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若干措施》,強調以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為主要內容,加強勞動教育整體設計,著力建設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針對性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打造多元化、專業化勞動教育師資隊伍,豐富具有陜西特色的勞動教育實踐資源,構建家庭、學校、社會全方位協同推動的勞動教育工作格局,全面建設體現時代特征的勞動教育體系。

《措施》要求整體規劃勞動教育內容。小學低年級要注重勞動意識的啟蒙,以個人生活起居為主要內容,學習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勞動樂趣,初步認識勞動最光榮,熱愛勞動。小學中高年級注重勞動習慣的養成,以校園勞動和家庭勞動為主要內容,學會主動分擔家務,適當參加校內外公益勞動,初步養成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態度。初中要注重增加勞動知識與技能,適當參加社區服務和生產勞動,初步養成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的勞動品質與職業意識。普通高中要注重豐富職業體驗,開展服務性勞動和生產勞動,熟練掌握一定勞動技能,理解勞動創造價值,養成服務他人與社會的勞動情懷。

《措施》提出,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其他課程須結合學科、專業特點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中小學要在語文、歷史、思政等學科中滲透勞動觀念,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中增加動手實踐環節。

把勞動教育課程及實踐活動開展情況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成長檔案。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情況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作為高一級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

此外,《措施》還要求健全省、市、縣、校四級教研體系,打造勞動教育精品課例,圍繞勞動教育課程建設、教學創新、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等,開展勞動教育精品課程評選、公開課觀摩、示范課培訓、優秀實踐成果展示等活動,形成一批高質量的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精品示范課例。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