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析
作者:賈 蕊
發布時間:2021-04-01 14:31:59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對于人才的定義和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在經濟、技術的發展過程中,應用型人才的作用越來越凸顯。因此,當前社會對于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在此背景下,我國的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高職院校的最高教學任務就是為社會的發展培養更多的、合格的、高水平的應用型人才。其中,對應用型法務人才的培養是高職院校的重任之一。但是當前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中卻存在不少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高水平法務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成效,亟須解決。為此,本文以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性地探討了如何有效提升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措施,希望對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法學 課程教學改革
引 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社會對各類高素質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在此背景下,作為我國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主力軍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了,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國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國家、社會對于法務型應用人才需求量很大。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高職院校法學課程的教學中存在著不少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高職院校高素質法務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此,如何有效地解決法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構建更好的教學模式,穩步提升法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是當前高職院校法學教學研究的一個重點所在。本文通過對當前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中存在問題的一個分析,有針對性地探究了如何有效提升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措施,希望這些措施能對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有所幫助。
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現狀
1.教師專業素質不夠理想
當前的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中,教師面臨的主要困境就是法學課程教學始終無法達到預期的成效。而導致這一現狀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學面臨的外部環境方面,高職院校對法學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這主要體現在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設計、課時規劃等方面。高職院校在進行法學課程體系設計時,并沒有深入調研法學課程的固有特性及學生、教師等的實際情況,完全是直接將民事、刑事、行政及經濟法等領域的教學內容生硬地塞進了課程體系之中,且設置的課時不能保障法學課程要求的課時量,也無法保障提供充足的教學資源。其次,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及教學經驗存在不足的問題,這導致法學課程教學的效率及質量不佳,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再加上法學課程自身所固有的體系邏輯性強、涵蓋內容廣、知識點瑣碎且枯燥,再加之教師沒有足夠的教學經驗和精力,這就使得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變得更加困難了。
2.學生基礎比較薄弱
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面臨的一個問題是教學受眾——學生。首先,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來源較為復雜,有從中職院校升上來的,有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從普通教育體系轉入的,還有直接從社會進入學校的。這些學生的背景不同、學習能力及思想動態也不同。在這種復雜的情況之下,使得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難度變大,如果采用統一的教學模式,將無法很好地適應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其次,由于職業教育在我國的定位不如普通高等教育,因此高職學生普遍存在著入學基礎差、學習適應性差、學習主觀意愿不高等方面的問題。高職學生基礎薄弱,再加上法學課程這一學科所固有的邏輯性要求高、教學內容多,法學專業存在的一個普遍情況是學生每天都有著數萬字的內容要學習、理解、掌握和記憶。因此,高職院校的法學課程教學在教學進度、教學方式等方面都會因為學生基礎的薄弱而存在一定的難度。
3.高職院校法學教學模式落后
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其教學模式比較傳統、落后。首先,在教學內容方面,當前的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仍舊是以教材為主,即使偶爾延伸的內容也多局限在教材中的知識范圍。法學課程教學用的教材雖然經典,但是其知識內容有著固有的局限性,如教材中的各種內容都比較陳舊,與當前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存在一定的距離。教學內容方面存在的問題,造成當前高職院校法學專業的學生法學知識面窄,且他們所學的知識與實際脫節。其次,在法學課程教學法方面,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也存在著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式單一等問題。具體而言,在教學理念方面,當前高職院校的法學課程教學仍深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學過于追求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學生能力的考核評估也以學期末的那一張試卷的成績為主。由于教學理念方面的問題,使得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造成學生只會死記硬背和應付考試,而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還是比較薄弱的。此外,在法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多是采用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和記。這種單方面的教學使得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無法主動參與整個教學過程,學習效率比較低,也無法發現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最后,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中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高職院校的教學核心就是培養技能應用型人才,教學實踐是鍛煉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
如何有效開展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措施
