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第一小學(以下簡稱灃西一小)、灃西新城第三小學(以下簡稱灃西三小)“名校+”教育聯合體成立,兩校實施“一長兩校”管理模式,統籌教學、管理各項工作,加強校際間教師交流,聯合開展相關活動,聚合資源輻射引領,同時,帶動轄區6所小學協同發展。本文特別遴選出四位具有代表的教師,與大家分享她們與“名校+”的點點滴滴。

2020年8月,灃西三小教師孫緞帶著憧憬、喜悅、期待,參加了灃西一小、灃西三小“名校+”教育聯合體,教師輪崗交流活動。雖然已有幾年的教學經驗,但對于進入一個新學校的她來說,一切都是嶄新的,是機會也是挑戰。

信息技術課不同于其他學科,課時少、時間緊、學習內容豐富,如何保證課堂上充足的學習時間和高質量的學習效果?如何兼顧好每個學生出入機房、上下樓梯的安全?

孫緞結合各班實際,選派安全紀律小組長,從有序出入機房、穿戴鞋套時間、課堂紀律等多個方面,提出檢查要求。為保證每個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學有所獲,她通過分層次教學法,在教師演示及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分組合作巡回輔導中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孫緞認為只要老師心里有愛,行動帶著愛,就會在教育的路上遇見更好的自己。

2020年灃西三小教師何媛在輪崗交流的學校——灃西一小,度過了一段充實難忘的時光,其間,她見證了本班學生小澤的成長與變化。

何媛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課堂上,小澤習慣性思想拋錨,心不在焉。上交的家庭作業,書寫不夠規范,常犯簡單錯誤。與家長進行溝通時,了解到小澤父母工作忙碌,很難時刻顧及孩子學習,多數時候只能靠奶奶幫忙。為了更好地幫助小澤,晨讀時她帶著他一起背誦古詩,課堂上常提問提醒,午寫時,要求他示范具體漢字的正確書寫,更多的關注與關懷,給了小澤溫暖與鼓勵。

漸漸地,小澤開始變化了,書面越來越工整,聽講越來越認真。

發生在小澤身上的變化是清晰可見的。現在的小澤在家不僅能獨立完成作業、自主學習,而且學著洗襪子、抹桌子、拖地板,空閑時還會進廚房幫奶奶擇菜。小澤的成長,一家人看在眼里,樂在心里。她趁機將此事講給同學們聽,授予小澤“勞動小達人”光榮稱號,號召同學們也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以小澤為榜樣。

目前灃西一小教師張喜鵲到灃西三小輪崗交流已7個多月了,回想起這200多個日日夜夜,有苦有甜、有花有果。2020年8月底,她作為行政干部來到灃西三小進行輪崗交流,主要輔助教務處的工作,兼任二年級閱讀學科的教學。

交流期間“女知青”“女線人”成了她的代名詞。由于灃西三小到住所沒有直達公交車,步行也需要20多分鐘,因此自行車成了她主要的交通工具。同事常調侃,說她蹬著自行車、挎著帆布袋,風塵仆仆,像極了穿越的“女知青”。白天在灃西三小工作,晚上再回灃西一小完成其他事務,就像影視劇中的“女線人”,傳遞重要信息,輔助兩校工作。

灃西一小是2015年創辦的一所民辦學校,灃西三小是2019年建立的一所公辦學校。不同體制的兩所學校,不同年齡的教師隊伍,讓她也多了一些思考。一是自身提升,讓教學指導更專業。她勤翻教材,勤看課標,并且經常深入教師、課堂,幫老師們答疑解惑,提出可行性建議。指導青年教師研讀教材,指導老師們和家長進行有效溝通。二是要求細致,使教務工作更規范。她提前籌劃,細化要求,做好各項安排。

“名校+”輪崗交流是歷練,也是學習;輪崗交流是考驗,也是成長。從一小到三小,再從三小到一小,張喜鵲穿梭其中,她成長于其中,她也樂在其中。

2020年9月1日,灃西一小教師張峰首次走進交流的學校——灃西三小,從參加第一次組長例會起,開始了為期一年的交流輪崗。初次走進交流學校,寬闊的連廊、明亮的窗戶、完備的硬件設施,極具現代化、科技感的校園,讓他不禁感慨。

灃西三小學生生源相比灃西一小更多樣,學校領導、老師們抱著對每一個孩子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在一次次家訪、談心、溝通中拉近了與每一個學生的距離,讓存在厭學情緒的孩子樂意主動走進校園。

交流期間,張峰和灃西三小的管理干部、值周教師每天堅持在校門口接送學生安全進出學校。半年多來,在一件件事情中認識了一些孩子,和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情感。“黏”著父母不愿進校門的孩子,十分羞澀不主動問好的孩子,在校門外隨地扔垃圾不顧勸阻的孩子……在和孩子們的對話中,拉近了他們之間的距離。

在灃西三小,這一幕幕場景,一樁樁小事,映射出了一幅幅和諧的畫面。在灃西三小老師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的行動背后,是他們責任和使命的支撐,也是踐行教育均衡發展的一個最好體現。交流輪崗,讓張峰深刻認識到現代化教育的應有之意,也更加堅定了他走好教育之路的信心!

據西咸新區教育衛體局的相關同志介紹,兩年來,灃西一小、灃西三小深化兩校教育發展共同體之間的學習、交流與合作,拓寬形式和內容,共同舉辦了多場線上家長會、線上線下海綿講堂、云端讀書會活動。聯合承辦了中國少年先鋒隊陜西省西咸新區第一次代表大會,灃西新城“新時代·新校長”校(園)長論壇首場專題活動,西咸新區小學語文、數學學科交流研討活動等。未來,兩校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積極落實新城“名校+”工程實施方案,共同開展好“名校+”教育聯合體工作,將更多資源惠及各校,促進各校共同發展。

責任編輯:楊子