃艷穿不出?

多年后的今天,我又穿上了它們。衣新如故,我身材也沒什么變化,可左照右照,那似乎不是我的衣服。一聲嘆息,那座叫青春的城,已坍塌。

只有穿上我的第三件旗袍還妥帖。去年剛買的,淺藍(lán)底,米白花,柔軟的棉麻有一種細(xì)微而美妙的舒適。不像那件錦緞旗袍從衣領(lǐng)到裙擺,挺括得要命,穿著它全身每一寸肌膚都不能放松;這件穿著完全沒有那種拘束感,每個細(xì)胞都可以輕松呼吸、自由舞蹈。唯一不滿的就是,底色偏暗,全無簇新之感。

三件旗袍在床沿一溜排開,從清純明媚,到華麗嬌艷,直至沉靜素淡。不由感嘆:這何嘗不是半生的歲月!

年輕時,容耀眼,衣驚人,走哪亮哪。眼睛雪一般清澈,情懷詩一樣唯美。所有的情緒都轟轟烈烈:愛,便一夜春風(fēng),原野盡綠;痛,就驚雷掠心,天崩地裂。清純著,艷麗著,張揚著,歡喜著。而一切的鬧騰皆可心安理得,歸之為“詩酒趁年華”。

不知不覺間,到了中年的原野。突然發(fā)現(xiàn),眉間山水已蕭條,眼中清澈已暗淡。連性子也改了。從前恨不能事事與人辯,而今欲辯已忘言。很多朋友逢假必出游,我卻覺著累得慌,喜歡宅在家,與一本書相悅,與一首曲互慰,偶爾敲幾行散淡小字,累了就睡。也喜歡夜闌微雨際,聽風(fēng),聽雨,聽花落,聽鳥鳴,直至,聽寂寞。這時心中最懼的就是那個“老”字。恨那白發(fā),恨那細(xì)紋。

萬物皆由榮而衰,美過,愛過,活過,然后,日落風(fēng)清,山河寂靜。人生,終究是要這樣往回收的,收到最后,就是我們的內(nèi)心,一顆安寧豐富的心。

撫摸著棉麻旗袍,再不覺得它的暗沉是缺憾了,它自有其獨特風(fēng)情。恰如生命中每一段歲月,各不相同,卻皆是生動鮮活。

掛好旗袍,走出房間。窗外,陽光依舊鮮亮。

責(zé)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