1.完善課程體系,加強基礎通識性法學教育,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法學作為學生通識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法學和其他社會科學領域聯系緊密,在很多專業的課程體系里,都會要求開設一定的法學課程。但是當前高職院校的各個專業的法學課程體系建設還不夠完善,很多專業的法學相關課程多是集中在和這些專業相關的領域里,內容較為單一。例如財經類專業,往往只開設與經濟法相關的法學課程,醫學類專業往往只開設和醫學相關的法學課程等。這種課程結構比較片面,忽略了作為整個法學體系中最為基礎也是最為關鍵的法學基礎理論課程,這種忽略非常不利于對學生實際能力的促進和提升。因此,在進行各個專業的課堂結構設計時,一定要注意其課程體系中關于法學的結構應當不斷完善,要集中進行法學預備知識的通識教育,將法學和各個社會科學聯系在一起。具體來說,就是要在課程結構中注重法理學、民訴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知識產權法等通識類基礎法學課程的合理設置,強化對高職學生的基礎法學綜合教育。此外,在一些與法學直接相關的專業中,民法、刑法等重要法學課程的比例也要合理增加,以促進學生法學綜合能力的提升。
2.加強對教師專業素養的培訓,促進教師綜合能力的提升
在教學中,教師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引導者和知識傳播者的角色,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經驗直接影響著教學的質量。尤其是在高職院校的教學中,由于學生普遍基礎較弱,學習意愿不強,要想有高質量的教學成果,教師的作用就更為重要了。因此,面對當前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教師能力不足的問題,我們應該針對性地加強對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的培養,促進教師綜合能力的提升。我們要加強對教師教學理念的引導,改變當前法學課程教學中一些落后的教學理念。此外,學校還應該積極開展優秀教師教學經驗分享活動等,以促進全體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除了加大對專業教師的培訓力度,促進教師能力的提升之外,高職院校還應該建立起科學而有效的教師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反過來持續促進教師養成自我提升的意識,能夠持續地進行自我學習,從而使自身的專業素養得到持續的提升。
3.改革教學方法,促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高職院校法學課堂教學存在著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學生學習過于被動等問題。教學的方式方法存在問題,那么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就必然會打折扣。為此,要進行法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就必須重視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首先,要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的單方面傳遞信息的被動式的教學模式,應該加強學生的參與度,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具體來說,教師要充分地意識到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占據著主體地位,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開展,而不是教師的一言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避免過于空洞的、說教式的教學,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多元化,以提升法學課程教學的趣味性。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注重互動式教學法的運用,通過教學問題的設計,讓學生快速地進入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充分交流等。
4.加強法學教學實踐,促進學生運用能力的提升
高職院校法學課堂教學中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這一問題的存在與高職院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核心的教學目標是矛盾的。因此,在進行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時,我們要特別重視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鍛煉和培養。為此,在法學教學中,必須加強教學實踐的有效性。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課堂外為學生創造教學實踐的機會和平臺,通過舉辦辯論賽、模擬法庭、參與義務法律援助及觀摩真實庭審等多元化的方式,以真實的教學環境對學生進行知識和能力應用方面的引導,讓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意識得到有效的提升。學校和教師還可以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類職業技能資格認證的考核,這樣可以讓學生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操練而顯著提升自己的綜合應用能力,幫助自己做好畢業后的就業乃至創業方面基礎性能力方面的知識儲備工作,使自己畢業后能有一個更好的職業發展。
結 語
高職院校以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核心目標,而法學是根據職業任務需求,培養法律應用型人才的職業型教學,在高職院校教學中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當前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中存在著教師、學生及教學方式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了高職院校法學教學成效進一步的提升。為此,我們應該積極進行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以提升法學課程教學質量,促進高職學生綜合能力的快速提升。
參考文獻:
[1]王瑩.關于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析[J].法制博覽,2020(8):75-76.
[2]應歡.高職醫學院校《衛生法律法規》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新西部,2020(6):163-164.
[3]胡霞.信息技術環境下高職院校法律課程教學模式創新[J].現代職業教育,2018(36):251.
[4]史曉云.“互聯網+”時代多元化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課程改革中的應用[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1):10-13+21.
[5]徐娟娟.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析[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9,21(2):67-70.
[6]林云飛.分類教學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法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初探——以許昌學院為例[J].林區教學,2014(4):1-3.
[7]李林麗.我院民法學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探析[J].高教學刊,2018(20):120-122.
[8]吳琪.高職院校法學教學中討論式教學模式的分析[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18(7):29+31.
[9]秦玉彬.討論式教學法在高職法律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3):175-176.
[10]李俊剛.應用型法學課程過程性考核方式探析——以哈爾濱理工大學為例[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6(12):29-32.
作者單位:陜西警官職業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