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民辦高校戰略管理與大學文化具有辯證統一的關系。粗放的戰略管理制約著大學文化的發展,有效的戰略管理有助于民辦高校文化的革新,可促進優秀大學文化的形成;膚淺的大學文化會阻礙戰略管理的發展,優秀的大學文化可以推動民辦高校戰略管理,進而催生高效的戰略管理。民辦高校戰略管理與大學文化唯有動態適應、相互促進,才能共同推動民辦高校的協調持續發展。

[關鍵詞] 民辦高校 戰略管理 大學文化

引 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高等教育辦學主體及投資渠道的日趨多元化,我國民辦高校在辦學、管理、科研等方面已擁有較大的自主權。然而,面對日益激烈的內外部競爭環境,民辦高校的生存與發展時刻面臨著諸多挑戰。鑒于此,我國民辦高校亟須厘清并合理利用大學戰略管理和大學文化的關系,以不斷推進自身協調發展。

大學戰略管理、大學文化的內涵

1.大學戰略管理的內涵

大學戰略管理是指,“大學為了長期的生存和發展,在充分分析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基礎上,確定和選擇學校的戰略目標,并針對目標的落實和實現進行謀劃,進而依靠大學內部能力將這種謀劃和決策付諸實施,以及在實施過程中進行評估與控制的一個動態管理過程。”換句話說,大學戰略管理是一種將大學戰略的制定、實施和評估等系統結合起來所開展的全過程管理方式,其根本目的是提升高校的持續競爭優勢,提高高校適應市場的能力,使學校具備長久的生命力。

對于民辦高校而言,推行戰略管理至關重要:首先,戰略管理能夠明確民辦高校在經濟社會環境中的定位,為民辦高校指明戰略性發展方向;其次,戰略管理能夠優化民辦高校資源配置和能力組合,推動民辦高校組織結構的調整和完善;最后,戰略管理有助于完善民辦高校內部管理制度,有助于協調大學與外部環境的關系,使民辦高校獲取更多的社會資源。

2.大學文化的內涵

對于大學文化的內涵,目前公認的觀點是北京大學趙存生教授指出的:“大學文化是以大學為載體,通過歷屆師生的傳承和創造,為大學所積累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可以說,大學文化是大學在若干年辦學實踐的基礎上,經過長久的歷史沉淀、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內外部環境的陶染而逐步形成的包括價值觀念、教風學風、規章制度、學校環境、物質設施等要素在內的獨特的文化形態。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以“我們在努力做到,使學校的墻壁也說話”,來肯定學校文化的作用。師生長期受學校文化的浸潤和感化,在學校環境中不知不覺地獲得價值觀、理想信念。一所具有濃厚文化底蘊的大學會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師生的情操,感化師生的思想,使師生自覺調整自己的價值觀和理想追求,從而產生深深的價值認同,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達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教育效果。

民辦高校戰略管理對大學文化的作用

1.粗放的戰略管理制約大學文化發展

粗放型的戰略管理一般發生在民辦高校的創業期。建校初期,創校者在戰略領導力上尚處于摸索階段,他們往往試圖不斷擴大辦學規模,追求由投資和市場需求所帶動的規模擴張,而非有計劃的長遠發展。這種粗放式的戰略管理注定了該時期的民辦高校輕視甚至忽視大學文化的構建,明顯制約了大學文化的發展,導致該時期的大學文化主要以創校者的信仰為主,是一種在非自覺狀態下形成的較為簡單膚淺的大學文化。

以西安歐亞學院為例,自1995年建校至2005年的十年之間,歐亞學院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實施的是以擴張規模為主的戰略管理。在這種為了發展而發展的粗放型戰略管理下,該階段的歐亞學院缺乏明確的辦學理念和高尚的價值觀,對制度層面的文化雖然有所重視,但不得其門,管理水平較低,學校環境、物質設施也相對簡陋。破解此困境的最佳方法就是大刀闊斧地進行戰略管理改革,重塑優秀的大學文化。

2.高效的戰略管理有助于大學文化革新

由于我國民辦高校在創校初期一般都過多地關注學校的發展壯大,而對學校文化和學生質量不夠重視,長此以往,勢必會造成教學質量愈發低下、生源愈發萎縮等危機,到了一定程度就不得不進行戰略變革。為了學校的長久生存和持續發展,學校必須進行變革,以形成高效的戰略管理。高效戰略管理的實施和評估過程會逐漸重塑出與新戰略管理相適應的新大學文化,進而催生出優秀的大學文化。

以西安歐亞學院為例,經過短暫的停滯和迷茫,學校下決心進行戰略管理變革,通過引進知名戰略管理咨詢公司、成立戰略管理辦公室等努力,確定了從“以學校發展為本”轉變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戰略觀念,將學校辦學定位為“以‘國際化、應用型、新體驗’教育理念為特征的應用型民辦本科大學”,提出“四四二”十年發展戰略。在該戰略體系的指引下,學校逐漸凝結出了新的大學文化:在精神文化層面,“和而不同”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教風學風優良,“責任、伙伴、創新、有用”的核心價值觀已成為全體師生共同的價值取向;在制度文化層面,學校的組織結構通過優化重組更加專業高效,二級學院管理機制的變革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學及管理制度更加規范完善;在物質文化層面,高質量、特色化的課程層出不窮,校舍建筑極富美感和特色,學校環境優美。

