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雙高 全面推行現代學徒制的探索與實踐
作者:李鎖牢 楊新宇 龔小濤
發布時間:2021-04-01 14:40:54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 現代學徒制日益成為我國高職教育的焦點所在,各利益相關主體之間存在著各種博弈,因此需要對主體的利益訴求進行分析,均衡各方利益,建立成本分擔機制,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咸陽職業技術學院依托行業、產業,在試點中踐行“雙元育人、雙重身份、工學交替、崗位培養、在崗成才”為內涵的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形成了以“專業共建、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和“五雙五共”人才培養模式為核心的咸陽職業技術學院特色和方案。聚力雙高,促進教育鏈、產業鏈和創新鏈的同頻共振,全面推行現代學徒制。
[關鍵詞] 現代學徒制 利益訴求 命運共同體 聚力雙高 全面推行
基金項目:咸陽職業技術學院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咸陽職院‘四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19JYA01)。
課題:陜西省職教學會課題“基于現代學徒制機電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課題編號:SZJYB19-335)。
現代學徒制是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項旨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通過學校和企業深度合作,教師和師傅聯合傳授,對學生以技術技能培養為主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試點以來,教育部先后部署了三批558家現代學徒制試點,覆蓋1480多個專業點,9萬余名學生學徒受益,推動地方、行業、企業及職業院校先行先試,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的基本框架,推動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成為職業教育“中國方案”的堅強支撐?!秶衣殬I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總結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經驗。《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進一步明確,施行校企聯合培養、雙主體育人的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
實施現代學徒制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分析
高等職業教育兼顧教育屬性和職業屬性,實施現代學徒制是實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舉措,涉及政府、學校、企業、行業、學生、家長、師傅等眾多利益相關者。這種跨界性決定了職業教育必然要與其他利益相關者進行合作辦學,高職院校作為現代學徒制的最重要的載體,各方利益的相關者都在現代學徒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進一步推行現代學徒制,就必須根據利益相關論、跨界協同論、自組織論等,對其利益訴求進行深入分析,明確各方權責,協調各方利益,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
1.學校的利益訴求
學校是現代學徒制最主要的實施者和執行者,是最重要的利益獲得者,也是保障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要素。學校主要目的首先是通過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增強人才培養的時效性、針對性,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社會服務、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和社會美譽度;其次是利用企業資源,有效改善學校的實習實訓條件,把部分辦學成本分攤給企業,緩解高職院校的辦學成本壓力;最后是促進學校雙師隊伍建設,推動教師成長。
2.企業和行業協會的利益訴求
企業利用在資金、設備、管理、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全程參與學徒培養,更容易培養企業所需的工匠型技術技能人才和解決用工荒問題;校企開展現代學徒制可滿足企業員工的再培訓需求,提高員工職業發展能力;學校在理論教學、場所、教師隊伍、辦學資格等方面具有優勢,學校為行業、企業發展提供智庫資源,校企合作進行創新設計、技術研發和工藝改進,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行業協會的主要職責是維護本行業內企業的利益,并代表行業內企業與其他外部組織進行溝通和協調,具有專業性、獨立性和公益性等特征。行業協會作為現代學徒制第三方獨立主體,搭建校企合作交流平臺,協調校企關系,促進校企雙方資源優勢互補,行業協會制訂行業標準,在課程體系構建、教學內容選定、技能證書選擇及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等方面提供參考意見,行業協會參與有利于學生就業,也有利于推動行業發展。
3.政府的利益訴求
政府作為現代學徒制的發起者、推動者和統籌者,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履行職業教育統籌發展的職責,強化教育的現代化治理能力,維護社會穩定是政府開展現代學徒制的主要利益訴求。
4.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的利益訴求
隨著“三教”改革的不斷深入,給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都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教師通過下企業鍛煉,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學校對其待遇、考核和晉升給予一定的優惠和激勵,學校教師參與現代學徒制既有一定的薪酬,又能提升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有很大幫助。對于企業師傅來說,一方面需要企業支付額外的經濟報酬;另一方面通過帶學生可以減輕自己的工作量,減輕自己的勞動強度,但要避免出現“教會徒弟,冷落師傅”的局面。
5.家長和學生的利益訴求
家長和學生的利益訴求是一致的,主要是就業有保障、技能有提升、發展有前景?,F代學徒制的教學組織形式是工學交替,崗位培養、在崗成才,學生學習形式和學習內容更貼合企業實際生產需要,更能理論聯系實際,在工學交替的過程中需要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解決學生實習期間工資、保險、吃住等問題,優化學生就業待遇和發展空間。
均衡利益,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
現代學徒制是學校和企業雙方互利共贏、優勢互補進行深度合作育人的人才培養方式。按照利益相關論、跨界協同論、自組織論等推行現代學徒制是一項涉及多方利益主體的系統工程。在實踐過程中,需要均衡各方利益,找準各主體之間的利益平衡點。
1.校方責任
(1)學生學習成本
學校負責學生在校期間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理論和實踐學習。
(2)企業兼職教師(師傅)授課成本
企業兼職教師(師傅)承擔部分校內實訓、企業文化教育、崗位技能訓練、技能競賽指導、職業資格證輔導等。企業兼職教師(師傅)的課時費和指導費由學校承擔。
(3)校內導師授課成本
校內導師的課時費由學校承擔,其費用按照學校規定標準執行。
2.企業方責任
(1)企業師傅工資成本
企業負責學生崗位核心能力培養,1個師傅帶3~5名學生,企業師傅的工資和保險由企業承擔。
(2)學生實習工資成本
在崗實習的學生,其薪酬和實習保險費等由企業承擔。
