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弗蘭西斯說:“你可以買到一個人的時間,你可以雇一個人到固定的工作崗位,你可以買到按時或按日計算的技術操作,但你買不到熱情,你買不到創造性,你買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不得不設法爭取這些?!弊鳛楝F代教育來講,學校管理的目標不僅是要千方百計促使全體教職員工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中,更要培養、塑造教職員工的事業心,讓學校成為管理者與全體教師共同創新、一起成長、攜手并進的事業平臺。管理者要放下身段,做一個求真務實的管理者。


做一束“火把”,

點燃教師工作熱情

教育是一場沒有返程的長途旅行。學生是一塊未經雕琢的“寶石”,但是這些寶石要想發光發亮,需要經過學校教育這個漫長的過程。工作中時常聽到從教多年的教師抱怨:“小學教師的工作太單調了,高低段循環,三年換一批學生。一輪一輪地重復,教學內容就是那些,教材都能倒背如流了。”基于這種認知,從教時間長的教師在工作中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創新性更是無從談起了,這些教師的工作狀態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精神風貌,也影響到學校教師的團隊精神和學校發展。

小學知識點就那么多,教材萬變不離其宗,但是我們的教育對象變了,學生的思想幾乎天天都在變。我們仔細觀察、比較不同教齡段教師授課情況,就會發現:教師對教材的熟悉程度會極大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長期扎根一線教學才會迅速掌握學情,進而衍生出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生成教學成果、優質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學校管理者要充分意識到:從教多年的教師所具備豐富的教育經驗和專業素養是一筆不可多得的隱形財富。

那如何才能將這筆隱形財富有效利用起來,筆者認為,學校管理者要充分引導教師明確教育教學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生動的重復,正如自然界的草木,今年枯了明年還會復活,花兒今年落了明年還會再開,但花草已不是去年的花花草草了。觀賞花草的人不同感受不同,即使同一個人去同一個地點看同一種花草,心境不同,感覺也不同。教育教學亦是如此,看似重復,其實種種細節已經發生了變化,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化劣勢為優勢,每一屆學生不一樣,教學方法就不一樣。課堂永遠是一種生動的重復,而不是一成不變的翻版。因此,教師要始終以全新的眼光對待每一屆學生,每一節課。

管理者要點燃教師的激情和熱情,讓教師把平淡、簡單的工作變成“生動的重復”。針對從教多年教師的職業倦怠狀態,學校領導班子中一兩個領導的“火種”已經不足以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所以領導班子成員要群策群力,擰成一束“火把”,在關愛和專業引領上下功夫,點燃教師的工作熱情。引導教師要因材施教,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也要根據學生特點不斷調整?,F在的小學生思想活躍,他們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的信息量很大,所以他們會有無數的奇思妙想。小學教師必須以高度的教育熱情認可孩子的靈性,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和支持學生的探究精神,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F代教育不再是注入式的說教,學校的管理者們要善于鼓勵教師把重復的工作生動化,激勵教師創新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不斷發現和研究小學生的思想火花。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探究式自主學習的情境,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給予學生學習方法指導,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做一盞“明燈”,

照亮教師前行路途

學校管理者要善于鼓勵教師發揮潛能,學校的管理水平決定了教師的專業發展高度。如果說課程是跑道、目標是終點,學生是跑道上的運動員,教師就是教練員。學校管理者要做一盞明燈,照亮教師前行的“跑道”。領導激發教師潛能時要深入一線教師群體,注重過程管理,把課堂教學過程、課題研究過程、賽教的實施過程、教學成果評選過程、學生管理過程、家?;ピL過程等工作業績,細化到職稱評定和量化考核細則中,以摸得著、看得見的實實在在的業績鼓勵教師積極作為。心理學研究結果證明,一般人通常只是發揮了個人潛能的百分之五,人的百分之九十五潛能被藏匿在生命的暗箱里。在奔向目標的運動中,管理者要激勵教師發揮潛能,教師也要借助教學手段和多種資源不斷指導和訓練學生發揮自我潛能,做最好的自己,為到達終點不懈努力。

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師專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要做一個知識的領路者,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把學生帶領到知識的水源處,讓學生積極主動去探索。課程改革和學習模式的變更,要求教師要有專業理念、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因此教師要不斷學習才能跟得上教育的發展變化。管理者要放下擔心和害怕,在課程改革中,引導教師適應師生關系中的角色變化,教師要做好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路人,與學生合作學習,關注個體發展,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鼓勵教師通過多種渠道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同時為教師搭建平臺,讓教師展示自我,做學習型、研究型、創新型教師。

做一個“同伴”,

陪同師生一起成長

我們經常講,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在信息化時代的當下,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廣。因此,身為學校的管理者也要不斷“充電”,這樣才能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注入新鮮“血液”。管理者要做教師和學生的學習同伴,和教師、學生一起成長,讓師生、家長和社會看到學校的發展方向。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因此,學校所有管理者要聯手搞好教學管理,后勤管理者要全心全意服務教學和一線教師。校長和主管教學的領導必須深入課堂,教師、學生一起參加班級文化建設,管理者要親自參與教育教學的實施過程。學校管理者只有走進課堂,參與教、學、考、評的每一個過程,才能發現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領導的參與也是對教師和學生最大的支持和鼓勵。領導參與聽評課活動,能全面掌握教師的教學水平,了解學校教師隊伍現狀,利于統籌安排教育教學工作和教師培訓,也能給一線教師的班級管理和教學提供建設性改進意見。

行動是無聲的語言,管理者只有把自己融入課堂、融入到活動中,才能感受到教師、學生的所想所需,才能更有效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和學生的學習動力。管理者的參與是用無聲的行動,感召教師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手段,這樣的行動參與遠遠大于無數個動員會、促進會的說教效果。

管理者的思想決定了學校的發展方向,激發教師追求自己的教育幸福,領導和教師一起養成每日自省的習慣。在教育之路上賞識教師,關愛教師個人成長,增強教師職業認同感;關注學生,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熱愛生活,快樂學習,理性思維。管理者們要齊心協力,共謀學校發展,全面分析、綜合學校的各種因素,拿好手中的指揮棒,在管理過程中宏觀調控學校管理、微觀重視個體發展,讓學校這個“合唱團”各聲部協調有序,唱響未來。

作者單位:陜西省楊陵區教育教學研究室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