民辦高校文化對戰略管理的作用

“大學戰略管理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與制約,而文化是其中的恒常因素,其影響貫穿大學戰略管理的全過程。”大學作為培養人才的搖籃,有其自身的前瞻性和全局性,因此,學校管理者應該在戰略管理的高度上做好大學的中長期規劃。

1.進步的大學文化能促進戰略管理發展

作為大學文化的核心要素,大學戰略管理其實是大學文化的外在反映與實際體現。

在戰略管理的分析及制定階段,大學文化是戰略管理的重要前提與基礎。大學戰略管理分析必須建立在學校已有的文化基礎之上,而大學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穩固性特征,很難在短時間內進行變革。因此,在大學戰略管理分析階段,就要力求與大學文化的潛在脈絡保持一致,促使大學文化與戰略管理相互適應并協調發展。

2005年,西安歐亞學院董事長胡建波基于深度的文化反思,帶領歐亞管理團隊重新思考、分析學校的發展戰略,從教育的文化本質著手,力爭使學校的戰略管理模式朝向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理念邁進。

在戰略管理實施階段,大學文化是戰略管理能夠真正落實的有效保障。校園文化具有強大的凝聚力,能使個體朝著共同的方向努力邁進,腳踏實地地在行為上、思想上與整體發展保持一致。因此,在大學戰略管理的實施階段尤其要注重大學文化對于全體人員的管理作用,注重文化軟實力對于員工和學校核心競爭力的影響。

在西安歐亞學院中,“四四二”戰略能夠順利全面推進,進步的大學文化功不可沒。富有學校創新特色的辦學理念及定位真正深入人心,促使全體人員以辦學理念為導向,從組織結構、管理提升、教學體系等方面對學校進行了翻天覆地的系統變革,以支持全新戰略的順利推進。

在戰略管理評估階段,同樣需要依靠大學文化的評定作用。戰略管理的實施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在文化觀念上是否深入人心,是否存在與辦學理念不相一致的地方,如何基于文化導向對戰略進行反思與調整等,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大學文化的匡正輔助作用。

在戰略管理評估階段,學校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將教學質量作為學校的生命線,自上而下地開展教學體系改革,增加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環節和機會,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

2.落后的大學文化阻礙戰略管理發展

美國管理學家洛爾施在研究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的關系時指出,文化可以從兩個方面阻礙戰略管理:一方面,根深蒂固的信念會遮住管理者的視線,使他們經常不能覺察外部條件的變化;另一方面,當特定的文化在過去曾經行之有效時,很自然的做法是,在未來仍固守這一文化,即使外部條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時也仍會如此。不難發現,企業文化與戰略管理的關系同樣適用于校園,當大學文化相對成熟時,對大學戰略管理就有正向的導引凝聚功能,可深入全體員工價值觀層面,保證戰略管理高效落地。但是,當大學文化還不夠成熟,與戰略管理的發展方向不相一致時,就可能導致以下情況發生:第一,大學尚未形成明確的具有主導地位的集體文化,整體戰略管理與發展就會缺乏集體向心力;第二,大學已經形成主導文化,但是與當下戰略管理不相適應,會阻礙戰略管理的轉變與發展。

綜上可知,大學文化其實是一把“雙刃劍”,成熟的大學文化對大學戰略管理有導向促進作用,而落后的大學文化則會阻礙大學戰略管理的發展。因此,學校應積極發揮成熟文化的帶動作用,建立健全符合戰略管理的促進性文化;同時,當原有文化不再適應新的戰略管理需求時,就應該在戰略管理層面變革原有文化,使文化與戰略管理保持一致性,協調推進大學的發展。

民辦高校戰略管理與大學文化對學校發展的共同作用

我國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校訓文化,但其作用主要是在道德育人層面起規勸作用,而很少上升至戰略管理的高度。特別是一些民辦院校,文化根基薄弱,大學文化與戰略管理的結合不夠緊密,其對于促進大學發展的潛在價值尚未被充分認識與利用。

因此,在我國大學中,特別是文化薄弱的民辦高校,要想充分發揮大學文化對戰略管理的積極導向作用,就必須在制定戰略管理時將本校文化特征與戰略管理實際協調、統一起來,建構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學文化及匹配的戰略措施,通過文化的導向傳遞作用,將大學人才培養目標、核心價值觀念等內化為全體員工共享的理想信念。一方面,在價值觀領域,要讓全校員工深入理解學校戰略管理背后的深層文化內涵,加強對大學文化的認同感。另一方面,要積極推進大學文化與戰略管理的協調一致。首先,學校領導要有變革文化的決心和毅力,積極向全校師生說明變革大學文化及戰略管理的意義;其次,要提拔、重用一批與新大學文化相適應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員,將傳統管理及教學項目轉移到新的戰略管理支持陣地中;最后,成立與新大學文化及戰略管理相適應的部門機構,從領導到員工,從教師到學生,一起重視大學文化建設,強化戰略管理意義,以實現從文化到戰略管理,全方位促進大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向兵,李立國.大學戰略管理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7.

[2]趙存生.大學文化的特點和功能[J].中國圖書評論,2002(11):12.

[3]劉國瑞,林杰.大學戰略管理中的文化因素[J].現代教育管理,2012(12).

[4]劉向兵,張琳.大學文化與大學戰略管理的關系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6(12).

作者單位:西安歐亞學院 陜西西安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