3.其他
企業設立獎助學金,對學習成績優異,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獎勵;校內實訓基地雙方按比例出資共建共享;招生費用校企協商承擔;學校協助合作企業落實國家實施現代學徒制稅收優惠政策;行業協會負責制訂標準,牽頭組織各類活動等。
咸陽職業技術學院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實踐探索
2017年8月,咸陽職業技術學院被立項為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咸陽職業技術學院在試點中踐行“雙元育人、雙重身份、工學交替、崗位培養、在崗成才”為內涵的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形成以“專業共建、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和“五雙五共”人才培養模式為核心的咸陽職業技術學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特色和方案,2019年10月通過教育部驗收,現進入全面推廣階段。
1.構建現代學徒制校企協同育人培養體系
基于多年的實踐探索,做好頂層設計,明確機電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即通過調整專業結構、優化課程體系、打造雙師團隊、創建共享實訓基地,培養出“能設計、懂工藝、善操作、會維修、精調試”的高技能人才,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內容為基于崗位的課程體系和基于工作實踐的教學組織,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優化課前、課中、課后等教學環節;條件要素為校企深度合作的嘉海模式及獨具特色的師傅帶徒弟模式;以《咸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徒制招生招工管理辦法》《咸陽職業技術學院雙導師管理辦法》等十多個文件為制度保障,以相關激勵政策為引領,搭建校企溝通交流平臺,融合“互聯網+”創新創業基地及創客中心、項目孵化基地等平臺,全面打造具有咸陽職業技術學院特色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體系,實現了教育鏈、產業鏈對接。
2.構建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機電類專業“五雙五共”人才培養模式
凝練形成“企業和學校雙主體、學生和學徒雙身份、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雙導師、畢業證和職業資格證雙證書、校內教學和企業實習雙場所,校企共制人才培養方案、共訂管理制度、共同招生招工、共建實訓基地、共育導師團隊”的“五雙五共”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雙招同步,模塊教學,崗位遞進,成果共享。
3.構建機電類專業人才多元協同育人機制
圍繞提升創新能力的多元協同育人關鍵環節,構建多元協同育人機制。校內協同,開設跨學科的課程和跨學科聯合畢業設計,提升學生在多學科背景下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創新能力;校企協同,學生到企業崗位實習,校企雙導師協同指導聯合畢業設計,提升學生的協作創新能力;校創協同,共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基地,為機電類人才創新能力培養提供保障。編印了《現代學徒制制度匯編》,為項目的開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按照利益共享的原則,企業承擔師傅和學徒的薪資待遇及各類活動的比賽獎勵,學校承擔學生的獎助學金、教師(師傅)的課時費、培訓費、報告費等。校企共同分擔實訓室建設費用,形成了企業愿擔、學校愿投成本分擔機制。在學生培養的全過程,校企雙方共同投入,建立學生培養的成本分擔機制。學校負責學生在校公共課、基礎課程教學、專業理論及校內實踐教學,完成學生的基本技能訓練,企業兼職教師承擔部分校內實訓、企業文化教育、崗位初識、技能競賽指導、職業資格輔導等。企業兼職教師(師傅)的課時費和指導費由學校承擔,企業師傅的工資和保險由企業負責;學生崗位實習的薪酬和實習保險費等主要由企業承擔,企業師傅的指導費由學校支付相應的課時薪酬;常駐學校的企業兼職教師(師傅)和校內導師的培訓費用由學校承擔;設立企業獎助學金,校內實訓基地雙方共建共享;學校協助合作企業落實國家實施現代學徒制稅收優惠政策。
4.構建項目體驗育人平臺
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學生能力發展為中心,打造項目體驗式育人平臺,其內容包括:構建知識體系;制訂實施方案;打造立體化資源;開展體驗式實施過程;評價階段性實施效果。階段性實施效果的對象包括:單一任務項目、綜合任務項目、畢業設計項目、創新創業項目等。
結 語
現代學徒制是“雙高計劃”人才培養的重要路徑。經過試點已形成了政府引導、行業參與、社會支持,企業和職業院校雙主體育人、學生學徒雙身份,在崗培養,崗位成才的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現代學徒制有力地促進了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當前,現代學徒制進入到全面推廣階段,成為我國職業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支撐。聚力雙高,深化校企合作,全力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
參考文獻:
[1]趙文碧.協同視角下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的現實困境與改革進路[J].教育與職業,2017(13):18-24.
[2]陳詩慧.歐洲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的特色、經驗與啟示[J].教育與職業,2017(15):35-40.
[3]王為民.產權理論視角下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建設之關鍵: 明晰“培養產權”[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6(9):21-25.
[4]齊立輝,陳詩慧.推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外部性內在化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8(6):25-31.
[5]張志平.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的制度困境與紓解路徑[J].教育與職業,2018(4):12-18.
[6]肖靜.基于“校、政、行、企”四方協同的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7(15):22-27.
[7]詹華山.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中的利益沖突與平衡機制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7(23):17-23.
[8]關晶,石偉平.現代學徒制之“現代性”辨析[J].教育研究,2014(10):97-102.
[9]高志研.現代學徒制框架初步形成,改革任務仍需壓緊、落實[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2(4):37-41.
[10]高志研.扎實推進試點工作 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11(31):6-11.
[11]王揚南.把握質量核心 突出雙元主體 扎實推進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1(1):31-35.
[12]龔小濤,趙鵬飛,石范鋒.“雙高計劃”背景下全面推行現代學徒制的路徑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33):39-43.
作者單位:李鎖牢 楊新宇 咸陽職業技術學院
龔小濤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